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背景下高中数学探究式教学策略研究

摘要 【摘要】摘要:在新一轮的课程改革中,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成为了核心目标。对此,教育部在2019年发布的《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新时代推进普通高中育人方式改革的指导意见》中明确提出,课堂教学需要积极探索互动式、启发式、探究式、体验式等多元化的教学方式。其中,探究式教学尤其被强调,这不仅符合青少年的学习特征和需求,更能有效提升学生的创新思维和探究能力,也是数学核心素养培育的重要途径。然而,受制于长期应试教育的影响,探究式教学的实施效果并不理想,如何在其教学中有效培养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仍缺乏完善的教学策略。因此,本文旨在核心
DOI
作者黄燕
出处《教学与研究》2023年第10期
出版日期2023-10-10(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 文章正文

核心素养背景下高中数学探究式教学策略研究

黄燕

四川省筠连县中学

摘要:在新一轮的课程改革中,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成为了核心目标。对此,教育部在2019年发布的《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新时代推进普通高中育人方式改革的指导意见》中明确提出,课堂教学需要积极探索互动式、启发式、探究式、体验式等多元化的教学方式。其中,探究式教学尤其被强调,这不仅符合青少年的学习特征和需求,更能有效提升学生的创新思维和探究能力,也是数学核心素养培育的重要途径。然而,受制于长期应试教育的影响,探究式教学的实施效果并不理想,如何在其教学中有效培养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仍缺乏完善的教学策略。因此,本文旨在核心素养背景下,对高中数学探究式教学策略进行深入研究,以期为提高教学质量和培养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提供理论依据和现实指导。

关键词:核心素养,高中数学,探究式教学

引言:随着21世纪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化,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逐渐成为教育的主要目标。这给传统的教学模式带来了挑战,推动着教育工作者们对教学方式进行有益的革新。在这种背景下,探究式教学以其注重学生主体性、培养创新思维和探究能力的优势,逐渐受到广泛关注和实践。特别是在高中数学教学中,这种教学方式对于提高学生数学核心素养具有重要意义。

一、创设真实情境,提升数学抽象素养

在核心素养的背景下,高中数学探究式教学需要更加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其中,数学抽象素养是数学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指学生能够将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的能力。为了提高学生的数学抽象素养,教师可以创造真实生活中的情境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数学知识。

例如,在教授“函数”这个概念时,教师可以举例说明电话资费和时间的关系,或者出租车费用和行驶距离的关系。这些例子都是学生日常生活中可以接触到的,教师可以通过引导学生从这些具体的生活现象中抽象出函数的概念,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数学知识的实际应用价值。具体来说,教师可以先让学生观察这些现象,然后引导学生分析它们的共同点,即每个现象中都有一个变量和另一个变量之间的关系。接着,教师可以引入函数的概念,并让学生通过分析这些例子中的变量和关系来得出它们的函数表达式。

通过这样的教学方式,教师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提高他们的数学素养。同时,这也能够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和创新能力,让他们更加积极主动地探究数学问题,发现数学知识的奥秘和应用价值。

二、通过游戏或数学史实,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核心素养背景下高中数学探究式教学策略应注重通过游戏或数学史实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兴趣是学生学习数学的主要动力,而游戏和数学史实则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有效手段。

首先,通过设计数学游戏可以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数学知识。例如,在教授“概率”这个概念时,教师可以设计一个抛硬币的游戏,让学生亲自试验并计算概率。这样的游戏不仅能让学生亲手操作,增加学习的趣味性,还能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概率的概念,进一步培养他们的数学抽象素养。

其次,引入数学史实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高他们对数学的兴趣。例如,在教授“对数”这个概念时,教师可以引入约翰•纳皮尔和亨利•布里格斯等数学家的故事和他们的成就,让学生了解数学知识的起源和发展过程。通过讲解这些数学家的故事,可以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同时也能够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和创新能力,让他们更加积极主动地探究数学问题。

综上所述,通过游戏或数学史实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高中数学探究式教学策略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这些手段,可以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和创新能力,提高他们的数学素养,同时也能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

三、运用多媒体技术,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

在核心素养的背景下,高中数学探究式教学需要更多地运用多媒体技术来帮助学生建立空间观念。空间观念是数学核心素养之一,它是指学生能够想象和操作空间图形、识别空间形状和结构的能力。为了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的优势,生动形象地展示几何体,让学生从不同角度观察几何体的形状和结构。

例如,在教授“立体几何”这个单元时,教师可以利用三维图形软件将几何体生动形象地展示出来。这样,学生就可以更直观地观察几何体的各个面和内部结构,更好地理解空间图形的概念和性质。同时,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通过观察三维图形来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尝试在纸上画出几何体的三视图,培养他们的空间观念和想象力。

四、巧妙运用思维导图,锻炼逻辑推理能力

思维导图是一种有效的学习和思维工具,能够将人的思维过程以图文并茂的形式表示出来,从而促进知识的结构化和系统化。在数学探究式教学中,巧妙运用思维导图可以帮助学生锻炼逻辑推理能力。

在课前预习环节,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使用思维导图进行知识梳理和自主学习。学生可以通过绘制思维导图,将已有的知识和新的知识点进行关联,形成初步的知识结构。这样可以在上课前对数学知识有整体的把握,为新课学习做好准备。同时,这种知识梳理和自主学习的过程,可以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

在新课教学中,教师可以利用思维导图来呈现数学知识点之间的联系和区别。例如,在学习函数的单调性时,教师可以利用思维导图呈现函数的单调性的定义、性质、判定方法等知识点之间的关联。通过这种形式,可以帮助学生形成系统的知识结构,提高他们的数学抽象素养和直观想象素养。

在习题教学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使用思维导图来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学生可以运用思维导图将题目中的信息和解题思路进行可视化呈现,从而更好地理解题意和解题过程。例如,在解决立体几何问题时,学生可以通过绘制图形、标注角度和边长等信息,运用思维导图进行解题过程的梳理。这种解题过程的梳理可以锻炼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总的来说,核心素养背景下探究式教学的核心是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通过观察、讨论、操作等方式深入理解数学知识。在这个过程中,教师需要设计合适的教学策略来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提高他们的数学核心素养。

参考文献:

[1]牛立.基于核心素养的高中数学探究式教学[J].中学课程辅导:教师通讯, 2020(5):1.

[2]陈彦娟.高中数学核心素养在课堂中探究式教学的探讨[J].中学课程辅导(教师通讯),2020(16):31-32.

[3]吴久辉.基于核心素养的高中数学探究式教学[J].数学大世界(上旬),2020(07):12.

  •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