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提升小学数学教学效果的策略研究
李辉
仁寿县东方红小学校
摘要:新时代的教学要求,高效率的教学要以学生为主。因此,小学数学教师在教学时,要为学生搭建适合学生学习的数学学习平台,根据学生的特点创新教学方法,让学生在学习数学知识的同时,感受到知识的重要意义。教师要结合生活实际,帮助学生克服数学学习中的困难,让学生在循序渐进的学习过程中,增加学生学习的兴趣,构建高效的课堂教学。
关键词:提升;小学数学;教学效果;策略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换言之,唯有使得数学课程本身变得丰富、多元、鲜活、有趣,才能吸引更多的学生,使更多学生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能够享受到更多的数学资源,并且能见识到形形色色的、丰富的数学类型,并且让学生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感悟到一种单一化、模式化、刻板化等等。学生长期浸润在单一的数学学习模式中,也在无聊且乏味的数学学习空间中不断锻炼自我的数学学习能力,事实上这对于学生的数学学习是不利的,对于学生的数学学习效率的提高也是不利的。教师需要对相关的问题进行进一步的思考,制定出更为得体的新时代的数字化数学教育新模式,进而能实现本人的突破。
一、重视课外延伸,加深理解记忆
教育是一项长期性的、系统性的教育任务。教师在开展数学教学时,可以让学生运用德育解决日常遇到的难题。在解决这类问题的时候,学生自然可以加深对德育的理解,从而加深对数学知识的理解。
例如,教师在向学生讲解“滴水实验”这项教学时,教师可以在讲解中告知学生环保的重要,从而提升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具体而言,教师可以准备一些实验用品,例如纸杯、水、量杯、计时器等,让学生着手开始实验。具体操作步骤为,让学生用计时器测量一分钟的时间内,在水龙头一滴一滴的情况下,看可以测量出多少水量,由一分钟的水量,估算出一小时,一天的水量。通过这样的实验方式,让学生明白了虽然看似不起眼的一滴水,随着时间增多,流出的水会越来越多,从而让学生明白节约用水的意义,要从小做起,从我做起,每个人都养成随手关水龙头的良好习惯。如果在生活中,发现水龙头不紧的情况下,学生要主动将其关紧,如果因为损坏原因,学生要在水龙头下放一个空盆,并用这些水来洗碗或者擦地等等。在这样的切身实验活动中,可以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
课堂开展实践性的课程活动也主要是为了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强化学生个人解决问题的能力,小学阶段的学生年龄比较小,他们在总体的学习过程中个人的能力也要借助于教学形式的带动,因此在教学的过程中要求教师重视课堂实践活动的开展,在一定程度上使得学生能够运用个人所学习的知识,在实践中得以践行。在现阶段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认识的,在课堂中给学生的学习创设实践活动的重要性,能够有效借助于课堂有限的教学时间,使得学生能够深入到知识内容的探索环节中。
例如,教师在向学生讲解“折线统计图”这项教学时,由于这节课知识点特点比较明确,因此可以让学生几个人为一组的形式,在课堂教学中开始进行实践活动操作。利用这样的形式,可以让学生在这个活动中积极结合自己在课堂中的知识预习情况展开实践,最主要的目的也是为了让学生可以通过不同程度的动手操作环节,可以强化学生的理解,这样教师在进行课堂知识内容教授时,可以提高学生的理解程度。当然最重要的就是便于在学生的脑海中形成图形线路,方便学生理解与辨认。
总之,新课程理念下的小学数学教学,要体现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要将数学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在主动参与中去探索知识,培养其自主学习能力,引导其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参考文献:
[1]赵波.新课改背景下对小学数学教学现状以及调整策略探讨[J].电脑校园,2019(8):282-283.
[2]许欣.浅析小学数学问题教学法的现状以及创新策略[J].百科论坛电子杂志,2021(22):9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