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信息科技与数学教学有效运用的策略
朱育敏
福建省漳州市平和县第三实验小学 363000
【摘要】在信息科技日益发达,人才质量日益提高的今天,信息技术在小学教学中的作用日益突出,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在理论教学、实践感知、习题训练等多个教学环节中运用信息技术,以此来提高数学教学实践的有效性。本文将利用信息技术来辅助课堂,给学生呈现出一种立体、直观的动态效果,这能让学生在数学上的学习热情得到极大的提升,让学生能够快速、高效地获得新的知识,从而提升小学数学课堂的教学效率而展开论述。
【关键词】信息技术;数学教学;有效运用;整合策略;
【正文】随着新一轮课改的深入,由于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信息技术的运用正在改变传统的教学课堂,许多教师都在尝试使用新的方法、新的手段。在当今的小学数学课堂中,信息技术已成为一种强有力的辅助工具,是当今教育领域中不可缺少的一种教学方式和方法。这种改变具有创新性与必然性,顺应了小学生的年龄特点与学习方式,能充分激发学生的自主性与探索性,帮助教师提高课堂效率,从全方位、多角度发挥出与时俱进的效果。对信息技术资源进行有效的开发与使用,给学生提供了大量的数学学习资源,让学生在数学学习和问题上发挥更大的作用,使学生能够主动投身于小学数学教学活动中。
一、运用信息化技术,实现情境教学模式的优化实施。
情境教学模式是小学数学教学中最为常用的一项教学模式,在优化学生学习体验、深化学生知识理解方面具有独特的教育优势。信息化技术视域下的情境教学模式,融入了更加丰富的教学资源和教学因素,在充分体现情境教学模式高度兼容性的同时,也增强了教学情境的趣味性、生动性及动态化,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学习契机。
例如在人教版三年级下册“位置与方向(一)”教学时,为了引导学生结合自身生活经验认知位置与方向,教师可以利用电子白板向学生展示一幅校园及附近建筑物的方位图,为学生创设具有生活化、形象化的教学情境。这样一来,学生可以结合已学的知识和既有的生活经验,通过人机交互的形式,按照教师的要求,在相应的位置为方向添加建筑物或指出某建筑物的正确位置与方向,在寓教于乐中深刻理解这部分数学知识。
二、运用信息技术,化抽象为直观,促进数学知识的理解。
现代资讯科技的特点是形象具体,动静结合,声韵兼备。将现代信息技术合理地应用到数学教学中,能够将抽象变成具体,将复杂变成简单,充分发挥学生的各种器官的协同作用,解决教师无法用言语或其它方法解释清楚的内容,也能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数学知识。
例如人教版六年级上册“圆的面积”这一章,学生有了比较深刻的理解。圆的面积计算是本课程的重点和难点。在课前,教师用多媒体将圆面积的计算公式的推导过程做成了一张课件,将圆分成了两半,分成了十六个小块,再用动画演示一下,然后将两个小块重叠在一起,就能形成一个大致的长方形,让学生有了将一个圆变成一个长方形的直观体验。在这种情况下,学生会发现,这个大致的长方形的面积与原始的圆形的面积是完全相同的。接着让同学看一看,想一想,怎么把这个圆变成最接近的长方形?学生会说:“裁剪得越多,就越像一个长方形。”你们的猜测对不对呢?首先将32份、64份……转化的过程,栩栩如生地呈现在学生的眼前,让学生的想象力和推理能力得到了很好的发展。然后,让学生仔细地看一看长方形的长、宽和圆之间的关系。在进行分组研究的过程中,学生自己动手推导出了圆的面积的表达式,从而使这节课的重点和难点得到了有效的解决,从而使课堂的教学更加高效。学生很容易的就掌握了这一节课的内容。
三、利用信息技术,突破教学重难点加速学生的理解识记
由于学生的思维是从具体形象思维到抽象思维过程中的一个重要阶段,因此,学生的思维形象化和数学抽象性存在着一定的矛盾。以及小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较弱,故意注意力较弱,因此,在课堂上要做到形象生动、趣味盎然。而信息技术可以进行动态的展示,运用多媒体教学,既可以把抽象的东西变得形象,也可以营造出一种丰富多彩、生动和谐的教学气氛,也可以把一些教师说不清楚、学生理解不了的内容,用模拟仿真手段将这些知识生动地展现出来,使学生能够主动地投入到学习中去。这样就能有效地达到“精讲、突出重点、突破难点”的目的。
例如在人教版四年级上册的“平行与相交”的教学中,为使学生对暂无相交的情况有更好的认识和把握,教师首先在多媒体上绘制了两条暂无相交的直线,然后请学生判断它们是否相交,有人说交叉,有人说不相交,得出的结论各不相同。然后再用动画将这两条直线拉长,如此重复数次,让学生自己去感受,最终感受到他们是相交的。画平行线的过程还可以通过动画来演示,这样直观,形象,生动,明了,易于理解。因此学生很容易就可以掌握这个公式,也就轻而易举地解决了这个问题。它极大地提高了教学的效率,同时也锻炼了学生的空间想象力。另外,在教学中,还涉及到了认识圆的面积、对物体的观察、对三角形、平行四边形、梯形的认识,以及推导出其面积的公式等。这些都能将抽象、难懂的重难点问题,通过多媒体课件的作用,变成了栩栩如生的动画场景,这样学生就能轻松、愉快地掌握这些知识,并将其牢牢地记在心里。
【结束语】综上所述,在传统的数学课堂上,教师讲授的方法比较单一,不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因此,在信息化的环境中,教师要对自己的教学内容进行细致的设计,利用多媒体设备,提高课堂的趣味性,让教师能够对学生的学习状况有一个全面的了解,这样才能让学生对自己的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切实生成数学智慧,让教学变得更有意义,为建设一个有效的小学数学课堂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刘雅微,莫宏利.浅谈信息技术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有效运用[J].中国校外教育,2020(07):119+123.
[2]高爱华.彰显科技活力,优化课堂教学浅谈信息化技术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运用[J].家长,2023,(17):68
本论文系平和县教育科学“十四五”规划2022 年度中小学、幼儿园教育科研课题《小学信息科技与数学教学有效运用的策略研究 》(立项批准号:2022PHKYKT061)的研究成果。
对信息技术,不同的教师有不同的态度,有些教师在课堂上频繁使用,将信息技术作为辅助教学的重要手段之一,有些教师则对此持怀疑态度,害怕过度运用信息技术会打乱原来的教学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