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情境化教学模式的构建研究

摘要 【摘要】摘要:低年级小学数学教育是为孩子们打下坚实数学基础的关键阶段,对于其未来的学习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具有深远的影响。为了更好地引领孩子们走进数学的殿堂,情境化教学模式的研究与应用显得尤为重要。这种教学模式并不局限于将数学与现实生活情境相融合,更包括创设多媒体情境、问题情境等多种方法,以使孩子们能在富有趣味性和启发性的教学环境中感受数学的奥妙与实用,进而燃起探究数学世界的熊熊烈火。本文将对小学数学情境化教学模式的构建进行深入研究,旨在为创新低年级数学教学提供高屋建瓴的思路与实践借鉴,从而助推小学生数学素养的全面提
DOI
作者侯秀菊
出处《中小学教育》2024年 1月第1期
出版日期2024-03-05(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 文章正文

小学数学情境化教学模式的构建研究

侯秀菊

敦化市第九小学校133700

摘要:低年级小学数学教育是为孩子们打下坚实数学基础的关键阶段,对于其未来的学习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具有深远的影响。为了更好地引领孩子们走进数学的殿堂,情境化教学模式的研究与应用显得尤为重要。这种教学模式并不局限于将数学与现实生活情境相融合,更包括创设多媒体情境、问题情境等多种方法,以使孩子们能在富有趣味性和启发性的教学环境中感受数学的奥妙与实用,进而燃起探究数学世界的熊熊烈火。本文将对小学数学情境化教学模式的构建进行深入研究,旨在为创新低年级数学教学提供高屋建瓴的思路与实践借鉴,从而助推小学生数学素养的全面提升。

关键词:情境化教学;小学数学;教学模式

一、创设问题情境,引领学生深度学习

在数学教学中,为了激发学生的主动思考,培养他们的问题意识,创设问题情境是一种有效的教学策略。对于一年级的小学生来说,教师同样可以采取这种策略来引导他们进行深度学习。

例如,当学习“数的顺序和比较大小”时,教师可以围绕这一主题设计一系列层层递进的问题:问题1:你能描述一下什么是数字吗?问题2:我们如何用数字来表示物品的数量?问题3:你能举出生活中需要用到数字来比较大小的实例吗?问题4:如何判断哪个数字更大,哪个数字更小?问题5:为什么学会比较数字大小是重要的?通过这一系列的问题,学生不仅需要对数字的概念进行深入的思考,还需要联系到实际生活中的应用,进一步加深对这一知识点的理解。此外,这种层层递进的问题设计也有助于学生形成逻辑思维,从浅入深地学习方法。此外,为了更好地引导学生,教师还可以在课堂上组织活动,让学生使用实际的物品来比较数量的大小,或者通过互动游戏来模拟实际生活中的数字比较场景。同时,教师也应鼓励学生提出自己在思考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这样不仅能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还能让教师更准确地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

二、利用多媒体技术,构建直观的教学情境

在小学低年级数学教学中,学生的思维方式主要以形象思维为主,逐渐向抽象思维过渡。为了更好地帮助学生完成这种思维转型,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构建直观的教学情境。

例如,当教学“加减法”时,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为学生呈现一个生动的故事情境。屏幕上出现5只彩色气球,然后再飞来3只气球。此时,教师可以询问:“现在一共有多少只气球?”通过直观的视觉呈现,学生可以很容易地理解5+3=8的概念。接着,为了教授减法,屏幕上的8只气球中,有2只慢慢飘走。教师再提问:“现在还剩下多少只气球?”学生就能够通过直观的情境理解8-2=6的概念。此外,多媒体技术还能够提供互动功能,例如通过触摸屏让学生亲自上前操作,进行加减法的练习,增加学生的学习参与度。

三、运用童趣语言,创设生活化教学情境

在低年级小学数学教学中,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教师应积极采用情境化教学模式。这种教学模式要求教师运用充满童趣的语言,将数学知识与现实生活情境有机结合,为学生营造一个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在这样的情境中,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和记忆数学知识,愉快地掌握学习的重难点,从而增强对数学的亲切感,并激发他们探索和发现数学问题的兴趣。

例如,在学习“认识钟表”时,教师可以运用同样的童趣语言和生活化情境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这一知识点。首先,教师可以通过一个谜语或者生动的描述来引入钟表的概念,例如:“小小圆盘圆又圆,里面住着三兄弟。大哥矮矮胖胖走得慢,二哥不高不矮匀速跑,小弟高高瘦瘦飞毛腿。每天按时来报时,告诉我们时间和事。大家猜猜这是什么?”通过这样的引入方式,学生对钟表产生浓厚的兴趣。接着,教师可以展示一个真实的钟表或者钟表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钟表的特点,并解释时针、分针和秒针的含义。教师可以用童趣的语言描述它们的形态和特征,比如:“跑的最快的是秒针,它是高高瘦瘦的,像一位跑步健将;跑的最慢的是时针,它矮矮胖胖,悠闲地散步;而分针则是不高不矮,身材匀称,像一位匀速跑步的运动员。”为了进一步帮助学生理解和记忆,教师可以组织一些互动活动。比如,教师可以让学生动手制作一个简单的纸质钟表,然后让他们根据时间的要求,调整时针、分针和秒针的位置。这样的实践活动可以让学生亲身体验钟表的运作过程,加深对钟表的认识。最后,教师还可以设计一些与生活实际相关的问题,让学生运用所学的钟表知识来解决。比如:“早上7点半,你应该怎样设置钟表的时针和分针呢?”这样的问题可以让学生将所学的知识与实际生活联系起来,提高他们的实践应用能力。通过运用童趣语言和生活化情境来教授“认识钟表”,学生可以更加轻松愉快地学习,并在实际操作中加深对钟表的认识和理解。

四、借助多元化教学手段,打造游戏化教学情境

在学生们从幼儿园升入小学的这个关键阶段,他们将会面临一个全新的学习环境,包括新的校园环境、新的教师和新的同学。这一转变对于学生来说无疑会带来一些适应上的挑战。为了帮助学生们更好地适应这一新环境,并激发他们对学习的兴趣,教师可以运用多元化教学手段,巧妙地创设游戏化教学情境。通过在课堂中引入故事、竞赛等多元化教学方法,教师可以打造一个富有游戏元素的学习情境。这样的游戏化教学情境能够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掌握知识,实现学习与娱乐的结合。

例如,在教授“6-10的认识和加减法”时,教师可以通过故事情境游戏化,将数学知识融入有趣的故事背景中。比如,可以设计一个名为“数字王国冒险”的故事,讲述数字王国的国王面临着数字魔法师的挑战,只有通过加减法解开数字魔法师的魔法才能拯救王国。学生们需要在游戏中通过解决各种加减法题目,帮助国王克服障碍,最终战胜数字魔法师,拯救数字王国。同时,教师可以设计数字游戏竞赛,如“数字接龙”、“数字连线”等,让学生们在游戏中感受到数字的魅力,体验加减法的实际运用,从而加深对知识点的理解和掌握。此外,教师还可以引入数字游戏App或在线数字游戏资源,让学生在课余时间也能继续享受数字游戏的乐趣,加强对数字知识的学习和运用。通过这样的多元化教学手段和游戏化教学情境,学生不仅能够在愉快的氛围中学习,还能够更好地掌握知识,培养团队协作能力,以及适应新的学习环境,为小学生活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王春燕. 小学数学情境化教学策略探讨[J]. 考试周刊, 2022, (47):68-73.

[2]毛素玉.小学数学情境化教学模式的构建研究[J].试题与研究,2023(36):182-184.

  •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