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年级数学课堂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量感
杨丽美
福建省长泰区第三实验小学
摘要:2022年版《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是小学低年级数学教师的教学指引,在其中提出了培养学生量感的要求。基于此,教师必须要以培养学生的量感为己任,有效审视自身的教学活动,挖掘学生缺乏量感的表现,分析学生缺乏量感的原因,并研究有效的培养策略,做到对症下药。学生的兴趣不足、对知识的理解过于抽象、缺乏主动学习的过程、容易遗忘知识都是他们缺乏量感的原因所在,教师要以此为切入点,制定具有针对性的量感培养计划,并运用适合学生的培养策略。
关键词:量感培养;数学教学;小学低年级
量感指的是通过触觉、视觉等感官来对物体的重量、大小和长度等方面的感受,是一种很直观的能力,也是需要学生具备的能力。小学低年级课本教材中蕴含的内容,可以用来培养学生的量感。小学低年级数学教师必须要抓住机会,通过引入趣味游戏、借助生动事物、鼓励动手操作和组织习题练习,对课本教材予以充分利用,有效培养学生的量感。
一、鼓励动手操作,加强认知
小学低年级数学教师要认识到,生活中常见的量大致可以分为直观的量和抽象的量两类。在培养学生的量感时,不同类型的量,教师需要选择不同的方式。针对直观的量,教师需要借助生动事物。针对抽象的量,教师则需要鼓励学生动手操作,让学生进行亲身体验,进而真正感受到量,加强对量的认知。例如:在1分钟有多长的问题中,涉及了时间单位分和秒,其属于抽象的量。在教授该节课内容时,笔者有着明确的教学目标,那就是让学生建立1秒钟和1分钟的概念,掌握分与秒的关系。在实现教学目标的过程中,笔者对学生的量感进行了培养。为了让学生对1秒钟和1分钟的长短有着清晰的认知,笔者会为学生提供动手操作机会,让学生进行亲身体验。当笔者喊“开始”的时候,学生需要在纸上写字,在到了1秒钟或者1分钟之后,笔者就会喊“停止”。此时学生就可以用自己写字的多少来感悟1秒钟和1分钟的长短。为了让学生掌握分与秒的关系,笔者首先会展示钟表,让学生去观察分针和时针的走向,然后让学生分析1秒所写的字的数量和1分所写的字的数量,由此加强对分与秒关系的认知,也进行了量感的培养。
二、借助生动事物,建立表象
通过分析量感的概念,小学低年级数学教师可以得出如下结论:建立表象是培养量感的关键所在。基于此,小学低年级数学教师不能让学生对质量有着模糊抽象的认知,而是要联系现实生活,借助具有生动性的实际事物,让学生通过学习和估测,建立起量的表象。这样的话,教师就能加快培养学生量感的进度。例如:借助课桌有多长这一问题,笔者可以完成培养学生量感的任务。首先,笔者会要求学生准备刻度尺,并将其带入课堂。笔者会以刻度尺为教具,鼓励学生去探索1厘米的长度。在探索的过程中,笔者会提出如下问题:什么物品的长度或者厚度大约是1厘米呢?由此借助生动事物,让学生建立起1厘米的表象。在此基础上,笔者会让学生估测课桌的长度,初步感觉长度。不同学生,会给出不同的估测结果,此时他们迫不及待地想要知道,谁的估测结果更加准确。接下来笔者就会让学生用刻度尺进行测量,对课桌的长度有着直观的认知。在测量完课桌长度之后,笔者还会让学生放飞自我,对自己喜欢的物品进行测量,在此过程中对长度单位有着形象的认知,由此培养学生的量感。
三、引入趣味游戏,激发兴趣
当小学低年级数学教师在教学中选择了单一的教学模式,就会带给学生束缚感,使得学生从心底里排斥教师所组织的教学活动,缺乏参与热情,就更谈不上培养量感了。因而在对学生的量感进行培养时,教师可以通过引入学生喜欢的趣味游戏,释放学生的天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做好培养量感的准备。例如:在围绕数豆子展开教学时,笔者会引导学生对100以内的数进行估计,发展学生的估计意识,培养学生的量感,加深学生对数量的认知和应用。在课堂导入环节,笔者需要提高学生的参与度。此时笔者引入了学生喜欢的竞争游戏,选择了学生喜欢的游戏道具——糖果。笔者将一把糖果放在了讲台上,让学生逐一走上讲台,用眼睛观察,用手去感受。然后,学生需要在纸上写在糖果的数量。当笔者公布答案之后,最接近正确糖果数量的学生获得此次游戏的胜利,会得到笔者的奖励。其他学生因为有着积极地参与,也能得到笔者的奖励。在游戏过后,学生想要知道如何提高估计的正确性,此时笔者就会引入参照标准,让学生在不断猜测糖果数量的过程中,对数量有着初步的感知。
总而言之,考虑到低年级学生的各方面发育并不完全,在对他们的量感进行培养时,小学低年级数学教师不能急于求成,会给学生带来很大的压力,导致学生产生抵抗心理,对教师的行为并不配合,阻碍了量感的培养。教师需要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循序渐进,一步一个脚印,使得学生享受学习的过程,积极去配合教师,加快教师培养学生量感的进度。
参考文献:
[1]郑甘治. 以“理”为媒 巧“练”促能——例谈低年级数学练习课中说理能力的培养策略[J]. 试题与研究,2023,(06):176-178.
[2]刘芳珍. 开展低年级小学数学趣味教学的必要性与策略[J]. 山西教育(教学),2023,(02):60-61.
[3]房秀玲. 小学低年级数学教学中学生问题解决能力的培养探索[J]. 试题与研究,2023,(04):167-1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