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下初中语文高效课堂的构建
田京凡
重庆市丰都县许明寺镇初级中学校 408314
摘要:在新课标的指导下,初中语文教学正在发生深刻变革。语文不仅仅是文字的组合,更是承载了丰富的中华文化,对于帮助学生理解世界、表达自我、与人沟通起着重要的作用。因此,迫切需要构建高效的初中语文课堂。要实现这一目标,需要引导学生感受语文的魅力,激发他们的思维活力,并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从而提升他们的语文核心素养。为了达到这一目的,教育工作者应持续进行探索和实践,以新课标为指引,打造出充满活力且富有成效的初中语文高效课堂。在这样的课堂中,期望每位学生都能感受语文的魅力,发掘自己的兴趣,并自发地投入到学习中,实现个人的成长和提升。
关键词:新课标;初中语文;高效课堂
一、新课标下初中语文高效课堂的构建原则
1.学生为主体原则
将学生置于学习的中心地位,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教师应该以学生的兴趣和需求为导向,根据学生的不同特点和学习风格,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和策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
2.多元化教学原则
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和策略,如讲授、讨论、融入情境、分层化等,以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教师应该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选择适合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3.实践性教学原则
实践性教学原则是初中语文高效课堂构建的关键原则。它要求教师设计各种实践活动,如写作、口语和阅读理解,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运用所学知识,提高技能并培养实践能力。同时,鼓励教师将课堂学习与现实生活紧密结合,引导学生观察、思考生活中的语文现象,并将所学的语文知识应用于实际情境中。这种教学方式增加了学习趣味和实用性,激发兴趣,促进高效课堂的构建。
二、新课标下初中语文高效课堂的构建策略
1.突显学生主体地位,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
在新课标的背景下,教师应转变传统教学模式,不再由教师主导课堂,学生被动接受知识。相反,教师应尊重学生的思维活动成果,为学生提供自主学习和探究的时间和空间,转变师生关系,使学生真正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人。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教师应将主动权交给学生,引导他们主动思考、探究知识。
以《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教学为例,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自主阅读文本,并鼓励他们提出问题、发表自己的观点。通过这样的方式,学生能够主动参与课堂,深入理解文本内容。在阅读过程中,学生可能会提出关于文中描述的百草园和三味书屋的意象、作者的童年回忆以及文本中体现的文化内涵等问题。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展开讨论,让他们通过思考和交流,逐渐理解文本中蕴含的情感、思想和文化价值。
通过这样的教学模式,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得到充分发挥,他们能够主动思考、探究知识,从而加深对文本的理解。同时,教师也应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观点和见解,让他们在课堂中敢于表达、敢于质疑,从而培养他们的批判性思维和创新能力。最终,这样的教学模式将有助于构建高效的初中语文课堂,提升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
2. 巧妙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生情感共鸣
教学实践证明,学生更容易被熟悉、具体、形象的情境所吸引,这有助于他们理解知识,同时能产生积极的情感体验,进一步增强学习效果。因此,创设教学情境成为了高效课堂的重要策略。
以《背影》一课为例,教师可以巧妙创设教学情境,引导学生深入文本,产生共鸣。首先,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展示一些与父爱相关的图片或短视频,让学生在观看过程中回忆自己与父亲之间的感人瞬间。这样的情境导入,能够迅速激发学生的情感共鸣,为后续的文本感知打下基础。接着,教师引导学生阅读《背影》一文,通过文中父亲为儿子买橘子、送儿子上车等细节描写,让学生进一步感受父爱的伟大和深沉。在阅读过程中,教师可以设置一些问题,如“你如何理解文中父亲的背影?”、“在你的生活中,有没有类似的经历让你感受到父爱?”等,引导学生将文本与自己的实际生活相联系,产生更深刻的情感体验。最后,教师可以布置一篇以“父爱”为主题的作文,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抒发对父爱的感慨和思考。通过这样的教学实践,学生不仅能够深入理解文本,还能在情感共鸣中提升自己的思考和表达能力,从而实现高效课堂的构建。
3. 实施分层教学,个性化引导学生
在新课标的指导下,初中语文教学更加注重学生的个性化和差异化发展。因为每位学生都拥有独特的成长环境、兴趣爱好和先天条件,这些因素导致他们在语文学习上存在差异。为了尊重每位学生的独特性,并帮助他们充分发展潜能,教师应实施分层教学。这种教学策略基于学生的学习能力、态度、兴趣和优势来个性化地制定教学任务和培养目标,可以将学生分为三个小组,每个小组有不同的教学需求和目标。第一小组学生学习能力强、学习态度积极;第二小组学生有一定基础,但需要在某些方面提升;第三小组学生在语文学习上遇到困难,对语文学科兴趣不大。通过分层教学,教师能够根据不同小组的需求进行个性化教学,提供更多鼓励和引导,帮助学生重新找回对语文学习的兴趣,从而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
以《岳阳楼记》教学为例,教师可以根据三个小组的不同需求设定不同的教学目标和教学方法。对于第一小组的学生,教师可以引导他们深入解读文本,分析其中的文化内涵和写作手法;对于第二小组的学生,教师可以让他们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共同探讨文本中的重点和难点,提升他们的理解能力和分析能力;对于第三小组的学生,教师可以让他们通过朗读、背诵等方式,先培养起对文本的基本感知,再逐渐引导他们深入理解文本。通过这样的分层教学,每位学生都能在自己的基础上得到适当的挑战和引导,从而在自己的最近发展区取得显著的进步。这不仅有助于提升学生的学习效果,还能够培养他们的自信心和学习兴趣,为构建高效的初中语文课堂打下坚实的基础。
结语:在新课标的指导下,构建初中语文高效课堂对于提升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促进他们的全面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通过深入的理论分析和实践探索,我们可以发现,高效课堂的构建需要教育工作者的共同努力和不断创新。在未来的教学中,我们应继续以新课标为引领,优化课堂设计,实施有效的教学策略,以实现更高质量的教学成果。同时,我们也要不断总结经验,持续改进,为构建更加高效、更具魅力的初中语文课堂而努力。
参考文献:
[1]申伟丽.新课标下初中语文高效课堂的构建[J].文理导航(上旬),2023(12):43-45.
[2]谢文斌. 新课标背景下初中语文高效课堂的构建[J]. 亚太教育, 2023, (14):123-125.
[3]吴俊莹. 新课标背景下初中语文高效课堂的构建[J]. 考试周刊, 2023, (3):50-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