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助力农村寄宿制学校家校共育策略探析

摘要 【摘要】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其在教育领域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对于农村寄宿制学校而言,信息技术为家校共育提供了新的机遇和平台。然而,由于地域限制和家长外出务工等原因,家校共育面临诸多挑战。本文通过分析农村寄宿制学校家校共育的现状及问题,探讨了信息技术在助力农村寄宿制学校家校共育中的策略,旨在提高家校共育的效果,促进农村学生的全面发展。
DOI
作者田修宇
机构地区
出处《教学与研究》2024年18期
出版日期2024-10-16(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 文章正文

信息技术助力农村寄宿制学校家校共育策略探析

田修宇

广宗县葫芦中学 河北省邢台市 054600

摘要: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其在教育领域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对于农村寄宿制学校而言,信息技术为家校共育提供了新的机遇和平台。然而,由于地域限制和家长外出务工等原因,家校共育面临诸多挑战。本文通过分析农村寄宿制学校家校共育的现状及问题,探讨了信息技术在助力农村寄宿制学校家校共育中的策略,旨在提高家校共育的效果,促进农村学生的全面发展。

关键词:信息技术;农村寄宿制;家校共育;策略

 

引言:农村寄宿制学校的学生由于长期住校,与家长的沟通和交流相对较少,这给家校共育带来了一定的困难。而信息技术的发展为解决这一问题提供了新的途径。通过信息技术,家长可以更加方便地了解学生的学习和生活情况,教师也可以及时与家长沟通学生的表现,共同促进学生的成长。

一、信息技术助力农村寄宿制学校家校共育的必要性

在农村寄宿制学校中,信息技术助力家校共育具有极大的必要性。首先,农村地区往往交通不便、信息相对闭塞,传统的家校沟通方式受时间和空间限制较大。信息技术能够打破这种限制,实现家长与学校的实时沟通,确保信息传递的及时性[1]。其次,寄宿制使得学生与家长相处时间减少,容易导致亲子关系疏离。借助信息技术,如视频通话等,可以增进亲子间的情感交流,让家长更好地了解孩子的心理状态和成长需求。最后,教育信息化是时代发展的趋势,利用信息技术进行家校共育能提升教育的整体质量和效率,为农村学生提供更优质的教育资源和成长环境,促进教育公平的实现。

、农村寄宿制学校家校共育的现状分析

一)家长对学生的教育关注度较低

在农村地区,很多家长为了生计外出打工,将孩子留在寄宿制学校。这些家长由于工作繁忙,对孩子的教育关注度较低,很少主动与学校沟通交流。农村寄宿制学校通常地处偏远地区,交通不便,学校与家长之间的沟通渠道有限。传统的家长会、家访等方式受到时间和空间的限制,难以满足家校共育的需求。由于学生长期住校,与家长见面的时间较少,导致学生与家长之间的情感交流不足。这不仅影响了学生的心理健康,也给家校共育带来了一定的困难。

二)信息不对称

学校和家长之间存在信息不对称的问题,家长对学生在学校的表现了解不够,学校也难以全面了解学生在家的情况。这使得家校共育缺乏针对性和有效性。由于沟通渠道有限,学校和家长之间的沟通往往不及时。当学生出现问题时,不能及时得到解决,影响了学生的成长和发展。此外,传统的家校共育方式缺乏互动性,家长和学校之间的沟通往往是单向的,家长只是被动地接受学校的信息,缺乏主动参与的积极性。

、信息技术助力农村寄宿制学校家校共育的策略

(一)建立家校沟通平台

一方面,利用微信、QQ 等社交软件建立家长群学校可以利用微信、QQ 等社交软件建立家长群,及时发布学生的学习和生活情况,让家长了解学生在学校的表现。同时,家长也可以通过家长群与教师进行沟通交流,反馈学生在家的情况[2]另一方面,开发家校共育 APP学校可以开发家校共育 APP,为家长和教师提供更加便捷的沟通平台。通过 APP,家长可以查看学生的课程表、作业、考试成绩等信息,还可以与教师进行在线交流、预约家访等。

例如,农村寄宿制学校开发了家校共育APP,为家长和教师提供了便捷的沟通平台。家长可以通过 APP 查看学生的课程表、作业、考试成绩等信息,还可以与教师进行在线交流、预约家访等。教师也可以通过APP 发布通知、布置作业、与家长沟通学生的表现等。通过家校共育APP 的应用,学校与家长之间的信息更加对称,沟通更加及时,互动性也更强。

(二)开展在线教育活动

学校可以利用视频会议软件举办在线家长会,让家长无需到校即可参加家长会。在线家长会上,教师可以向家长介绍学生的学习情况、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等,家长也可以与教师进行互动交流,提出意见和建议。此外,学校可以邀请专家学者举办在线家庭教育讲座,为家长提供科学的家庭教育方法和理念。家长可以通过手机、电脑等设备观看讲座,提高自己的家庭教育水平。

(三)利用信息技术促进学生与家长的情感交流

学校可以组织学生与家长进行视频通话活动,让学生和家长在屏幕上见面,增进彼此的感情。视频通话活动可以定期开展,如每周一次或每月一次。同时,学校可以组织学生制作电子相册和视频,记录学生在学校的学习和生活点滴。这些电子相册和视频可以通过家长群、家校共育 APP 等渠道发送给家长,让家长了解学生的成长历程[3]

例如,农村寄宿制学校利用微信建立家长群,定期发布学生的学习和生活情况。家长可以通过家长群了解学生的在校表现,也可以与教师进行沟通交流。学校还利用微信公众号发布学校的教育教学动态、家庭教育知识等内容,为家长提供了丰富的教育资源。通过这些措施,学校与家长之间的沟通更加顺畅,家校共育的效果也得到了显著提高。

(四)加强信息技术培训

学校要加强对教师的信息技术培训,提高教师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教师要学会利用微信、QQ、家校共育 APP 等工具与家长进行沟通交流,还要学会制作教学课件、微课等教学资源,提高教学效果。此外,学校要加强对家长的信息技术培训,提高家长的信息技术应用水平。家长要学会使用微信、QQ、家校共育 APP 等工具与教师进行沟通交流,还要学会利用网络资源为孩子提供学习支持。

  • 结语

综上所述,信息技术为农村寄宿制学校家校共育提供了新的机遇和平台。通过建立家校沟通平台、开展在线教育活动、利用信息技术促进学生与家长的情感交流、加强信息技术培训等策略,可以有效提高家校共育的效果,促进农村学生的全面发展。在未来的发展中,教师应进一步加强信息技术在农村寄宿制学校家校共育中的应用,不断探索新的策略和方法,为农村教育事业的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参考文献:

[1]曹伟俊,史文静.信息化支撑农村初中寄宿制学校家校共育的实践研究[J].中小学班主任,2022(05):59-60+71.

[2]陈建军.农村寄宿制学校“互联网+”家校共育模式探究[J].新课程,2020(27):210.

[3]张小娟.浅谈寄宿制学校家校共育合力形成的探索思考[J].学周刊,2021(16):119-120.

 

本文系邢台市“十三五”教育技术研究规划课题《信息技术支持下的农村寄宿制学校家校有效沟通的研究》(课题号:2008109204)课题研究成果。

 

  •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