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核心素养下小学数学探究学习的策略研究

摘要 【摘要】摘要:在21世纪的教育改革浪潮中,核心素养逐渐成为教育领域关注的焦点。特别是在小学数学教育中,如何通过有效的教学策略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已成为教育者亟待解决的问题。探究学习,作为一种注重学生主动性和探究精神的学习方式,对于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具有显著的优势。它不仅有助于学生深入理解数学知识,更能够提升其综合能力和思维品质。因此,本文将深入探讨基于核心素养的小学数学探究学习策略,旨在为提高小学数学教育质量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指导。
DOI
作者陈覃琴
出处《教学与研究》2024年1月1期
出版日期2024-03-05(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 文章正文

基于核心素养小学数学探究学习策略研究

陈覃琴

德阳市罗江区金山镇第一小学校

摘要:在21世纪的教育改革浪潮中,核心素养逐渐成为教育领域关注的焦点。特别是在小学数学教育中,如何通过有效的教学策略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已成为教育者亟待解决的问题。探究学习,作为一种注重学生主动性和探究精神的学习方式,对于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具有显著的优势。它不仅有助于学生深入理解数学知识,更能够提升其综合能力和思维品质。因此,本文将深入探讨基于核心素养的小学数学探究学习策略,旨在为提高小学数学教育质量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指导。

关键词:核心素养;小学数学;探究学习;策略

一、运用信息技术,为探究学习提供有力支持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信息技术的运用为探究学习提供了有力支持,在无形中激发了学生的探究欲望,促进其核心素养的发展。

例如,在学习“空间与图形”这一部分内容时,信息技术为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和几何直观提供了有力的支持。首先,教师利用信息技术制作了动态的3D图形,如旋转的正方体、圆柱和圆锥等,以帮助学生建立空间的概念。通过观察动态图形的旋转、平移和缩放,学生能够更直观地理解空间图形的变换和性质。 其次,教师引导学生利用信息技术进行探究学习。学生可以利用数学软件进行图形的绘制、测量和计算等操作,通过自主探究来理解空间图形的性质和规律。例如,学生可以探究不同图形之间的面积和体积关系,通过实际操作来验证数学公式和定理。 此外,教师还利用信息技术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探究资源。学生可以通过互联网查找与空间与图形相关的数学问题和数学游戏,如立体拼图、几何谜题等。这些资源能够引发学生的好奇心,促使他们主动进行探究,深入理解空间图形的概念和性质。 综上所述,基于核心素养的小学数学探究学习策略中,信息技术的运用为学生的探究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和工具支持。通过运用信息技术,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抽象的数学知识,培养空间观念和几何直观等核心素养。同时,信息技术还为学生的探究学习提供了丰富的资源和工具支持,使学生在探究中体验数学的乐趣和魅力。

二、以问题为引擎,驱动学生数学探究与思考

在小学数学探究学习中,问题教学是一种非常重要的引导方式。通过巧设问题,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进行深入的探究,培养他们的数学思维能力和推理能力等核心素养。

首先,教师可以通过提出开放性问题来引导学生进行探究。开放性问题没有唯一的答案,可以引发学生的思考和探究欲望。例如,在“图形与几何”的教学中,教师可以提出“如何用不同的方法来证明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度?”这样的问题。学生可以通过探究不同的证明方法,培养他们的数学思维能力和推理能力。其次,教师可以通过引导学生自己提出问题来促进探究学习。让学生自己提出问题可以激发他们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同时也可以培养他们的质疑能力和创新精神。例如,在“分数”的教学中,教师可以让学生自己提出与分数相关的问题,如“如何比较两个分数的的大小?”“如何进行分数的加减运算?”等等。学生通过自己提出问题并进行探究,可以加深对分数概念的理解,同时也可以培养他们的数学思维能力和推理能力。综上所述,通过巧用问题教学,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进行深入的探究学习,培养他们的数学思维能力和推理能力等核心素养。在探究学习的过程中,学生不仅能够深入理解数学知识,更能够提高自身的思维品质和综合能力。

三、运用生活化教学,促进探究学习

生活化教学在小学数学探究式教学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它能够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培养他们的运算能力和应用能力等核心素养。

首先,教师可以利用生活情境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例如,在学习加减法时,可以创设一个超市购物的情境。这样的场景对学生而言既熟悉又有趣,能够迅速吸引他们的注意力。在模拟购物过程中,学生通过计算购物金额,不仅对加减法有了更深入的理解,也提高了自身的运算能力。 其次,教师可以结合生活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探究学习。生活中的数学问题无处不在,教师可以利用这些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探究。例如,在学习面积和周长的计算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思考如何计算家中地板的面积和周长,以及如何选择合适的地板尺寸。这样的问题能够让学生将所学知识与实际生活相结合,培养他们的数学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此外,教师还可以组织生活实践,让学生在探究中培养核心素养。生活实践是探究学习的重要方式之一,通过实际操作和体验,学生能够更加深入地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例如,在学习几何图形时,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制作各种几何图形模型,通过观察、测量和比较来探究几何图形的性质和特点。这种生活实践能够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空间观念,同时也能提高他们的探究能力和创新能力。

四、通过小组合作,开展探究活动

小组合作是一种有效的学习方式,可以培养学生的协作能力和探究精神。在小学数学探究式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引导学生开展探究活动,提高他们的核心素养。

首先,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小组讨论能够让学生相互交流、分享想法,促进思维的碰撞和启发。例如,在探究“三角形的内角和”时,教师可以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学生通过交流,探讨不同的测量方法和计算方式,共同探究三角形的内角和。在讨论过程中,学生可以自由表达自己的观点和见解,同时倾听他人的意见,不断完善和修正自己的认知。通过小组讨论,学生可以逐渐培养起批判性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提高自身的数学素养。其次,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进行小组实践探究。实践探究是一种亲身体验的学习方式,能够让学生通过动手操作、观察、实验等方式深入探究数学知识。例如,在探究几何图形的特点时,教师可以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实践探究。学生分工合作,有的负责测量、有的负责记录、有的负责比较分析。通过动手操作和观察实验,学生能够更加深入地理解和掌握几何图形的性质和特点。同时,实践探究能够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空间观念,提高他们的数学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

参考文献:

[1]刘玉华.核心素养下小学数学探究式教学策略实践[J].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教育科学, 2022(5):3.

[2]陈国棕.核心素养下小学数学教学深度学习策略实施路径探究[J].当代家庭教育,2023,(09):153-155.

  •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