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阅读教学高效课堂的构建

摘要 【摘要】小学语文高效阅读课堂的构建要从三个方面着手:创设情境,激发阅读兴趣;优化策略,突破阅读障碍;拓展延伸,丰富积累,教师应充分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精心设计教学环节,引导学生在轻松愉悦中体验阅读的乐趣,鼓励学生通过深入阅读和思考感悟课文的奥妙,领会作者的情感,掌握语言文字的表现方法,开拓学生的阅读视野,让学生在海量阅读中汲取营养,增长见识,提升语文核心素养,教师潜移默化的引领和严谨细致的设计,是小学语文阅读教学高效课堂构建的关键。这种教学不但能提高学习兴趣和课堂效率,更能帮助学生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
DOI
作者万绍云
机构地区
出处《教学与研究》2024年20期
出版日期2024-11-19(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 文章正文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高效课堂的构建

 

万绍云

 

福建省漳州市长泰区第三实验小学

 

摘要:小学语文高效阅读课堂的构建要从三个方面着手:创设情境,激发阅读兴趣;优化策略,突破阅读障碍;拓展延伸,丰富积累,教师应充分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精心设计教学环节,引导学生在轻松愉悦中体验阅读的乐趣,鼓励学生通过深入阅读和思考感悟课文的奥妙,领会作者的情感,掌握语言文字的表现方法,开拓学生的阅读视野,让学生在海量阅读中汲取营养,增长见识,提升语文核心素养,教师潜移默化的引领和严谨细致的设计,是小学语文阅读教学高效课堂构建的关键。这种教学不但能提高学习兴趣和课堂效率,更能帮助学生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为学生的未来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关键词:阅读兴趣;小学;语文

 

一、创设情境激发学生阅读兴趣

阅读兴趣是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起点和动力。学生只有对阅读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才会主动、积极地投入到阅读活动中去。因此小学语文教师应善于利用多种途径精心创设教学情境调动学生的阅读积极性小学生天性活泼好动喜欢新奇有趣的事物。教师应该充分考虑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水平优选那些贴近学生生活实际、富有童趣的阅读材料。这样学生才会产生情感共鸣对阅读内容感兴趣。其次,教师应创设生动有趣的导入情境。在阅读教学中情境导入是激发学生阅读兴趣的有效方式。利用图片、音频、视频、实物等多种感官刺激为学生营造身临其境的阅读氛围,比如学习《葡萄沟》一课时真实地还原葡萄沟的景象让学生置身于"曲曲折折的山沟""碧绿的葡萄藤""紫红的葡萄""金黄的阳光"之中带着强烈的好奇心去阅读课文感悟大自然的美好此外教师还可以设置悬念引发学生的阅读期待。悬念是调动阅读兴趣的"助推器"它能牢牢抓住学生的心使其迫不及待地想要读下去探寻谜底。围绕阅读内容设置一些疑问"接下来会发生什么?""故事的结局会怎样?""主人公会如何解决问题?"学生带着这些疑问阅读必然会全神贯注兴致盎然教师只有用心探索学生的兴趣点投其所好才能真正点燃学生的阅读热情。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有了阅读兴趣的支撑学生才会心甘情愿地走进阅读的殿堂领略阅读的无穷魅力。

 

二、优化教学策略提升阅读教学效率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要达到高效关键在于语文教师采取恰当、有效的教学策略充分调动学生的阅读积极性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以《威尼斯的小艇》一课为例在初读课文时,语文教师不应过多关注字词句的讲解而应引导学生通读全文了解文章大意理清文章思路。可以设置几个关键问题"课文主要写了什么?""作者是怎样描写威尼斯的?""你印象最深的是哪个场景?为什么?"学生围绕问题努力梳理课文内容掌握文章的整体框架课文中有一些重点字词和句子"闪闪发亮""掀起层层波浪""映衬""横穿"等理解这些词句是读懂课文的关键。语文教师应引导学生在语境中揣摩词句意思还可以用图片、动作等方式帮助学生理解。学生准确把握了词句含义才能深入领会文章表达的情感。

