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幼儿自主美术学习中开展个性化评价的策略
石慧娟
浙江省绍兴市鹤池苑幼儿园
摘要: 本文探讨了在幼儿园开展美术教学中,如何根据幼儿的个性化特点,采取不同的教学策略和评价方法,以充分发展幼儿的想象力与创造力。文章提出教师在教学中要提供启发性的创作题材,给予幼儿丰富的想象空间,尊重每个孩子的个性和兴趣,避免过度限制;要准备各种不同质地、大小、类型的美术材料,满足幼儿个性化的需要,让他们根据自己的喜好选择;在评价时要用欣赏和发展的眼光来看待每个孩子的作品,发现其中的创造性和个性,给予个性化的正面激励和建设性意见。教师还要倾听每个孩子对自己作品的表达,以深入理解他们的个性与兴趣。这样可以帮助每位幼儿学会发挥自己的个性与特长,激发他们的美术学习兴趣和创造动力。
关键词: 幼儿美术;个性化发展;想象力;创造力;评价策略
引言
在幼儿园美术教学中,如何根据每个孩子的个性化特点施教与评价,是每个教师都需要深思的问题。幼儿正处于快速发展的时期,个性特质日渐明显,如果教学只采取统一标准,很难满足每个孩子的需求。发展孩子的想象力与创造力,激发美术学习兴趣,需要教师注重个性化教学策略与评价方法。本文将探讨在幼儿自主美术学习中,如何培养丰富想象力,提供个性化发展源泉;如何通过多样材料促进能力发挥;以及如何欣赏和正确评价每个孩子的个性化作品,以帮助孩子建立自信和发展个性。
一、培养丰富的想象力,为幼儿提供个性化发展的源泉
在幼儿园的美术活动中,应该重视发挥幼儿的想象力。教师可以设置一些启发性的题目,让幼儿自由描绘自己心目中的形象。比如“我家的宠物”“我最喜欢的玩具”“我梦想中的城堡”等。在创作中教师要充分尊重每个孩子的个性和兴趣,给予他们最大的想象空间。不要对幼儿的作品过多地评头论足,也不要强行限制他们的想法。教师还要注意观察每个孩子的个性特点和兴趣倾向。对于喜欢绘画的孩子,可以提供更多的绘画材料和时间。对于动手能力强的孩子,可以设置一些手工创作的项目。让每一个孩子都有机会根据自己的特长和兴趣得到发展。
在幼儿的自主创作过程中,教师要给予适当的指导和帮助。对创作遇到困难的孩子,可以给出一些启发性的提问,帮助他们思考从不同角度描绘想象中的事物。同时也要注意观察哪些孩子想法丰富、创造力强,可以给予适当的鼓励和表扬,帮助他们获取成功感。在作品完成后,教师的评价要注重发现每个孩子创新的想法和独特的个性特征。评价要从孩子所展示的想象力、创造力和个性出发,而不是简单地评判作品的成败。需要建立一个开放宽容的评价环境,让每一个孩子都有自我表达和发挥创造力的空间。这样可以大大激发幼儿的想象力,也为他们个性化发展提供源泉。
二、提供多种操作材料,促进幼儿个性化水平的发挥
在幼儿园开展美术活动时,教师应该提供多种不同的美术材料,让幼儿有更多的操作选择。这不仅可以丰富幼儿的美术体验,也可以根据不同幼儿的个性化需要,让他们选择最适合自己的材料创作。比如在绘画活动中,教师可以提供木笔、水彩笔、色笔、蜡笔等不同类型的绘画工具。有的幼儿喜欢粗笔画出有力的线条,就可以选择木笔;有的幼儿喜欢细腻涂色,就可以选择水彩笔。在选择画纸时也可以提供不同质地、不同大小的画纸。喜欢大尺幅创作的幼儿可以选择大一点的画纸。在手工制作中教师也要准备多种材料,如空箱子、木板、纸板、布料、按型材料、废纸管、塑料瓶等可利用材料。让幼儿根据自己的想法自由选择材料设计和制作。手工制作可以锻炼幼儿的动手能力、空间想象力和创新能力。
不同的材料可以激发幼儿的不同灵感。木头材料适合制作家具或建筑;软质布料可以制作玩偶;纸板材料可以设计成立体的房屋、桥梁或机器人。教师要充分尊重每个幼儿的个性化需求,让他们根据兴趣和想法选择材料创作。在组织活动时还可以设置“材料区”,提供多种材料,供幼儿自由选择和操作。教师要观察每个孩子的个性化特点,向喜欢动手操作的孩子介绍更多材料使用方法;向想象力丰富的孩子提供更多灵感。开展一些建设性的创意设计项目,调动幼儿的积极性。提供丰富的材料和操作选择空间,有助于促促进幼儿个性化思维和动手能力的发展。教师要通过评价激励不同幼儿的特长,帮助他们建立自信心和成功感。这种个性化的指导可以促进每位幼儿自我表达和创造力的充分发挥。
三、学会赏识与倾听,正确评价幼儿个性化的作品
在幼儿园开展美术活动,教师的评价直接影响着幼儿个性发展。所以教师必须学会赏识每个孩子的个性化作品,用正确的方法进行评价。教师要用一颗赏识和欣赏的心态来看待幼儿的作品。每个孩子的作品都蕴含着独特的内心世界和个性印记,这值得教师去发掘和欣赏。教师要用发展性的眼光看待幼儿作品中的不足,而不是简单批评错误。在幼儿创作及完成作品后,教师要耐心倾听每个孩子对自己作品的介绍和表达。倾听是对幼儿个性的尊重,也有助于教师深入理解幼儿的个性特点和兴趣爱好。评价要着眼于发现每个孩子的个性闪光点。如创意新颖、构想丰富、色彩搭配大胆、线条流畅等等。
评价要根据每个幼儿的特点给予个性化的正面激励。对于比较内向或者手工能力弱的幼儿,教师要给予更多鼓励,使用展示、表扬、讚美等方式增加他们的自信心。评价要着眼于孩子的进步和努力程度,而不是简单结果。教师要控制自己的情绪和态度,给予中立、友好的评价意见。评价语要使用正面、轻松的语气,避免负面和伤害孩子自尊心的字眼。教师要充分利用展示的方式,让所有孩子欣赏彼此的作品。组织一些集体创作的活动,发挥每个孩子的特长,达到优势互补的效果。通过对每个孩子独特作品的赏析与倾听,给予正确的个性化评价,教师可以帮助幼儿建立自信发挥个性,激发他们的美术学习兴趣和创造动力。这对孩子个性化发展非常重要。
结论: 通过个性化的教学策略与评价方法,教师可以促进每位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得到发展,建立自信心与动手能力,发挥个性与特长。教师要用发展性视角评价作品,提供正面激励;要倾听和欣赏每个孩子的独特性;要让评价成为激发兴趣、尊重个性的工具。只有让每位幼儿都在适合自己的创作中获得成就感,他们的美术兴趣与创造力才能持续提高。教师还需要不断总结经验,探索更好的个性化教学与评价策略。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