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文化融入中职学生思政教育的路径探究

摘要 【摘要】摘要:红色文化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它是构筑当代中国文化自信的重要根基,承载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力量,是培养青年一代爱国主义情怀的重要教学资源。以红色文化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为切入点,对思政教育进行深入研究,对深化课堂育人价值以及提升教学底蕴具有现实意义。本文就红色文化融入中职学生思政教育的路径作了简要的论述。
DOI
作者杨浩彬
出处《教学与研究》2023年 第2期
出版日期2023-05-19(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 文章正文

红色文化融入中职学生思政教育的路径探究

杨浩彬

滨州市中等职业学校(滨州市高级技工学校)山东省

:本文系山东省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以景触人 以文化人 以行育人”中职全环境红色育人生态构建探究(立项编号:2022109)研究成果

摘要:红色文化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它是构筑当代中国文化自信的重要根基,承载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力量,是培养青年一代爱国主义情怀的重要教学资源。以红色文化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为切入点,对思政教育进行深入研究,对深化课堂育人价值以及提升教学底蕴具有现实意义。本文就红色文化融入中职学生思政教育的路径作了简要的论述。

关键词:红色文化;中职;思政教育;路径

一、红色文化在中职思政教育中发挥的重要作用

1.有助于学生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

中职阶段是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所以,在这样一个关键的时期,教师应该怎样去引导学生坚定社会主义信仰,明晰共产主义理想,培养他们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的历史使命感与责任感,这是一个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学生是一个国家将来发展和建设的基石,是一个民族复兴任务的首要责任人,中职教育的目标不仅仅是教授学生专业知识技能,更重要的是提高学生的政治素养和道德品质。中职思政教育担负着立德树人的重要使命,而以伟大民族精神为源头的红色文化以其鲜明的党史内容和史学内涵能够丰富新时代思政课的教学内容,成为思政课教学的鲜活教科书,有利于学生充分了解党的发展历程和相关政策,端正他们的学习态度,明确今后的努力方向,激发他们的爱国主义情怀与民族责任意识,建立正确的价值观念,不断传承红色基因,并培养学生树立远大的理想和坚定的信念。

2.培育学生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

红色文化是我国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近代以来我国民族精神的缩影,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建设和改革的伟大实践,是现代中国的一部活生生的历史,它是我们民族精神的集中体现。红色文化凝结着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奋斗史,其所蕴含的自强不息、勤劳勇敢、热爱和平的民族精神,正是我们需要在中职思政教育中所应该展现的。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是我们的党领导人民在进行现代化建设过程中孕育的伟大精神,包含了 “两弹一星”精神、载人航天精神、青藏铁路精神、新时代北斗精神、载人深潜精神、 青藏铁路精神等红色基因在新时代的赓续传承,见证了我党带领着人民在荆棘丛生的道路上,披荆斩棘,勇往直前,锐意进取,不断创造辉煌的历史。这促使学生充分意识到自己肩上所承担的历史责任,从而自觉承担起历史担当,成长为心中有理想、眼中有信仰、脚下有力量的有志青年,力争成为能够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二、红色文化融入中职学生思政教育的路径

1.加强红色资源发掘和利用

将我国历史悠久的红色文化资源进行甄选、收集和整理,并将整理完的内容充分融入到思政课之中,是丰富和改善目前阶段教学资源不足的主要措施。

例如:运用红色文化中的革命精神培养学生的职业精神。革命精神是党在不同的历史发展阶段,由不同时期的共产党人为革命胜利勇于献身,甘于奉献所形成的具体革命精神形态的总括。具体有嘉兴南湖启航的红船精神;坚定执着追求理想的井冈山精神;不怕艰难险恶的长征精神;改变作风、提高素质的延安精神;艰苦奋斗、勇于开拓的北大荒精神;谦虚谨慎、戒骄戒躁、艰苦奋斗的西柏坡精神;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勇攀科学高峰的两弹一星精神等等。这些精神都体现了共产党人对革命执着,对待革命工作敬业的态度,这些红色文化是思政教育良好的素材,为学生提供了无限的能量,也是敬业精神应汲取的珍贵养分。

2.开展线上教育,拓展思政课堂

所谓线上课堂就是要借助于网络、信息化手段,通过网络终端来开展的课堂。今天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虽然对传统的课堂教学方式带来严峻挑战,但也为教学方法改革创新提供了很好的机遇。红色文化融入中职思政教育可以利用当前学生普遍喜欢交流的平台进行线上交流教学。老师可以通过制作在线开放课程,如红色翻转课堂、红色MOOC(慕课)、红色微课,制作相关教学视频,搜索有关红色文化与思政教育相关的教学资源与学生共享,可以建立公共邮箱向学生发送有关学习资料,供学生课外参考阅读,通过建立微信群、腾迅群以及职教云等多种网络学习交流、直播平台,以便捷师生间的相互交流,从而突破了课堂、教室、上课时间的限制,使原来单一的师生交流模式逐步拓展为多元立体的师生交流模式和生生交流模式,从而实现教学方式多样性以增加该门课程的吸引力和趣味性。

3.各地的教育实践基地,充分发挥红色文化资源的育人功能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既要进行教学活动,也要进行实践性教育,二者不可或缺。实践教学是培养学生爱国主义情怀、感悟红色精神、树立科学人生观的有效途径。学校也是学生们开展红色文化教育实践活动的重要场所。思政教师可以在国家历史纪念日、中国共产党建党纪念日和重要的传统节日,组织红色文化教育的宣传活动。教师也可开展以红色教育为主题的活动,比如诵读红色经典诗歌、演绎红色话剧、赏析红色影视剧以及征文比赛等。在校外,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参观红色革命斗争旧址,红色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并利用暑假“三下乡”的机会,进行红色文化的宣传普及,使同学们在实践中感受到红色文化的价值与意义,加深对红色文化的理解与认识。通过参观红色革命旧址,使他们真正认识到使命和担当的意义,激发他们的爱国热情,从而使他们的心灵得到熏陶。开展红色文化实践活动,可以将红色文化融入到学生的日常生活之中,使他们发扬艰苦奋斗、不畏困难、奋发向上的精神,克服学习生活上的难题。总之,开展多样化的红色实践活动,使学生对思想政治理论课形成了浓厚的兴趣,发挥实践育人的功能,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为青年学子在成长道路上提供不竭的精神动力。

总之,红色文化是中国共产党在近百年的艰苦奋斗历程中所积淀的先进思想、先进文化。科学、有效地将红色文化融入中职思政课堂,既能让学生对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和社会主义发展史有更深的了解,又能增加中职思政课程的学科特色,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还可以帮助学生在纷繁复杂的社会思潮中明辨是非,选择正确的价值取向,从而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本文结合多年的实践教学经验,对中职思政课教学中充分开发利用红色文化做出有益的探讨,以期能够提升思政课程的历史性、理论性和价值导向性,有效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

参考文献:

[1]李园. 红色文化融入中职学生思政教育的路径探析[J]. 成功, 2022(2):0017-0019.

[2]潘林生. 红色文化资源融入中职学校思政教育的创新策略[J]. 人文之友, 2021, 000(022):177-178.

[3]许朝峰. 红色文化融入中职学生思政教育的路径探析[J]. 成功, 2022(2):0014-0016.

  •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