“双减”政策背景下如何加强幼小衔接
万梦颖
江苏省常州市新北区孟河实验幼儿园 213100
摘要:随着“双减”政策和素质教育的深入实施,对当前的幼儿教育也产生了一定的影响。一方面作为小学阶段的基础和前身,幼儿教育承担着培养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重要作用。另一方面,通过幼儿教育,教师可以更好的了解他们的兴趣爱好,更加关注他们的身心发展特征。因此,幼儿阶段的教育在“双减”政策背景下受到了更多的重视。教师也积极的响应政策需求,从不同角度开始实施促进幼小衔接,以便帮助幼儿实现更好的发展,但是在实践过程中还存在一系列问题,如管理体系、学习要求存在差异,导致双方衔接不畅,因而做好幼小衔接不仅必要而且紧迫。
关键词:幼小衔接;“双减”政策;能力培养
幼儿阶段对孩子的成长发展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一方面,幼儿阶段良好行为能够帮助幼儿更好的实现小学阶段知识的学习和生活。另一方面,幼儿阶段的良好心态也能够帮助幼儿更好的面对生活中的不如意。因此,本文主要从注重习惯养成教育、关注学习能力培养教育以及重视理想目标教育三个方面介绍一下关于“双减”政策背景下加强幼小衔接教育的方法路径,目的就在于帮助教师明确教育的目标和方向,促使幼儿在此阶段能够掌握一定的知识和技能实现自我能力的提升,进而更好的适应接下来的学习和生活。
一、幼小衔接要注重习惯养成教育
良好的行为习惯不仅会伴随幼儿的一生,也会影响他们的一生,因此,在幼小衔接阶段,教师应该格外注重对幼儿良好习惯的培养,以便他们能够终身受益。幼儿园的课室多数都是活动室,学生在教室里面可以进行音乐、舞蹈、美术、科技等一系列活动。而中小学的课堂基本上是学习型课堂,学生需要静下心来学习知识,掌握技能。两者之间学习形式的差异,导致要求和习惯的不同。幼儿园大班必须要在学生的行为习惯上向小学学习方式上贴近。
例如,在完成一定活动之后,幼儿应该有意识的将自己的活动用具整理好放在制定的位置,方便以后的使用。这一习惯能够让他们在以后的学习生活中避免出现丢三落四的毛病,进而影响学习效率和质量。除此之外,教师也应该督促幼儿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在饭前便后要洗手。幼儿阶段的孩子原本体质就比较差,所以患传染病的概率是非常大的,一旦患病,就会影响他们的正常学习生活。因此,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不仅能够帮助他们有效的避免疾病还能够帮助他们树立健康意识。
二、幼小衔接要关注学习能力培养教育
“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不管在任何阶段,对孩子的教育都不能只注重对知识的灌输而忽视对方法的讲授,很多情况下,幼儿在掌握方法后能够解决很多问题。幼儿园大班要有与小学衔接的意识,可以通过儿歌、绘画、科学活动、项目式学习等形式向学生渗透一些学习内容,如字母歌、加法歌、诗歌等,寓教于乐,使孩子潜移默化地学会相关知识。一年级的教学也要做调整,要给孩子适应和成长的空间,要把更多的教学内容与音乐、美术、科学、劳动等结合起来,挖掘课程的娱乐要素。
例如,教师可以利用传统文化节日作为载体,让幼儿充分发挥自己的自主性和想象力,表演一个自己拿手节目。在此过程中,幼儿不仅能够将自己在教学活动中学习到的东西呈现出来,还能够有效的强化他们的学习能力,最重要的是,部分幼儿通过灵活的应用知识将节目更好的呈现出来。这不仅能够有效的提高他们的学习能力,还有效的拓展了他们的思维,促使他们想象力和创新能力的发挥,从长远来看有利于他们的成长和进步。
三、幼小衔接要重视理想目标教育
一定的理想和信念能够促使幼儿健康成长,成为他们发展道路上的指示物。幼儿时期是儿童成长的关键期,尤其是儿童心理成长和思想目标发展方面。目前,有些一年级孩子表现出缺少理想目标教育的问题,在行为习惯上表现为懒散、无组织性。幼儿时期是小学的准备期,可以把少先队入队教育、优秀少年儿童的案例等介绍给儿童,让他们有一个梦想,在梦想的指引下,不断进步和成长。
例如,教师可以通过游戏活动将幼儿长大以后最想成为的职业进行统计,帮助他们建立起“梦想库”然后鼓励他们去努力的实现自己的愿望。幼儿阶段的孩子内心还是非常纯真的,他们对某一职业非常感兴趣的话就会更愿意接受这方面知识的学习,并且在活动过程中也会比较有动力。需要注意的是,教师应该对幼儿给予充分的理解和尊重,小心翼翼的保护他们的梦想,为他们营造起适合他们实现愿望的空间,促使他们在自己能力范围内实现最大的进步,进而不断实现愿望。
总而言之,在“双减”政策背景下,幼小衔接教育是必须的也是必要的,教师必须要根据幼儿的实际情况,结合当前的教育形势采取有效的教学方法来帮助幼儿实现能力的提升。需要注意的是,这里指的能力不仅仅指学习知识方面的狭义概念,而是从宏观层面来讲的一切有利于幼儿健康成长的能力。育人是一项连贯的工程,每一阶段都应为下一阶段做好铺垫和准备,而不是单纯地只注重或管好某一段。幼小衔接要注重实效,要在习惯、能力、思想等方面做好互补和衔接,只有这样才更加有助于儿童的健康成长和自我发展。
参考文献:
[1] 武思昕. 浅论科学的幼小衔接教学策略[J]. 青海教育,2022(9):95.
[2] 刘蓉. 大手拉小手共促幼小衔接[J]. 科普童话·原创,2022(9):71-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