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提升学生学习效果

摘要 【摘要】语文这门科目的学习是长期的,语文核心素养的培养与读写结合能力的提升也不是一朝一夕可以完成的。因此教师应当时刻保持一种高度负责的态度,对学生的学习进行积极的引导,使学生树立读写结合的意识,养成读写结合的习惯,在日复一日的读写结合实践中,积淀语文知识,促进语文核心素养的培养。在此基础上,可以促进教师教学效率的提高和教学质量质的飞跃,也可以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
DOI
作者万薇
机构地区
出处《教学与研究》2024年3月第6期
出版日期2024-03-23(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 文章正文

浅论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提升学生学习效果

万薇

仁寿县虞丞乡景贤九年制学校

摘要:语文这门科目的学习是长期的,语文核心素养的培养与读写结合能力的提升也不是一朝一夕可以完成的。因此教师应当时刻保持一种高度负责的态度,对学生的学习进行积极的引导,使学生树立读写结合的意识,养成读写结合的习惯,在日复一日的读写结合实践中,积淀语文知识,促进语文核心素养的培养。在此基础上,可以促进教师教学效率的提高和教学质量质的飞跃,也可以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

关键词:小学语文;提升;学生;学习效果

一、教师转变思维,尊重学生主体地位

小学语文课堂传统的教学理念是将读与写分开的,读就一门心思、责无旁贷的对课文进行阅读,但这样难免有些机械,难以达到要求阅读的真正效果。写就专心致志、一心一意的写,但只给一个选题,学生在没有深厚的文学积淀和素材积累的基础上,很难写出优秀的作文,难免会落入俗套。因此,教师应当对这个现象有充分的认知与清醒的理解,将读和写结合起来,通过读写结合的方式,让阅读和书写形成合力,为学生的阅读理解课文,落笔成文写作贡献力量。

例如,在学习《白鹭》时,这是一篇语言文字优美、行文思路清晰的课文,可读性非常高,鉴于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与读写结合能力的提升,我引导学生进行自主阅读,并且布置了一个阅读小任务,即“仔细朗读课文,说说你从哪些地方感受到‘白鹭是一首精巧的诗’。”如此可以使学生在阅读课文过程中融入思考,在思考中提高阅读的质量,并且可以将自己认为优美的句子做标记进行反复阅读寻找语感,也可以摘抄下来作为写作素材。

如学生普遍认为“黄昏的空中偶见白鹭的低飞,更是乡居生活中的一种恩惠。那是清澄的形象化,而且具有生命了。”这句写的很好,每次读这句话,都会感觉到黄昏中白鹭低飞的画面便跃然纸上,让人感受到不一样的美感,体会到与众不同的乐趣。我引导学生运用这种方法将读写结合落到实处,并且以此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和写作兴趣,在读写结合中促进语文成绩的提高,也促进语文课堂上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质的飞跃。

二、丰富教学方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这个道理在教学的过程中比较受用,结合实际教学经验可以看出,许多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往往都是采用单一的形式,造成了学生们在学习的过程中缺乏兴趣,这并不利于推动我们国家教育事业的改革。因此,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应立足于原有的教学模式之上,让课堂充满趣味,让学生发挥其本身的主动性,进而有效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效果。

例如,在学习《开国大典》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我们现在国泰民安的生活来自于先人的努力,新中国成立离不开先人的奋斗,那新中国成立时是怎样的场景。为了使学生们在课堂学习活动当中能够形成更加真实的感受,教师可以结合先进的信息技术教学形式,在课堂中为学生们播放一段新中国成立时的图片、视频等资料。通过这种更加直观的形式,为学生构建开国大典时的情境,让学生们在兴趣中学习了本节的知识。其次,教师在视频播放过程中,结合本章节的知识,全面的让学生理解知识要点。如此一来,借助先进的教学方式有效构建出了良好的语文课堂情境,提高了小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和效率。

三、创建情景教学,营造生活化氛围

小学正是学生的想象力得到培养的关键时期,传统的小学语文教学中那死板的、机械式的课堂教学模式不仅对培养小学生的想象力没有帮助,甚至还会扼杀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因此,教师需要首先为学生创造一个活泼的学习氛围,然后利用一些学生生活中熟悉的或感兴趣的事情与教学的内容进行一个有机融合,进而让学生积极的参与其中,让学生进行真实的情感体验,进而帮助学生去有效的理解文章中的内容,促进学生去自主思考,学生在有趣的学习环境下就能够有效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提高教师的教学效率。

例如,在学习《走月亮》时,本篇文章是一篇借景抒情的散文,教师在教学时可以首先让学生来猜一猜“走月亮”是什么意思,引发学生对于月亮的思考,然后教师可以让学生分别在纸上画出自己心中的月亮的样子,并让学生来对自己画的月亮进行语言描述,提高语文课堂的教学气氛,加强学生之间的交流和讨论,然后教师可以再引导学生去阅读文章,使学生感受作者对月亮的描写手法和作者想要表达的感情,促进学生对文章的理解和吸收。

总之,小学语文是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奠基时期,是非常重要的一个阶段。在小学语文教学培养的能力当中,主要包括阅读和书写两个大的方向,这两项能力不仅是基础,更是日后大放异彩的跳板。阅读能力和书写能力不是彼此割裂的,而是相互密切联系互相成就的。教师要通过创新多种教学方式,在教学中融入自己的素材,教会学生在不断的学习当中锻炼自己的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最终达到一举两得的学习效果。

参考文献:

  1. 范孝华.浅析新课改下的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实践[J].新课程(综合版),2018(05):15.
  2. 赵玉慧,李本良.浅析如何提高小学语文教学效果[J].课外语文,2017(07):13.

 

  •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