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用现代技术,助力”清润”课程,提升保育员专业技能

摘要 【摘要】[摘要]根据《幼儿园工作规程》、《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相关内容,保育员是成人对3-6岁儿童提供生存与发展的环境和物质条件,并给予精心照顾和培养,能保护和促进幼儿正常发育和良好的发展,增进其独立生活能力。在当下课程改革的大背景之下,更要求幼儿园开展科学、精心的保育工作,我园充分利用现代技术,助力“清润课程”,提升保育员专业技能,带给孩子一生良好生活和卫生习惯的养成,为幼儿健康护航。
DOI
出处《中国教师》2023年第22期
出版日期2023-12-12(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 文章正文

巧用现代技术,助力清润课程,提升保育员专业技能

邵丽兵  汪晓琴

绍兴市柯桥区浙光幼儿园  

 

[摘要]根据《幼儿园工作规程》、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相关内容,保育员是成人对3-6岁儿童提供生存与发展的环境和物质条件,并给予精心照顾和培养,能保护和促进幼儿正常发育和良好的发展,增进其独立生活能力。在当下课程改革的大背景之下,更要求幼儿园开展科学、精心的保育工作,我园充分利用现代技术,助力“清润课程”,提升保育员专业技能带给孩子一生良好生活和卫生习惯的养成,为幼儿健康护航。 

[关键词] 现代技术  保育员  专业技能  

    一、问题由来

在一次保育员的卫生工作检查中,发现许多班级阁楼下面杂乱的堆放着积木、纸箱等物品简直像个大仓库。盥洗室的毛巾,随意放置,开学刚分发新毛巾有的已经褪色,褪色的原因是消毒液用的太多。发现问题的同时我调查了幼儿园保育员的学历状况,发现98%的保育员没有接受过系统的职前培训,缺少标准和规范,因此优化保育员工作流程尤为必要。我想能否用现代化技术手段,把理论知识和工作要领通过PP体、微信群、短视频等手段和形式,将其运用到幼儿园班级保育工作之中,与幼儿园清润课程相结合,在实践与研究中走出了一条优化保育员工作流程的规范之路,提高了保育员整体素质和能力更好的服务幼儿。

二、提出问题 

    我们走进小、中、大班分别观察保育员一日工作流程,捕捉到保育员工作的一些镜头:

    镜头一回放:操作混乱   

消毒方面,在桌面消毒时没有按照规范,先清洁再消毒再擦洗的顺序,而且没有更换毛巾。有的保育员使用消毒液没有按要求配置,浓度过高,毛巾物品等褪色严重,浓度过低没有达到消毒的效果,都有安全隐患。

镜头二回放:意识薄弱  

点心前、午餐前、户外活动后,我们引导幼儿勤洗手以防止细菌入口。走进盥洗室看到各种“花式洗手”:有的小朋友在玩洗手液的泡沫,有的小朋友用手指沾点水就算洗好了,还有的小朋友双手接着水龙头里流出来的水,水溅湿了衣服和地面。只有个别小朋友按照正确的方法手洗。保育员没有引导幼儿使用正确的洗手方法,没有意识到洗手的重要性。

   三、分析问题

出现镜头一情况主要是保育工作没有统筹规划,心中没有工作的流程,做事随意性较强缺乏计划性。保育员没有熟练掌握卫生消毒的方法,消毒工作缺乏责任心和规范性。镜头二,是因为保育员的没有“一日生活皆课程”的意识,没有认识到引导幼儿养成良好卫生习惯的重要性,从而没有在意幼儿的洗手方法是否正确。

   四、解决问题

在整个研究过程中,我们充分应用多媒体、短视频、微信群、网络研修等现代化手段和各种行动策略,结合“清润”开展,通过理论学习、技能培训、团队文化等几个方面来解决问题,每一个阶段都围绕着阶段目标进行,明确要做什么,怎么去做,并注重反思,具体从以下几方面做起:

  1. 利用网络资源、丰富理论知识

《幼儿园工作规程》提出幼儿园的任务是:“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按照保育与教育相结合的原则,遵循幼儿身心发展特点和规律,实施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的教育,促进幼儿身心和谐发展。”可见保育工作在幼儿园中的重要性,她们需要通过学习《保育员应知应会》、《幼儿园保教工作入门》、《保育员》、《幼儿园工作规程》等理论书籍。为了更好理解这些理论知识,我们制作一些大家容易理解和掌握的PPT,在理论培训的同时让每个保育员下载幼师口袋APP了解幼儿卫生保健知识;幼儿心理发展的特点;幼儿园保育与教育相结合的原则;保育工作的技能等。保育员有空就可以打开APP学习知识,大家只要打开手机随时随地可以学习。遇到不理解的地方大家截屏发到微信群大家共同讨论,有的保育员说“以前不理解的地方还不敢问,看到大家都在发截屏,我也敢发截屏”,而且在大家讨论的过程中,理解了保育员应该掌握的一些知识,大家学的很自主和轻松。

