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化教学手段在中职体育课堂中的运用

摘要 【摘要】信息技术的发展为中职体育教学改革提供了新的契机。本文从信息化手段在课堂常规、教学重难点中的应用,以及信息化手段对学生自学能力和思维能力的开发三个方面,探讨了信息化教学手段在中职体育课堂中的运用。文章指出,信息化手段能为常规教学注入新的活力,提高教学质量;能为重难点教学提供直观、形象的感知材料,化难为易;能为学生提供自主学习平台,训练学生的自学能力和创新思维。
DOI
作者刘光富
机构地区
出处《教学与研究》2024年3月第6期
出版日期2024-03-22(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 文章正文

信息化教学手段在中职体育课堂中的运用

刘光富

湖北省恩施市中等职业技术学校  湖北省恩施市  445000

 

摘要: 信息技术的发展为中职体育教学改革提供了新的契机。本文从信息化手段在课堂常规、教学重难点中的应用,以及信息化手段对学生自学能力和思维能力的开发三个方面,探讨了信息化教学手段在中职体育课堂中的运用。文章指出,信息化手段能为常规教学注入新的活力,提高教学质量;能为重难点教学提供直观、形象的感知材料,化难为易;能为学生提供自主学习平台,训练学生的自学能力和创新思维。

关键词: 中职体育;信息化教学;课堂常规;重难点教学;自主学习

 

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正深刻影响和改变着教育教学形态。中职体育作为素质教育和职业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主动适应信息化发展大势,将现代信息技术与体育教学深度融合,不断创新教学理念和方法,优化教学流程,提高教学质量。本文将从信息化手段在课堂常规、教学重难点中的应用,以及信息化手段对学生自学能力、思维能力的开发等方面展开探讨,以期为中职体育教学改革和创新提供新的视角和思路。

 

一、信息化手段在课堂常规中的应用

常规教学是体育课堂的基本组成,涵盖课前准备、课堂组织、练习指导、课堂总结等各个环节。将信息化手段融入常规教学之中,能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优化教学流程,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和效率。信息化手段能为课前准备提供便利。传统的备课方式往往局限于教材和参考书,教师难以快速获取丰富、多样的教学资源。运用网络平台,教师可以便捷地搜集到图片、视频、课件等各类资源,极大拓宽备课视野。利用备课软件,教师能快速生成教学设计、制作多媒体课件,提高备课效率。大数据分析技术还能精准呈现学生的学情数据,帮助教师因材施教。借助信息化手段备课,教师不仅可以丰富教学内容,优化教学设计,还能及时掌握学生特点,有的放矢地组织教学。

信息化手段能为练习指导提供新路径。体育技能的形成离不开反复练习,但传统的练习模式往往难以调动学生积极性,教师难以兼顾每个学生。运用智能化的运动训练系统,学生可以获得及时的数据反馈,了解自己的不足,持续改进提高。利用远程指导平台,教师能突破时空限制,为学生提供个性化指导,实现因材施教。将游戏化学习融入练习之中,学生在趣味竞赛中巩固技能,练习的枯燥感大大降低。应用信息化手段拓展练习的广度和深度,能促进学生主动、持续投入练习,提高练习效果。

 

二、信息化手段在教学重难点中的应用

体育教学重难点往往涉及抽象的原理、复杂的技术,学生理解起来有一定难度。运用信息化手段直观呈现、深入剖析重难点知识,能化难为易提高教学效果。信息化手段能为重难点知识提供直观感知。很多体育概念如"肌肉收缩"、"力的作用"等,靠语言描述难以让学生理解其本质。利用动画、视频等形象展示相关概念的内涵和外延,学生能直观感知知识的生成过程。比如在学习"杠杆原理"时,利用动画模拟杠杆的受力变化,学生能直观理解力臂和阻力臂对杠杆平衡的影响。在学习"弹道"时,利用三维动画模拟不同发射角度下物体的运动轨迹,学生能形象感知影响弹道的因素。将抽象的知识直观化、形象化,能有效减轻学生的认知负荷,加深对知识的理解。

信息化手段能为技术要领提供细致讲解。体育技术动作往往复杂多变,学生通过模仿很难掌握要领。利用慢动作回放、局部放大、多角度呈现等技术,能将完整的动作分解开来,让学生看清动作的细节。在学习"后交叉步"时,利用慢镜头回放示范动作,并对关键帧进行标注,学生能清晰观察身体各部位的动作要领。在学习"铅球握持"时,利用特写镜头聚焦手的握持方式,并配以文字说明,学生能准确领会握持的细节。将完整动作解构呈现,并附以精准讲解,学生更容易抓住动作要领,掌握技术精髓。针对学生普遍存在的难点问题,教师可以集中力量进行重点训练。利用智能诊断系统,对学生的问题症结进行查漏补缺,能提高训练的针对性。在攻克"腾空投篮"难点时,利用动作捕捉技术采集学生的投篮动作,并将其与标准动作进行对比,精准诊断学生的不足之处,有的放矢地进行纠正。

 

三、信息化手段开发学生的自学能力以及思维能力

自主学习和创新思维是学生适应未来发展的关键能力。中职体育教学要高度重视学生学习能力和思维品质的培养。运用信息化手段为学生搭建自主学习平台,创设开放探究情境,能有效促进学生自学能力和创新思维的发展。信息化平台能为学生提供自主学习空间。传统的体育学习主要依赖课堂和场地,学生课下难以自主训练提高。建设在线学习平台,学生可以不受时空限制,根据自己的需求自主安排学习内容、学习进度、学习方式。平台上的教学视频、动作示范等优质资源,能为学生的自学提供详尽的指导。学习过程中遇到问题,学生可以随时通过在线交流寻求帮助。完成学习任务后学生能利用线上测评及时检验学习成果,评估自己的优劣势。在开放、自主的网络学习空间中,学生逐步掌握自主学习的方法,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自学能力得到有效训练。

在线协作平台能为学生提供头脑风暴的舞台。在与他人协作交流的过程中,学生能碰撞思想火花,激发创造灵感。利用在线协作平台,学生可以随时分享学习心得,展示学习成果,在集体智慧中取长补短。协作过程中,学生通过头脑风暴产生新的想法和见解,在相互启发中创新思路,拓展思维。比如学生在平台上发起"跳绳花样创编"的讨论,集思广益灵感迸发,创编出一套组合跳绳的新花样。协作中学生倾听他人观点,学会从多角度思考问题;表达自己看法,提高语言表达和逻辑思辨能力。学生在民主、平等、互助的协作氛围中,创新精神和合作意识得到培养。

 

结论: 将信息技术与体育教学深度融合,能优化教学流程,创新教学模式,开辟体育教学的新路径。教师要高度重视信息化教学能力的培养,主动适应时代发展需要,将信息化手段渗透到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优化课堂组织形式,创新练习指导方式,丰富课堂总结内容。要合理运用信息技术攻克教学重难点,为学生提供直观、形象、细致入微的学习资源和有针对性的训练指导。要充分利用信息化平台,搭建自主、开放、互动的学习环境,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创新思维品质。

 

参考文献

  1. 万大伟.浅谈信息化教学手段在中职体育课堂中的运用策略[J].天天爱科学(教育前沿), 2020(3):186-186.
  2. 刘俊.浅析信息化教学手段在中职体育课堂中的运用[J].灌篮, 2020(19):2.
  3. 陶玉铃.谈信息化教学手段在中职体育课堂中的运用[J].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学生版), 2019, 000(004):1-2.
  •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