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下的小学低年级语文整体识字教学探究

摘要 【摘要】摘要: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人们对教育教学工作提出了更高的标准和要求。小学阶段,学生正处于思维方式和认知转变的重要过渡时期,小学语文关系着学生认知思维的建立同时也是其他学科的学习基础。低年级学生的识字情况关系着学生语文学科的学习质量,在新课程标准的指导下,深入分析小学低年级语文整体识字教学对语文学科教学发展和学生个人进步具有重要意义。
DOI
作者贾苗
出处《教学与研究》2023年第10期
出版日期2023-10-10(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 文章正文

新课标下的小学低年级语文整体识字教学探究

贾苗

沧州渤海新区南大港产业园区教育教学研究办公室

摘要: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人们对教育教学工作提出了更高的标准和要求。小学阶段,学生正处于思维方式和认知转变的重要过渡时期,小学语文关系着学生认知思维的建立同时也是其他学科的学习基础。低年级学生的识字情况关系着学生语文学科的学习质量,在新课程标准的指导下,深入分析小学低年级语文整体识字教学对语文学科教学发展和学生个人进步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新课标 小学语文 低年级 整体识字

导论:探究新课标下小学低年级语文整体识字教学方式需要以教学实际和调研资料为依据,结合低年级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进行全面分析。因而本文首先论述了新课标下小学低年级语文整体识字教学的基本状况包括调研现状和其重要发展意义。在此基础上梳理了有效的教学实施策略,最终目的是希望促进教师应用正确的教学方式保障学生的整体识字水平,为学生进步和教学发展奠定基础。

一、新课标下小学低年级语文整体识字教学基本情况

(一)研究现状

在前期的调研总结中发现,自从新课标落地实施以来,各省市对于识字的相关教研活动便迅速开展。教育工作者的研究角度多局限于创新性识字教学策略,而对于识字的整体性有所忽略。在多种识字教学活动中,本研究希望将零散的教学模式进行整理研究,既追求教学方法的整体性,又追求识字教学的整体性。小学低年级语文识字教学多数情况下是结合其他学科和活动同时开展的,让学生在相应的题目或者活动中以“多见、多用”的方式进行学习和记忆。研究认为整体识字的最终目的是让学生掌握识字的方法并且能够在短时间内记忆更多数量的文字。通过制定合理的文字巩固时间让学生形成无意识地记忆习惯从而促进整体识字的教学。因此,明确整体识字教学的规律和意义,结合语文教学实际为低年级学生开展教学是当前重要的研究方向。

(二)重要意义

识字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识字、写字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是第一学段的教学重点,也是贯穿整个义务教育阶段的重要教学内容。开展整体识字教学的意义在于让学生在面对如此大的识字量,尽可能通过合理教学做到增量不增负。这就要求我们研究教学策略,通过整体识字教学,可以让识字教学更具系统性,学生能够在教师的带领下提早扫清整字障碍,这为学生接下来的学习奠定了基础。让学生在整体识字教学中自发、主动地去识字,获取知识与经验,激发识字兴趣,促进学生思维力、创造力、想象力的发展,学会创造性学习。与此同时,合理有效的教学策略也能够为长远的语文识字教学提供实践参考,促进教学发展。[1]

二、新课标下小学低年级语文整体识字教学有效方式

(一)创新教学模式,促进学生参与

小学阶段,学生接受新事物的能力较强,对小学低年级学段的学生而言,新颖有趣的教学模式更能够调动其学习兴趣,因而落实小学低年级语文整体识字教学的重要方式之一是创新教学模式,促进学生参与。例如教师在进行小学一年级常见汉字“一、二、三、四、五”等数字教学时,教师可以组织开展数字游戏,让学生参与制作汉字卡片,再以“石头剪刀布”的游戏确定阅读数字卡片的优先权。这种简单的竞赛化游戏性的教学模式既能够调动学生的参与积极性,又能够促进学生真正接触到汉字进行认读和记忆。与此同时,教师还可以让学生以汉字“一、二、三”等为基础,探究在这些汉字基础之上加一画会变成哪些新汉字、加两画又会变成哪些新汉字、以此为基础还能联想到哪些新汉字。学生每发现或想到一个新汉字,教师要给予相应的奖励,以此激发学生的游戏参与感和识字兴趣。教师还可以通过互联网信息技术学习其他优秀一线教师在整体识字教学中的教学模式,加强融汇贯通促进学生学习和提高。识字本身是一项枯燥的事情,只有调动学生兴趣才能提高学生的识字水平。尝试情景体验式教学模式、实验教学模式等创新型教学模式,调动学生的课堂参与感,才能够真正将整体识字教学落实到学生实际。

(二)归纳识字方式,塑造识字能力

新课标下小学语文低年级整体识字教学质量的提升需要教师帮助学生对识字方式进行系统化的归纳,在系统化的识字方式中学生可以不断提升自身的识字能力。然而归纳识字方式也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考虑学生的学习习惯。可以从读音、部首、书写三个方面进行归纳,塑造学生的识字能力。例如教师在进行小学一年级常见汉字“目、木”教学时,教师可以针对这类文字进行以读音识字教学。让学生在语文教材中寻找同音字,收集简单的读音相同而汉字不同的文字,让学生在讲台上进行分享。这种归纳方式既有学生的参与又能够为教师提供教学实践经验,为师生的共同进步奠定基础。教师在《动物儿歌》《操场上》《识字加油站》教学中,可以帮助学生归纳“虫”字旁、“提手旁”的汉字,拓宽学生的识字范围。在整体识字教学中,充分利用书写模式可以增强学生对文字的掌握和应用。例如在一年级常见汉字“日、月、水、天”等文字教学中,让学生结合课文《古对今》进行书写练习能够增强学生的文字记忆能力。归纳识字方式是落实整体识字教学的重要策略,有助于学生增强识字能力。

(三)融合语文素养,提升识字水平

新课程标准要求在语文学科教学中,重视学科核心素养是重要的教学指导方式,能够让学生在日常的语文学科学习中形成良好的识字习惯并提升识字水平。例如教师在进行二年级常见汉字“鸟”教学时,可以引用文字历史演进的视频进行教学,增强学生对汉字之美的感受,包括“音美、形美、意美”。教师在进行二年级常用汉字“您”教学时,教师可以引用中国文化中“尊老爱幼”这一道德理念进行文字拆分教学,以此增强学生对文字的理解和感受。在教学过程中,充分融合“语言构建与运用、思维发展与提升、审美鉴赏与创造、文化传承与理解”这些学科素养,能够不断拓宽学生的思想境界,提高学生的整体识字水平和能力。[2]

三、总结与展望

总而言之,在新课程标准的指导下,探究小学语文低年级整体识字教学的有效方式对学生、教师和教学发展而言具有积极意义。教师可以尝试创新教学模式,促进学生参与、归纳识字方式,塑造识字能力、融合语文素养,提升识字水平等方式,帮助学生提高识字兴趣和识字能力。

参考文献

[1] 吴婉婷. 小学语文单元整体识字教学法[J]. 情感读本.2022(5):54-56.

[2] 禹婷. 浅谈新课标背景下的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策略[J]. 互动软件.2022(5):167-168.

本文系:河北省教育科学研究“十四五”规划2021年度一般课题“小学低年级语文整体识字教学的应用研究”课题编号(2103206)研究成果

  •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