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高中语文教学中学生主体性意识的培养
管键
陕西省咸阳市三原县,713800
【摘要】在新课标的背景下,高中语文教师需要在自身的教学过程中,让学生成为教学活动的主体,将他们的主体意识充分地激发出来,这与培养学生的主体性意识是一致的,要培养学生的主体性意识,就必须让学生充分感受到语文学习的愉悦,通过激发学生对语文教学活动的兴趣,确保学生能积极主动地探索语文知识,只有这样,才能在高中语文教师和学生的积极配合下,发挥二者的共同作用,让学生逐步养成坚强的意志,形成自信、自强等优良品质。由此看出,在高中语文教学过程中,加强学生主体意识的培养,将使学生受益终身。
【关键词】高中语文 学生主体性意识 培养
【正文】就我国高中的语文教学而言,要增强学生学习的主体性,教师要在教学过程中尊重学生的个性,针对不同的学生进行个性化的教育,给学生一个充分发展的机会,并且,在教学过程中,以学生为课堂的主体,所以,在高中语文教学中,要重视学生的主体性,最大限度地激发他们对语文学习的兴趣。
一、为学生构建恰当的学习氛围
在高中的语文课堂上,由于老师们长时间的“灌输式”的、单调的教学方法,导致了学生们的学习气氛非常凝重,这不但影响了课堂的效率,而且还会让老师和学生们的关系越来越紧张,他们之间的距离也越来越大,在这种沉闷、压抑的课堂气氛中,学生们自然而然地就会感到局促不安,难以进行有效的自主学习。所以,要打造高效的语文课堂,必须要激发学生的主体意识,营造轻松愉快的课堂氛围。目前,信息技术开始在教育行业兴起,高中语文教学必须与时俱进。首先,教师可以运用信息技术,提高课堂的趣味性,为学生创造一个有趣的环境,从而引起他们的兴趣,让他们全神贯注的投入到学习中,从而激发他们对所学内容的积极思考与探索。
比如在对《林黛玉进贾府》这篇课文进行讲解时,因为它有很多的人物,而且每一个人物之间都有很强的联系,所以仅仅依靠老师的解释肯定很难把学生的学习思路弄清楚,同时,学生也会在错综复杂的人物关系的干扰下,不能深入地了解文章的主题思想。所以,在进行教学之前,教师可以提前为学生们播放有关的影像资料,与现代信息技术相结合,将更为生动、直观的画面呈现给学生们,让学生们在轻松愉悦的观影模式下,积极地去思考问题,并将视频中呈现出来的丰富多彩的人物性格与书本文字的描写联系起来,从而深化他们对文本中所描写的不同内容的理解,进而培养他们的主体性意识。
二、教师应明确课堂学习主体
学校和教师应树立新的教育观,充分发挥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性,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立足于学生的主体地位,并与课程内容相结合,设计出一套适合于学生主体意识培养的方案。首先,教师要改变以往的“填鸭式”的授课模式,主动转换教学思路,使学生充分发挥其主体性;其次,在教学过程中,老师要清楚地认识到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地位,让他们自己去发现问题,自己去解决问题。
比如,教师对《热爱生命》课文进行教学时,首先可以通过对课文主题的引导,让学生感受到作者的内心世界,理解生活的意义。之后,老师给同学们布置一些课后练习,同学们在做这些练习的时候,会产生一些疑问,然后再去读一遍课文,去感受其中的深刻含义,通过自己对问题的的探究和思考,并去解决问题,不仅可以激发同学们的学习兴趣,还可以培养同学们的主体意识,还可以让同学们对所学的东西有一个更全面、更深入的了解,从而提升他们的教学质量。
三、建立翻转课堂拓展学习空间
在高中语言学习过程中,课堂形式的选择直接关系到学生主体的发展,在实际教学中,由于教室空间较为受限,教师课堂教学时间有限,无论教师在教学中如何优化教学内容和方法,也很难达到快速激发学生主体性意识的目的,要想有效地解决这个问题,就必须突破传统的教学模式,确保学生的语言学习空间能够得到扩大,因此,在培养学生主体意识的过程中,教师应给予学生更大的空间,在互联网技术的普及下,教师可以以此为基础,为学生建立高中语文翻转课堂,将线上教学与线下教学相结合,确保高中语文教学能够在网络技术的支持下,逐步唤醒学生的主体性意识,确保信息技术能够合理运用,同时,教师也可以借助新媒体等多种手段来弥补传统教学的缺陷。
以《兰亭集序》为例,在讲授过程中,教师可以扩大讲授的范围介绍王羲之的故事,可以运用翻转课堂的方式,在学生的课前预习阶段,将任务分配给他们,让他们在学习之前,可以充分地运用网络工具,对资料进行整理,并积极地探索课程内容,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教师可以指导学生进行文言文的翻译,并着重解决一些在自主学习中遇到的困难,在教学中引入翻转课堂,有利于师生角色的转变,在线下教学过程中,教师能够针对学生反馈的问题展开深入讲解,从而有效地突破重难点,最后,在授课结束之后,老师可以指导学生开展小组学习,指导学生对《兰亭集序》发表自己的意见,并把自己的感受写出来,这样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语文基础知识和基础技能,而且还可以从价值观、情感和态度上,培养学生的自主意识。
【结束语】总之,学生是课堂上的主体,所以教师在进行学习时,要充分重视班级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并充分发挥他们的主动性,让他们能够自主地进行学习,体会到学习的快乐,鼓励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和独立思考,让学生充分体会到语文学习的独特魅力。
【参考文献】[1]杨振基.高中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途径[J].新智慧,2018,(34):133.
[2]李智勇.高中语文教学高中生主体意识的培养[J].语文天地,2018,(28):88-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