  1. 录制培训视频、共享操作规范

保育员应该练得娴熟的一日保育常规,从做好简单的小事开始,对每个环节都精益求精,这样才能把复杂的工作简单化,简单的工作流程化,流程工作定量化。平时保育员很少有机会出去学习参观,我们利用老师们去姐妹园参观或者培训的机会,用短视频拍摄下来发送到微信群共享,大家学习人家做的好的地方,对照自己的工作,明确工作的规范性。

以前有的保育员毛巾总是随意放置,看了视频后能自觉的巧用图示流程标志。在墙上张贴图示及小标志,从而提醒自己将物品放在相应的地方。如:抹布统一挂放在门旁边的墙上,各个功能毛巾分色分开悬挂使用,从相对清洁到污染,各区域划分明显,避免污染。白色用于擦幼儿桌子和柜子、黄色擦窗台、蓝色擦盥洗室,拖把柄分色分开放置,盥洗室、活动室、走廊各有专用的拖把,这样保育员操作起来方便多了。幼儿点心盘、餐巾等物品放在阁楼上专用箱子里面。消毒好的放置在绿色标记箱子里,没有消毒的放在红色标记箱子了,做好显著的标识,令所有人都感觉清楚明白,自我养成规范的习惯和行为。                              

  1. 拍摄半日流程,进行网络研修

保育员之间要相互切磋,乐于分享自己的保育心得,虚心学习他人的好方法,共同提高保育水平,为幼儿的健康护航。

我们请班级老师把保育员半日流程视频拍下来,发送到群中,大家一边看视频,一边研讨,在看视频时有一些细节引起大家关注:在吃点心水煮蛋时,保育员帮幼儿把蛋全部剥好放在点心盘里。又如:保育员午睡起床后急急忙忙给幼儿穿好衣服等等。有的认为这样做好,幼儿吃水煮蛋地面和桌面蛋壳碎末总是在地上和桌上,还是给他们剥好,方便一点。有的保育员认为这样做不好,要让幼儿自己动手慢慢学会剥蛋和穿衣服,经过激烈的讨论,对照纲要和指南的精神和要求大家达成一致,一日活动皆课程,我们应该让幼儿享受在园的每个环节,我们引导保育员在孩子生活上给一个支点,在“帮”的同时,更要“引导幼儿主动地学”,锻炼孩子的能力,阿姨们忙忙碌碌的一天,“辛辛苦苦”剥夺了孩子成长发展的机会,工作缺乏科学性,要遵循幼儿身心特点进行科学的引导。

  1. 网络同步收看,分享优秀视频

我们和成校联系,他们在进行保育员知识培训时,我们进行视频同步收看,通过一次次培训,让保育员把幼儿的心理和生理特点入耳、入脑、入心,运用到平时的工作中去,每次视频会议时大家主动提问,解决心中的疑惑,更好的把工作做好。

同时推出优秀保育员“清润”课程半日活动视频分享,每个年段在自己申报的基础上,幼儿园选出优秀视频和大家分享。针对幼儿“爱游戏”、“爱模仿”的心理特征,保育员采用短视频引导幼儿逐步习得良好的习惯。如:午睡时不少幼儿脱下鞋子会随便乱丢,常常东一只,西一只,没有养成把鞋子放整齐的好习惯,导致起床时到处找鞋子。保育员把幼儿放鞋的过程的用手机拍下来,等幼儿起床后,给幼儿看自己放鞋午睡的视频,孩子们开轻松的环境中养成了良好的习惯。通过一次次短视频的学习,大家根据本班孩子的年龄特点进行开展工作。

巧用现代技术,助力“清润”课程开展,提升保育员专业技能,科学精心的保育工作渗透在一日活动中,让幼儿从小养成良好的生活和卫生习惯,提高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为他们一生的健康护航。

参考文献:

[1]幼儿教育指导纲要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11

[2]梁志燊.保育员应知应会[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302,304.

[3]傅蕴慧.幼儿园保教工作入门[M].北京:新时代出版社,2008:1-5.

  •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