郎珏
浦江县岩头镇中心小学
摘要:在完善学生人格,提升学生道德水平的过程中,德育发挥着重要作用。因而身为班级的领头羊,小学班主任不能只关注智育,更要对德育持以重视的态度,通过研究有效的德育渗透策略,提高德育渗透效果。明确德育目标、营造德育氛围和丰富德育手段都是小学班主任需要采取的德育渗透策略,笔者在本文中围绕它们进行了详细介绍,旨在给其他小学班主任带来些许帮助。
关键词:德育渗透;有效策略;小学班主任
在小学阶段,学生正处于身心发展的启蒙阶段,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小学班主任要抓住这一阶段,通过进行德育渗透,对学生进行积极的引导,促使学生形成高尚的道德品质和正确的三观,促进未来的有效学习和顺利发展。此时小学班主任就需要思考如下问题:如何促进德育的有效渗透呢?答案很简单,在研究德育渗透策略时,小学班主任要站在学生的位置上进行思考,最终选择适合学生的德育渗透策略,通过运用,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自觉性,促进德育的顺利渗透,使得班主任取得很好的德育渗透效果。
一、分析学生情况,明确德育目标
在进行德育渗透时,如果小学班主任没有认识到德育的重要意义,设置了过于抽象化的德育目标。那在落实德育目标的过程中,很容易让自己的行为流于表面,无法刺激学生的情感,帮助学生形成优秀道德品质和正确的三观。基于此,为了取得好的德育渗透效果,小学班主任必须要分析学生的实际情况,在此基础上明确德育目标。在德育目标的引导下,小学班主任的德育渗透行为会落到实处。
例如:在进行德育渗透之前,小学班主任要做好准备工作。班主任要关注学生的表现,从思想和行为两个方面,挖掘学生身上缺乏的德育因素。因为班主任不能随时随地处于班级中,他们需要发挥学生的力量。班主任要在班级内设立信箱,并将学生进行分组。小组内的学生需要相互观察,看彼此的思想是否端正,身上又存在哪些不良行为。对于观察的结果,学生需要写在纸条上,投进信箱。小学班主任要规定时间,打开信箱,由此搜集学生信息,再结合自己对学生的观察,明确德育主题。在此基础上,班主任就可以制定针对性的德育渗透计划,并通过落实,帮助学生改变自身的不良思想和行为。
二、做到言传身教,营造德育氛围
学生的情感变化十分强烈,容易受到外界环境的影响。因而小学班主任在进行德育渗透时,需要为学生营造浓厚的德育氛围,促使学生受到熏陶,自觉改变自己的意识和行为。那小学班主任该如何营造德育氛围呢?他们要考虑到,学生会下意识地模仿班主任的言行举止。这样的话,班主任就需要做到言传身教,用自己的实际表现,来营造德育氛围和渗透德育知识,促使学生有着积极的影响。
例如:当小学班主任要求学生上课不要迟到时,自己就不能在上课铃响了很久之后姗姗来迟。当小学班主任要求学生上课遵守规则时,自己就不能带着没有静音的手机走进课堂,并随意接听电话。班主任要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来营造德育氛围和传递德育知识。不仅如此,班主任还可以组织打分活动,要求学生积极参与其中,结合班主任的表现,来对班主任进行打分。班主任要选择匿名形式,使得学生敢于发言。对于自身好的一面,班主任要进行强化,确保学生在模仿中逐渐形成优秀的道德品质和规范的言行举止。对于自身不好的一面,班主任要进行改正,并为学生提供经验。通过言传身教,班主任可以取得很好的德育渗透效果。
三、结合学生特征,丰富德育手段
小学生有着活泼性格,以主观思维为主。结合这些特征,小学班主任所选择的德育手段要具有多样性,进而让自己的德育过程变得生动有趣,对学生有着强烈的吸引。在班主任进行德育渗透时,学生的参与度和配合度都很高,由此汲取到了更多的德育知识,促进了优秀道德品质和正确三观的形成。此时此刻,班主任也取得了很好的德育渗透效果。
例如:班主任可以借助传统节日,为学生组织德育专题活动,用丰富的德育手段来提高活动的生动性,促使学生有着积极的表现。如在五一劳动节即将到来的时候,小学班主任就可以为学生组织劳动活动。班主任可以提前与学生沟通,询问他们对哪些劳动充满好奇心。大部分学生都对做饭比较感兴趣,想要用自己的手做出美味的食物。班主任就可以做好准备,带领学生参与到做饭活动中去。在该活动中,班主任要选择丰富的德育手段,如借助竞争游戏来激发学生的做饭积极性,促使学生树立劳动意识;借助生动故事来为学生传递珍惜食物的道理。
总而言之,小学生年龄小,阅历浅,思考意识未完全形成,辨别是非的能力也比较弱。他们生活在信息时代,每天都会接触到大量的信息,有好有坏,不会辨别的他们很容易全盘接收,进而受到消极的影响。基于此,在小学这一生长发育的重要阶段,班主任要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履行“教书育人”的职责。在履行职责的过程中,班主任必须要对学生进行德育渗透,教会学生如何做人。
参考文献:
[1]余亮.试析小学班主任工作中的德育渗透[J].读写算,2020(11):52.
[2]李敏娟.农村小学班主任班级管理工作中的德育渗透[J].才智,2020(11):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