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视域下的中职幼儿保育专业教学策略研究
尹莹莹
四川省攀枝花市经贸旅游学校
摘要:本文在核心素养视域下,针对中职幼儿保育专业的教学策略进行深入探讨。通过对当前中职幼儿保育专业教学现状的分析,发现学生在专业能力、情感态度及人文素养等方面存在不足。基于核心素养的培养要求。本文提出了一系列教学策略,旨在提升学生的专业技能、增强职业认同感、培养人文关怀及创新思维。通过实践应用,验证了这些教学策略的有效性和可行性,为中职幼儿保育专业的教学改革提供参考。
关键词:核心素养;中职教育;幼儿保育专业;教学策略
一、引言
在当今社会,幼儿教育越来越受到重视。幼儿保育专业作为培养幼儿教育人才的重要基地,其教学质量直接影响到幼儿的成长与发展。核心素养作为现代教育的核心理念,对中职幼儿保育专业的教学策略提出了新的要求。因此,本文旨在探讨核心素养视域下中职幼儿保育专业的教学策略,以期为提升教学质量、培养具有高素质和创新能力的幼儿教育人才提供参考。
二.中职幼儿保育专业教学现状分析
(一)专业能力培养不足
部分中职幼儿保育专业在课程设置上过于注重理论知识,而忽视了实践操作能力的培养,导致学生在实际工作中缺乏应对能力。
(二)情感态度培养缺失
在幼儿教育中,教师的情感态度对幼儿的成长具有重要影响。然而,当前中职幼儿保育专业在情感态度培养方面存在不足,缺乏对学生情感认知、情感表达及情感调节能力的培养。
(三)人文素养培养不足
幼儿保育工作不仅需要具备专业技能,还需要具备丰富的人文素养。然而,当前中职幼儿保育专业在人文素养培养方面存在不足,导致学生缺乏人文关怀、创新思维及社会责任感。
三.核心素养视域下的中职幼儿保育专业教学策略
(一)加强专业能力培养
1.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在课程设置上,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通过案例分析、模拟实训等方式,提升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如在“婴幼儿疾病照顾”这个项目的理论教学中,学生可能会学习到关于婴幼儿常见疾病的基础知识,如感冒、发烧、腹泻等疾病的基本症状。然而,在实操训练中,学生往往只能进行简单的模拟操作,如测量体温、观察症状等,而无法真正接触到实际病例和复杂的病情处理。这种差异导致学生在毕业后进入实际工作岗位时,面对真实的疾病婴幼儿时,可能会感到无从下手,缺乏必要的实践经验和能力。
2.校企合作
加强校企合作,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实习机会,让学生在真实的工作环境中锻炼和提升专业技能。
如:幼儿保育学生在实习岗位上能学到照顾幼儿的方法和提升组织教学能力,学会科学照顾幼儿。
(二)注重情感态度培养
1.情感认知教育:通过开设情感认知课程,引导学生认识和理解自己的情感,学会表达和管理自己的情感。
2.情感表达训练:通过角色扮演、情景模拟等方式,训练学生的情感表达能力,使他们在与幼儿互动时能够传递积极、正面的情感。
3.情感调节指导:教授学生有效的情感调节方法,如深呼吸、冥想等,帮助他们在面对工作压力时能够保持冷静和理性。
(三)提升人文素养
1.人文课程设置:在课程设置上增加人文课程,如文学、艺术、历史等,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人文素养。
2.社会实践活动:组织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如志愿服务、文化交流等,培养他们的社会责任感、人文关怀和创新思维。
3.跨学科融合:将幼儿保育专业与其他学科进行融合,如心理学、教育学等,拓宽学生的知识视野,提升他们的综合素质。
四、教学策略的实施与效果评估
(一)实施策略
1.制定详细的教学计划根据核心素养的培养要求,制定详细的教学计划,明确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
2.教师培训
加强对教师的培训,提高他们的专业素养和教学能力,确保教学策略的有效实施。
3.教学监督与反馈
建立教学监督与反馈机制,定期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评估,及时调整教学策略。
4.学习成果评估
通过考试、作业、实践报告等方式,评估学生的学习成果,了解教学策略的实施效果。
5.学生满意度调查
通过问卷调查等方式,了解学生对教学策略的满意度和意见,为进一步优化教学策略提供参考。
6.就业质量跟踪
对毕业生的就业质量进行跟踪调查,了解他们在工作中的表现和发展情况,评估教学策略的长远效果。
五、结论
核心素养视域下的中职幼儿保育专业教学策略研究具有重要的
现实意义。通过加强专业能力培养、注重情感态度培养及提升人文素养等策略的实施,可以有效提升中职幼儿保育专业学生的核心素养。这些策略不仅有助于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和综合素质,还能培养他们的社会责任感、人文关怀和创新思维。未来,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推进,中职幼儿保育专业的教学策略将不断优化和完善,为培养更多具有高素质和创新能力的幼儿教育人才贡献力量。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