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小衔接中数学教育的认识与实践

摘要 【摘要】【摘要】数学是一本基础的小学科目,而且是孩子以后的学习生涯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所以做好幼小数学教育的衔接对幼儿时期的孩子十分重要。数学教育问题在我国的受关注度也越来越高,数学伴随着不同年龄阶段的孩子。老师在教学过程中要让孩子了解认知数学文化,找到学习数学的方法,从小打好学习数学知识的坚实基础。本文就幼小衔接中数学教育存在的问题及探析提高幼小数学教育质量的措施展开论述。
DOI
作者李娜
出处《中国教师》2022年8月16期
出版日期2022-12-08(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 文章正文

幼小衔接中数学教育的认识与实践

李娜

榆林市第十幼儿园

摘要】数学是一本基础的小学科目,而且是孩子以后的学习生涯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所以做好幼小数学教育的衔接对幼儿时期的孩子十分重要。数学教育问题在我国的受关注度也越来越高,数学伴随着不同年龄阶段的孩子。老师在教学过程中要让孩子了解认知数学文化,找到学习数学的方法,从小打好学习数学知识的坚实基础。本文就幼小衔接中数学教育存在的问题及探析提高幼小数学教育质量的措施展开论述。

【关键词】幼小衔接 数学教育 问题 措施

【正文】幼儿学期的孩子学习压力是非常小的,而且在学校中老师多以游戏形式想孩子传输数字基础。步入小学阶段孩子要从轻松的环境里立即进入到严格的学习氛围中,这对孩子来说是很困难的,大多数孩子是有排斥心理的。所以对于数学教育,做好幼小衔接是很关键的步骤之一,能促进小学孩子培养学习数学的兴趣和找到学习方法。老师在数学教学过程中,要向孩子输入有营养的数学文化,培养孩子对数学学习的兴趣,激发孩子学习的潜能。

  • 浅析幼小衔接中数学教育存在的问题

1.1课程模式难以适应

从幼儿园到小学的过渡需要孩子一定的适应能力。因为孩子在幼儿园时,老师主要是带孩子进行玩游戏,通过玩游戏告诉孩子们一些简单的基础知识,像识数、识图、识形等。而到了小学阶段,学校对孩子学习有了严格的教学模式,孩子必须按照学校的要求和老师的教学规划学习数学,增强了对孩子的约束力。所以说从幼儿到小学阶段,孩子需要一个过渡时期,老师要根据该阶段的孩子心理特点,掌握正确的数学教学方法,培养孩子学习数学的兴趣,避免让孩子产生逃避学习的心理引导孩子开发理性思维。

1.2心理适应能力差

孩子由于年龄较小,对困难压力的,心理适应性较差,且由于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生活越来越好孩子基本没有生活苦难问题,就可能会导致孩子意志力不坚定,所以在数学学习过程中,可能会出现遇到难题就放弃的情况。而且孩子没有形成较强的集体荣誉感,团结意识不够,对树立班级集体形象较为不利。有个别孩子由于家长的宠爱可能会造成脾气暴躁,性格易怒,有时候不听老师的管教,放由着自己的想法胡来。另一方面,家长受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只关注孩子的学习成绩,忽略了孩子心理健康的发展,往往使孩子产生极端的心理问题。这些外部因素对数学教学存在很大的影响,所以提高孩子的心理素质也是数学教学中的一部分。

  • 探析提高幼小数学教育质量的措施

2.1从生活角度出发教学

幼儿时数学更多的是有关于日常生活中的数学,不是完全纯粹的数学它包含的理论知识较少,更贴切日常生活。所以在幼小衔接数学教育中,老师教学要从生活角度出发,将抽象的数学知识形象化,以便更好地利于孩子理解及应用。特别是对一年级孩子,刚从轻松的环境中脱离出来,想要快速的适应新环境,找到合适的学习方法,就要先培养学习数学的兴趣,善于观察生活将学与用结合起来,善于思考,合理反思。

比如在对幼儿12345识数教学时,可以试着孩子们用自己的表达方式表示出12345哪位小朋友知道什么能代表12345这五个数字呢?这时有小朋友回答到:“一个太阳。”“两只眼睛。”“三支铅笔。”“有四条腿。”“妈妈买了五个苹果。”“没错,非常棒,同学们的想法是正确的。加强课堂的互动,提高孩子们课堂参与率。从生活角度出发教学不仅限于问答模式,还可以用音乐、卡片游戏、知识抢答等形式,设计多元化授课模式教学,让数学教学更加贴近生活,从而培养孩子数学学习的兴趣。

2.2培养孩子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幼小衔接中的数学教学重要的一步就是要培养孩子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良好的学习习惯包括学习过程中的每一部分:提前预习新课学习内容、找到学习的重难点;课堂中保持注意力,积极思考问题,踊跃回答问题;做题时要注意审题,按要求回答问题;书写时注意显示规范等等。良好的学习习惯可以提高学习效率,培养孩子自主学习能力,受益终身。

比如在对幼儿进行分类教育时,老师可以教给孩子一些分类类型比如按男女分类,按大小分类,按高低分类,按重量分类等等。在课堂上老师可以让孩子们思考一个问题:如果将本班孩子分为两个小组做游戏,应如何分配?留给孩子们课下思考,然后在上课的时候可能有孩子回答:“可以按男女分。这时引入要教导孩子学习主要内容:分类与整理。还可以让孩子在课堂上用五分钟的时间整理自己的铅笔盒、书包等,留给学习一个干净整齐的空间也是良好学习习惯的表现。在书写时,教导孩子端正姿态,学会正确的握笔姿势,书写规范。在课堂上,让孩子注意力集中,如果有孩子注意力分散,老师要及时提醒孩子,让孩子养成良好的上课状态。

【结束语】综上所述,老师要针对幼小衔接中数学教育存在的问题找到适合孩子数学学习的教育方法,向孩子讲述数学知识的同时渗透数学文化的内涵。从生活角度出发让孩子们感知数学教育的温度,规范学习态度。根据小孩子独特的思维模式,开发孩子理性思维。当然,在数学教育中不仅要培养孩子的数学逻辑思维,还要引导孩子正确价值观的树立,让孩子得到全面发展,为祖国培养年轻力量。

【参考文献】

  1. 曾秋燕.浅谈数学教育中幼小衔接的重要性及存在问题的解决方案[J].考试周刊,2020(81):71-72.
  2. 张娜,郑梦阳.幼小衔接阶段数学教育现状及培养对策研究[J].教师,2021(33):35-36.

 

  •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