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英语口语教学
王宁
黑龙江省讷河市兴旺鄂温克族乡中心学校 161341
在《新课程标准》的持续应用和深化过程中,口头表达的价值逐渐被强调出来。怎样才能有效实施和促进口头表达的教育和探索呢?这篇文章主要探讨了对中学英语口语教学的有效改革的重要性、存在的问题和原因,以及如何实施有效的口语教学策略和技巧。
一、对中学英语口语教学课程进行有效改革的必要性在二十一世纪,人才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一个对人才能力的标准就是他们的表达、沟通和组织能力。随着时间的推移,英语作为一种沟通手段的地位日益凸显。目前,中学英语教育在传统教学方式和教育的实用性等因素的影响下并不令人满意,尤其是农村地区的学生口语能力差异明显,这让人感到担忧。在“人本”的新课程改革过程中,所有的教育机构都需要主动地推动素 质教育,并且进行口头教学的创新,这样才能为学生的未来成长奠定稳固的根基,从而满足未来社会的需求。
二、口语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1)缺乏口语交际环境。
目前,许多中学生的英语教育与互动主要依赖于汉语的语境以及学校的教室。在许多地区,英语的教学大概只有 6 节课,除此之外,学生基本上无法直接接触到英语。另外,尽管一些地方已经开始实施口语测试,但我国的教育评估仍然主要依赖于书面考核,这一点并没有得到应有的关注。在教学过程中,常常会出现“教师讲解,学生倾听”或“教师详细解释知识点,学生努力记笔记”的情况。这种教育方法使得部分英语教师在授课时过于依赖汉语来与学生沟通,从而对这个独特的英语语境造成了很大的影响。
(2)教师的素质有待提高。
首要的是,老师的教育观念过时。在新的课程改革之后,尽管许多教师已经意识到了英语口语教育的关键性,但他们仍旧被传统的教育方法所束缚,“不愿意学习、不愿意改变”。当前,中考和高考的英语口语要求已经相互对接,但是教学方案和课程布局依旧以知识的讲解为主,并未重视口语的组织和交流。这种教学模式过于单调,仅仅停留在“新词学习-知识点讲解-齐读句子、课文-... ”的传统循环。接下来,老师的英文交流技巧不够出色。在实际操作中,一部分教师可以流畅地阅读英语教材,并且能够准确地阐述预设的教学主题,但是他们无法在全英语环境下顺利地进行授课,也无法自由地与他人进行高效的英语沟通。终究,一些教师对中西方文化的区别理解不足,导致了他们的口语表述不标准。比如,我曾亲耳听说过某些班级在授课过程中,教师和学生会使用“”good morning students”“Good morning teacher””或“”good morning students”“good morning teacher””来互相问候。
(3)学生”恐惧”心理重。
尤其是在农村地区的初中生,由于他们的学习起点相对较低,且教育资源的缺乏,这使得他们的英语基础知识相对较弱,词汇量也相对不足,这对他们的表达能力产生了负面影响,甚至可能引发心理问题。根据心理与生物科学的探索,个体的压力可能会阻止他们的思维,因此,拥有优秀的精神状态对于学生来说,这是他们进行英语口语培养以及口语交流的基础。在学习英文的过程中,他们可能会有所畏惧,担心自己的发言可能出错,甚至可能遭受讥讽,这可能导致他们产生恐惧或是无法开口。由于“恐惧”的情绪,学生们往往在课堂中避免进行英语交流和表述,因此感到紧张和焦虑。他们对英语的恐惧程度越高,就意味着更难有机会进行实践,从而使其英语水平下降。对英语口语只能是”想爱却不敢爱”。
三、对有效口语教学策略和技巧的探讨
(1)转变教学理念,共建和谐课堂
作为前沿教育者,我们需要主动摒弃过时的思维方式,并且要关注未来的进步。“一切以学生为中心,一切以学生为中心,一切以学生为中心”,这是基于人本主义的新教育观念和工作目标,旨在协助学生提升全方位的能力,以满足未来的需求。提升学生的口头表达技巧不仅是英语教育的核心任务,同时也是社会对学生个人成长的期待。因此,在授课过程中,老师需严格执行《新课程标准》对于初级中学生的口头评估目的的规定,尽快适应口头教育的复杂和创新,并妥善处理角色转换和师生间的关系。按照罗杰斯教授的三个核心观点,在学习流程中,对学生成绩产生重要影响的其中一个元素就是他们的情绪管理。仅当处于最理想的心理状态时,学习者才能实现真实的掌握。
(2)提高自身素质,创建多彩课堂
一个杰出的英文老师,除了需要在理论层次上增强理解,还需在各个层次上提高他们的口头表达能力。首先,老师的授课方式,需要兼具理念、科技、标准,同时也需具备启迪、目标导向以及示例效果。通过流畅且富有趣味性的言辞,优雅且实用的肢体动作,以及灵活且实用的课堂布置,学生能够轻松地融入课堂并参与其中。接下来,恰当的教学规划和布置也充分显示了教师管理课堂的技巧。多元化的教育方法对于激发学生的英语学习有着关键的影响。我平时的口语课程特别强调互动性,并且频繁地采取“”pair work””与“”group work””的方法来进行目标语言的沟通。这两种方式深受学生的喜爱。
(3)重视日常教学,夯实语言基础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我们必须高度关注日常的口语教育。以下是我在平时的口语教育活动中的一些实践策略。在授课时,我通常会优先帮助学生掌握语音的基本原则,比如连读、轻声、单词的重音、句子的语调等。此举既可以加强学员的听觉技术,也可以提高其语言表达的准确度。
(4)创设语言环境,提供真实平台
语言技能并非一夜之间就能建立起来,而是一个逐渐积累和演变的过程。这些丰富的活动可以将课程从教室转移到户外,打破传统的教育模式,帮助学生克服对于英语的恐惧感、厌恶感,进一步激发他们对于口头沟通的热情与主动态度,使他们有勇气、愿意、有能力去表达自己。
参考文献
[1] 张静静。试论英语专业口语教学方法改革[j]。南昌教育学院学报,2012,(8)。
[2] 陈玉卿。案例式解读初中英语[j]。教育科学出版社,20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