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改下构建初中美术高效课堂教学探究
刘文辉
哈尔滨市第九十五中学校
摘要:在新的课程改革背景下,初中美术教学正面临着一场深刻的变革。如何构建高效的美术课堂,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在艺术的海洋中自由翱翔,是每一位美术教育工作者需要深入思考的问题。这不仅关系到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更关乎他们创新思维和综合素质的提升。因此,我们需要重新审视美术教学的理念和方法,打破传统课堂的局限,为学生创造一个更加开放、多元的学习环境。通过创新教学策略、优化课堂结构、丰富教学手段,让美术课堂焕发新的活力,成为学生启迪思维、放飞想象的重要舞台。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实现初中美术教学的目标,培养出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新时代人才。
关键词:新课改 ;初中美术 ;高效课堂
一、初中美术教学现状
首先,教学内容过于注重技能训练,忽视了学生的兴趣和审美体验。在当前的初中美术教学中,教师往往注重学生的技能训练,如绘画技巧、构图能力等,而忽视了学生对美术的兴趣和审美体验。这种教学方式容易让学生感到枯燥乏味,缺乏学习的动力和兴趣。其次,教学方法单一,缺乏创新。许多初中美术教师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如讲解、示范、模仿等,缺乏创新和变化。这种教学方式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也无法满足不同学生的需求。最后,教学资源有限,缺乏多样性。由于教学资源有限,许多初中美术教师只能采用教材中的内容进行教学,缺乏多样性和丰富性。这导致学生的学习内容过于单一,无法接触到更多的艺术形式和风格。
二、新课改下构建初中美术高效课堂教学的策略
1. 采用直观的实物展示进行导入,调动学生学习兴趣
实物展示是一种非常直观的导入方式,通过实物的展示,学生能够更加真实地感受到所学内容,进而激发学习的兴趣。在美术教学中,教师可以利用实物展示的方式进行导入,让学生更加深入地了解所学内容。
例如,在“装点生活”一课的导入环节中,教师可以准备一些生活中常见的装饰品和工艺品进行展示。教师可以先向学生展示一些精美的装饰品和工艺品,如花瓶、壁画、挂饰等,并引导学生观察它们的图案、色彩和造型等特点。通过实物的展示和观察,学生对装饰品和工艺品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他们开始主动地思考和探索如何运用这些元素来装点自己的生活。此时,教师就可以顺势引入本课的主题——“装点生活”,并引导学生进一步了解如何运用不同的元素来装点自己的生活空间。通过这样的实物展示导入方式,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还培养了他们的观察力和创造力。
2.精心设计教学情境,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在新课改的背景下,情境教学成为了备受推崇的教学方法。它通过设计真实、生动、富有探究性的学习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的主动学习和深度思考。
例如,在“图案之美”学习中,教师可以通过精心设计的情境,营造出良好的学习氛围,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环境中感受图案的美感和应用价值。首先,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展示各种美丽的图案,包括传统与现代、中式与西式的图案,让学生欣赏并发现图案的美感和特点。这一环节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观察、思考,鼓励他们积极发表自己的看法和感受。接着,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探讨不同图案的构成元素、形式和特点,以及它们在生活中的应用。通过交流和分享,让学生深入了解图案的多样性和创作方法。这一环节中,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讨论,鼓励他们发表自己的见解和观点。在学生对图案有了初步认识后,教师可以布置一个设计任务,让学生自行创作一幅具有个性的图案。教师可以提供一些启发和指导,如参考一些经典的图案、运用几何图形、线条等元素进行创作。同时,鼓励学生发挥想象力和创意,尝试不同的构图和色彩搭配。这一环节中,教师要注意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让他们在创作过程中体验到乐趣和成就感。最后,教师可以组织一个作品展示环节,让学生展示自己的创作成果,并与其他同学分享自己的设计思路和灵感来源。通过展示和交流,让学生互相学习、互相借鉴,进一步提高自己的设计能力。这一环节中,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欣赏和评价他人的作品,培养他们的批判性思维和审美能力。通过这样的情境设计,学生可以在轻松愉悦的学习氛围中感受图案的美感和应用价值,提高自己的设计能力和审美水平。同时,通过小组讨论、自主探究、合作学习等方式,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创造力和团队合作意识。这样的教学设计不仅符合新课改的理念,更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全面发展。
3. 注重教学内容生活化,拉近美术与生活的距离
初中美术教学包含理论知识、鉴赏活动、实践活动等内容,是一门与生活密切相关的学科。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美术,教师应该注重美术教学内容生活化,将美术知识与实际生活联系起来,让学生在生活中发现美、感受美,从而增强对美术学习的兴趣。
例如,在学习“多变的色彩” 这一内容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观察身边的自然景物或日常生活中的色彩变化,例如不同季节的树叶颜色变化、日落时天空的色彩变化等,通过这些生活化的例子,让学生更加深入地理解色彩的多变性,增强他们对色彩知识的记忆和理解。再比如,学习“表现形式多样的线条”这一内容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观察建筑物、家具或其他日常用品中的线条变化,让他们通过观察生活中的实际例子来理解线条的多样表现形式。通过这种生活化的教学方式,学生可以更直观地感受到线条的表现力,从而更好地理解和运用线条在美术创作中的作用。
结语:在新课改背景下,初中美术高效课堂的构建显得尤为重要。通过创新教学方式,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可以有效地提高美术教学的质量。在美术课堂中,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创造力,让他们在艺术的世界中自由飞翔。同时,教师也应不断提升自身的专业素养,以更好地指导学生的艺术探索之旅。让我们共同努力,为每一个学生打造一个充满活力与创意的美术课堂!
参考文献:
[1]赵康宁.新课改下构建初中美术高效课堂教学探究[J].读写算,2021,(33):7-8.
[2]赵荣. 新课改下构建初中美术高效课堂教学探究[J]. 读与写, 2022, (8):185-186,1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