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与小学六年级数学的教学融合思考
李艳梅
湖南省嘉禾县广发镇中心学校
摘要:近些年,我国信息技术发展迅速,在很多领域中获得了巨大的成果并被广泛应用,尤其在教育领域中,信息技术被应用在日常教学课堂之中。然而,在当前小学六年级数学教学中,由于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教学效果并不理想。因此,我们需要借助信息技术的优势,对小学六年级数学教学进行一定程度的改革,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数学素养。
关键词:信息技术;小学六年级数学;教学融合
引言: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教育领域也开始逐渐融入这一新兴领域。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为教学带来了全新的可能性,为学生提供了更加丰富、多样化的学习方式。而在小学六年级数学教学中,融合信息技术的教学方法也逐渐受到教育界的重视。数学作为一门抽象的学科,对于学生来说往往较为抽象和难以理解。传统的数学教学方式往往以讲授为主,学生更多地是被动接受知识,缺乏实践和探究的机会。然而,信息技术的融入可以为数学教学注入新的活力。通过多媒体、动画、互动软件等技术手段,可以将抽象的数学概念转化为具体的图像和实例,提高学生的几何感知能力;同时,网络教学平台和个性化学习软件可以为学生提供更加个性化的学习环境,提高学习效果和兴趣度;此外,网络协作平台和在线讨论论坛也可以促进学生的合作学习和创新思维,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和问题解决能力。因此,信息技术与小学六年级数学的教学融合是一种有益的尝试,可以为教学带来更多的可能性和创新。
一、利用信息技术,提升学生自主学习热情
现代信息技术在教学过程中的运用,能够为教师提供更丰富的教学资源,同时也能够满足小学六年级学生好奇心的需求。将信息技术融入小学数学教学中,不仅可以提高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还能够增加师生之间的互动,让数学学习变得更加有趣生动,营造出良好的学习氛围。这样可以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进一步提升他们自主学习的积极性。
例如,学习“圆柱与圆锥”一节内容时,可以明显看到信息技术对学生学习热情、自主参与度和理解深度的积极影响。在没有运用信息技术的情况下,学生通常通过教师口头描述或者书本上的图片来了解圆柱和圆锥的形状和结构。这种方式会让学生感到枯燥乏味,对学习内容缺乏好奇心和热情。而且,对于一些抽象的概念和公式,学生不易理解和掌握。然而,当引入信息技术后,情况发生了显著变化。比如学生可以通过多媒体设备展示的生动图像来更加直观地了解圆柱和圆锥的形状和结构。同时,通过三维图形的展示,学生可以更加深入地理解它们的构成要素。这种视觉效果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此外,通过信息化教学演示,学生可以通过动态图像和详细的解说来理解圆柱和圆锥的计算公式和推导过程。这种直观易懂的方式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相关的计算方法和原理,明显优于传统教学方式中平面的图像或实物模型的讲解效果。因此,利用信息技术进行教学后,能够有效激发学生的思考和参与,提高他们的自主学习积极性。
二、运用信息技术,增设教学游戏
将信息技术融入小学数学教学中,可以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在完成课堂知识教学后,教师可以利用网络资源,将传统的计算练习转化为线上游戏形式,以增加学生对计算练习的兴趣。以 “分数混合运算”教学为例,教师可以借助网络教学平台,将练习题编辑成“小兔回家”的游戏。在游戏中,每个小兔子身上都有一个分数混合运算的题目,学生需要通过计算帮助小兔子找到正确的家门。这样的游戏设计,不仅可以增加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还能让他们在轻松愉快的游戏中掌握和消化数学知识。
此外,教师还可以利用信息技术将练习题转化为“闯关挑战”的形式,按照题目的难度设置不同的关卡,学生需要依次完成练习题才能通关。回答正确可以获得积分,通关后可以获得徽章,这样的设计可以激发学生的挑战欲望,提高他们的学习动力。比如,教师可以将“比例的应用”这一章节的练习题设计成“设计师的挑战”游戏。在游戏中,学生需要运用比例知识,帮助设计师调整画面的大小、形状等,以达到完美的设计效果。通过这样的游戏形式,学生可以更加深入地理解和掌握比例的应用,同时也增加了数学学习的趣味性。
三、巧用信息技术,让复习更融合
微视频在小学六年级数学总复习中具有重要的应用策略,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梳理知识脉络,突破重难点知识,实现知识的内化吸收,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以下是微视频在小学六年级数学总复习中的应用策略:
1.课前应用微视频,引导学生自主预习。教师可以将微视频推送给学生,让学生根据自己的能力水平进行有针对性的学习。学生可以选择讲解类微视频或知识梳理类微视频,通过微视频的讲解,画出思维导图,梳理知识脉络,形成初步的“知识网”。这有助于学生在课前对所学知识有整体的认知和理解。
2.课中应用微视频,突破重难点知识。在小学数学总复习中,对于一些难以理解的重难点知识,如分数除法,教师可以利用微视频的形式进行突破。例如,教师可以制作一个讲解分数除法计算方法的微视频,通过动态的演示和讲解,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分数除法的计算规则和技巧。同时,教师还可以让学生在微视频中展示自己的解题思路和过程,以促进学生对知识的深度理解和消化。通过这样的方式,教师可以有效地突破重难点知识,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3.课后应用微视频,促进知识内化拓展。课后是学生的自主复习时间,也是知识进行内化吸收的关键环节。学生可以利用微视频对所学知识进行查漏补缺,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图谱。对于没有听懂、学会的知识,学生可以通过课后播放微视频再次学习,直到弄懂为止。这有助于学生更好地掌握所学知识,提高其自主学习能力。
此外,教师还需要根据学生的能力水平和学习情况实施分层作业,为学有余力的学生提供知识拓展类微视频,进行适当的拓展和变式练习;对于所学知识仍有疑问的学生,提供讲解类微视频或重难点知识讲授类微视频来辅助学习。这可以使不同能力水平的学生都能在已有认知基础上得到能力的提升和拓展。
最后,学生需要及时给予教师反馈,帮助教师更好地改进教学和完善微视频在小学数学总复习中的应用策略。
结语:信息技术与小学六年级数学教学的融合,创新了教学模式,使学习更形象直观,有效帮助学生复习和整理知识,提高了学习效果。信息技术丰富了课堂元素,让学生轻松学习数学。这种融合为教学提供新思路,提升学习兴趣和效果。
参考文献:
[1]谭坚.信息技术与小学六年级数学教学的融合探究[J].山海经:教育前沿, 2020(5):1.
[2]马兴江.信息技术与小学六年级数学教学的融合思考[J].新课程,2021(34):1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