语文教师应鼓励学生在反复阅读中思考课文通过怎样的细节描写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例如作者写"小艇穿过了一座座桥""小艇轻快地滑过一条条水巷"生动地描绘了小艇穿梭在水城的优美身姿抒发了作者对水城独特魅力的喜爱之情。学生通过细致的品析不仅能领悟作者抒发的情感还能学习课文优美、生动的语言表达方式单篇课文的学习是有限的,语文教师还要引导学生延伸阅读拓宽阅读视野,比如可以让学生查阅资料了解更多关于威尼斯的介绍激发学生探究威尼斯文化的兴趣。还可以让学生搜集一些写景状物的好段好句在鉴赏名家笔法的同时积累描写景物的语言材料。学生在拓展延伸的阅读实践中逐步提升语文素养真正达到语文阅读教学的目标阅读教学策略的优化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语文教师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总结创新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引导学生深入阅读用心领悟学以致用从而不断提升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效率。

 

三、拓展延伸阅读构建高效语文课堂

单纯依靠一两篇课文的学习学生的语文阅读能力是很难获得有效提升的构建高效语文课堂教师还必须引导学生课外阅读通过拓展延伸不断积累厚积薄发以《鲁滨逊漂流记》一课为例激发学生阅读整本书的兴趣受篇幅所限教材中选录的只是整部小说的片段。利用这个片段吸引学生去探寻鲁滨逊的整个漂流历程。可以先给学生讲讲鲁滨逊在海上遇险、流落荒岛的故事梗概还可以展示一些鲁滨逊自力更生、改造荒岛的画面调动学生阅读整部小说的积极性把握整本书的主题思想,教师应引导学生在阅读过程中思考:鲁滨逊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他是如何战胜困难、生存下来的?我们可以从他身上学到哪些宝贵品质?通过层层设问学生能够深入分析鲁滨逊的形象特点感悟小说歌颂自强不息、百折不挠的人生态度蕴含尊重生命、热爱生活的人文情怀。这样学生不仅能全面了解故事情节还能把握小说的思想内涵。

学习作者的写作方法《鲁滨逊漂流记》以日记体的形式细致入微地描写了鲁滨逊在荒岛上如何开荒种地、驯服羊群、建造船只等给读者以真实感和代入感。教师应引导学生留心作者运用细节描写的方法学习其简洁、朴实而又生动的语言风格。日记体小说给学生提供了一种新颖的表现形式学生模仿这种写法讲述一天中自己的所见所闻必能提高写作能力。联系现实生活用所学指导实践鲁滨逊面对逆境没有放弃而是努力改变环境创造了属于自己的文明。这种乐观进取的人生态度和价值观对当代学生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教师应引导学生思考:生活中我们要用什么样的态度对待困难和挫折?在与自然相处时我们要怎样保护环境、珍惜资源?让学生学以致用感悟文学作品给人生带来的积极影响拓展延伸阅读是构建高效小学语文课堂的重要途径。教师应开阔学生的阅读视野引导学生深入阅读名著佳作在阅读中感悟、思考、领悟丰富人生阅历提升人文素养促进学生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这才是语文教学的根本目的所在。

 

结论: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要达到高效,教师必须与时俱进,不断更新教学理念,改进教学方法。要坚持从学生的认知特点和兴趣爱好出发,精心设计教学情境,激发阅读动机。要在教学实践中勇于创新,灵活运用启发式、探究式、合作式等多种教学方法,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要关注课内与课外阅读的有机结合,引导学生广泛阅读,拓展阅读量,在不断积累中提升语文素养。只有凝聚学生的兴趣,汇聚教师的智慧,遵循语文教学规律,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高效课堂才能构建起来,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参考文献

[1]岳亚巍.小学语文中高段阅读高效课堂构建策略[J].天津教育2023(33):167-169.

[2]张英兰.读写结合构建小学语文教学高效课堂[J].读写算2023(19):86-88.

  •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