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整本书阅读与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

摘要 【摘要】摘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小学语文教育越来越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其中思维能力的培养尤为关键。整本书阅读作为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本文将以《鲁滨逊漂流记》为例,探讨小学语文整本书阅读如何促进学生的思维能力发展。
DOI
作者颜建英
出处《中小学教育》2024年 1月第1期
出版日期2024-03-05(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 文章正文

小学语文整本书阅读与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

 颜建英

娄底市第三中学附属实验学校 417000

 

摘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小学语文教育越来越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其中思维能力的培养尤为关键。整本书阅读作为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本文将以《鲁滨逊漂流记》为例,探讨小学语文整本书阅读如何促进学生的思维能力发展。

关键词:小学语文;整本书阅读;思维能力发展

整本书阅读是指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对一本完整的书籍进行深度阅读和理解的过程。相比于片段式的阅读,整本书阅读更能帮助学生构建完整的知识体系,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和习惯。同时,整本书阅读对于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具有重要意义。在阅读过程中,学生需要运用分析、综合、判断、推理等思维方法,从而锻炼和提升自己的思维能力。

1. 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阅读教学是小学语文教育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而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则是阅读教学的关键所在。在阅读教学开始之前,教师可以通过多种方式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引导学生主动投入到整本书阅读中,从而为后续的教学打下良好的基础。教师可以通过讲述故事背景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每本书都有其独特的创作背景和故事情境,通过介绍这些背景知识,教师可以为学生构建一个生动有趣的阅读场景,让学生在脑海中形成清晰的画面,从而引发他们对故事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展示相关图片也是激发学生阅读兴趣的有效方式之一。图片具有直观、生动的特点,能够迅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教师可以选择与书籍内容紧密相关的图片,通过展示这些图片,让学生对书籍的内容产生更加直观的认识,进一步激发他们的阅读兴趣。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对于整本书阅读的教学至关重要。只有当学生对书籍产生浓厚的兴趣时,他们才会愿意主动投入到阅读中,去探究故事中的情节、人物和主题。而这种主动投入的态度,不仅有助于提高学生的阅读速度和阅读理解能力,更能培养他们的阅读习惯和终身学习的意识。因此,教师在阅读教学中应该注重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2. 设计有针对性的问题

在整本书阅读的教学过程中,设计有针对性的问题是教师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和分析文本内容的关键环节。这些问题的设计不仅要紧扣文本主题,还要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和思维发展规律,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欲望。有针对性的问题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文本内容。通过问题的引导,学生可以更加关注文本中的关键信息,从而对故事情节、人物形象、主题思想等方面有更深入的理解。例如,在阅读《鲁滨逊漂流记》时,教师可以设计一些问题引导学生思考鲁滨逊在荒岛上的生存经历,如“鲁滨逊是如何解决食物和水源问题的?”“他在孤岛上遇到了哪些挑战,又是如何克服的?”这些问题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鲁滨逊的生存智慧和坚韧不拔的精神。同时,有针对性的问题还能够促进学生的思维能力发展。问题的设计要遵循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的原则,逐步提高学生的思维层次。教师可以先从文本的表面信息入手,设计一些较为简单的问题,如“鲁滨逊在荒岛上生活了多长时间?”“他都做了哪些事情来保持生存?”然后再逐渐过渡到更深层次的问题,如“鲁滨逊在孤岛上的生活经历对他的人生产生了哪些影响?”“你从鲁滨逊的故事中学到了什么?”这些问题能够引导学生进行深入思考,培养他们的分析、综合、判断、推理等思维能力。此外,设计有针对性的问题还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欲望。当学生面对一系列有趣且具有挑战性的问题时,他们会更加积极地投入到阅读中去寻找答案。这种探究式的学习方式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思维能力,还能够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和创新精神。设计有针对性的问题在整本书阅读教学中具有重要意义。通过问题的引导,教师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文本内容,促进学生的思维能力发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欲望。因此,教师应该注重问题的设计,为学生的整本书阅读提供有力的支持。

3. 鼓励学生的个性化解读

在整本书阅读的教学过程中,鼓励学生的个性化解读是至关重要的一环。每个学生都是独一无二的个体,他们拥有不同的生活经历、情感体验和认知方式,这些因素共同构成了他们独特的阅读视角和解读方式。教师应该充分认识到这一点,并尊重学生的个性化解读。在阅读《鲁滨逊漂流记》这样的经典文学作品时,教师应该鼓励学生勇敢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而不是追求所谓的“标准答案”或“统一解读”。个性化解读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创新能力。在阅读过程中,学生需要运用自己的知识和经验对文本进行分析和理解。这种分析过程本身就是一种思维训练,能够帮助学生提升思维能力和阅读水平。而个性化解读则要求学生在理解文本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出自己的见解和观点,这需要学生具备一定的批判性思维和创新能力。此外,个性化解读还能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和讨论。在课堂上,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或全班交流,让学生分享自己的阅读心得和感悟。这样的交流活动不仅能够拓宽学生的视野,丰富他们的认识,还能培养学生的沟通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为了更好地鼓励学生的个性化解读,教师可以采取一些具体的教学策略。例如,在阅读前可以设置一些开放性的问题,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思考文本;在阅读过程中可以鼓励学生提出疑问或发表见解,并给予积极的反馈;在阅读后可以组织学生进行读书报告或写作练习,让他们将自己的阅读成果以文字的形式呈现出来。鼓励学生的个性化解读是整本书阅读教学中的重要任务。通过尊重和引导学生的个性化解读,教师可以帮助学生提升思维能力、培养创新精神、促进交流讨论,从而实现小学语文教育的全面发展目标。

综上所述,《鲁滨逊漂流记》作为小学语文整本书阅读的经典之作,在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方面具有重要意义。通过阅读这部小说,学生可以锻炼自己的分析、综合、判断、推理等思维能力,提高自己的逻辑思维水平。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注重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设计有针对性的问题、鼓励学生的个性化解读以及拓展延伸等方面的教学策略运用,以充分发挥整本书阅读在促进学生思维能力发展方面的作用。

参考文献:

[1]邵宇晨. 指向核心素养的小学语文整本书阅读教学策略研究——SOLO分类理论为视角[J]. 科教文汇, 2023, (23): 174-178.

[2]罗敏, 李仁杰. 小学语文整本书阅读教学策略——以《小兵张嘎》为例[J]. 重庆第二师范学院学报, 2023, 36 (06): 90-98.

[3]李研. 基于读思达教学法的小学语文整本书阅读教学策略研究——以统编版高段教材快乐读书吧栏目为例[J]. 福建教育学院学报, 2023, 24 (11): 84-86.

 

  •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