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高中语文群文阅读教学的实施策略

摘要 【摘要】摘要:随着新课改的发展,语文教学法也在不断创新。其中,群文阅读作为一种全新的阅读教学模式,有助于提高学生的阅读速度和数量,推动阅读教学的发展。这种阅读模式主张教师引导学生进行多种类型的课文阅读,有助于开阔学生的文化视野,扩大思维发展的空间,提高阅读能力和语言文字的驾驭能力,从而实现语言的构建与应用。本文立足于群文视角,简要论述了在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中实施群文阅读的策略,旨在为这一领域的发展提供思路和启示。
DOI
作者李勤
出处《中小学教育》2023年4月第8期
出版日期2023-09-11(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 文章正文

浅谈高中语文群文阅读教学的实施策略

李勤

新疆 阿克苏地区第二中学 843000

摘要:随着新课改的发展,语文教学法也在不断创新。其中,群文阅读作为一种全新的阅读教学模式,有助于提高学生的阅读速度和数量,推动阅读教学的发展。这种阅读模式主张教师引导学生进行多种类型的课文阅读,有助于开阔学生的文化视野,扩大思维发展的空间,提高阅读能力和语言文字的驾驭能力,从而实现语言的构建与应用。本文立足于群文视角,简要论述了在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中实施群文阅读的策略,旨在为这一领域的发展提供思路和启示。

关键词:高中语文;群文阅读;教学;策略

一、高中语文群文阅读教学的重要意义

(一)提高学生的阅读水平

在高中阶段,学生的阅读广度和阅读深度存在一定的局限性。由于课时紧张和高考的压力,学生的自由阅读时间和空间被大大压缩,缺乏专业的阅读训练和方法指导,导致学生对阅读失去了兴趣。为了解决这一问题,群文阅读教学课堂极大地利用了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不再拘泥于单篇文章的表层含义,而是将多个文本放在一起进行学习。比如,在学习某位作家的作品时,可以列举出其语言风格或思想内涵相近的作品,通过对比分析,深入理解文本内部的含义,实现与作者的情感共鸣,感知作者真正想要表达的内容,从而总结出鉴赏散文的方法。对于部分散文而言,仅仅通过一篇文本学习,理解作者情感的深度可能较为单薄。比如,在学习史铁生的《我与地坛》时,可以将《秋天的怀念》和《合欢树》组合成群文进行学习,感受不同阶段作者对母亲深切思念的情感变化,以及对自己年少无知的懊恼忏悔,这样有助于学生全面深刻地了解史铁生散文的意蕴深厚特色,提高他们的阅读水平。群文阅读教学课堂的应用,不仅有助于学生拓展阅读广度和深度,还可以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阅读兴趣,为学生未来的学习和生活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促进教师教学方式的多样化

新课标明确提出,教师要对教材进行创造性应用,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不再只是知识的传授者,而是要让学生参与其中,主动探究新知识。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群文阅读教学方式,合理选择文质兼美的文章,让学生体会阅读方式的多样化,同时提高教师自身的阅读教学能力。需要注意的是,教师要在一到两节课内完成一组文章的学习,必须做到简明扼要、启发诱导、点到为止、重点突出,必要时运用教育机智应对学生突发情况。同时,做好教学反思是每位教师成长最快的法宝。在每一次群文阅读教学实践后,教师应该分析总结自己的优点和不足,与其他老师互相提建议,共同探索改进方法,做好每一次群文教学。这样的教学方式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兴趣,也能够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为高中语文教学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高中语文群文阅读教学的实施策略

(一)从多角度设定议题,开展群文阅读活动

群文阅读教学需要多文本支撑,这些文本是相互联系的,区别于单元教学和主题教学。这些文本不是随意组合的多个文本,而是依据某个或多个议题组合在一起的,同时,议题应当是开放的、可议论的。群文阅读教学的议题可以是人文主题,也可以是体裁、写作风格等,非常丰富多元。在群文阅读教学中,组合文本的方式有很多种,但多种方式的文本组合都离不开议题这一关键线索。

将群文阅读教学应用于阅读教学实践中,其议题的设置也应当结合文本的特点来设定。例如,每个作家都有自己独特的写作风格,语言方面尤其明显。现当代散文的特点之一即语言精美,同时,各个作家的语言风格也各有千秋。可以把某一作家的作品组织在一起,品味独特的语言风格,体会其中的个性语言艺术。例如,教师可以设定“走近鲁迅”的议题,将鲁迅先生的散文《记念刘和珍君》、《琐记》、《为了忘却的记念》等文章有机组合,通过群文阅读来了解作家的生平、思想和作品。学生通过群文阅读既能体现鲁迅独特的语言风格,体会其客观的陈述和朴实的文字以及一刀见血的表达方式。这样的阅读方式可以让学生在单位时间内大量地阅读某一作家的作品,同时也可以引导学生在阅读中了解作家的风格和思想,提高阅读能力和文学素养。

(二)以"话题"为切入点,增强学生对群文诗歌的理解

在中学语文课本中,经常可以看到咏物诗的身影。作为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将这些诗有机地整合起来,让学生认识到诗句中所咏之物的特点,并与诗歌所表达的思想和情感产生共鸣。对于山水山田园诗,可以采用群文阅读的方式,让学生领悟作者对官场尔虞我诈的厌恶,以及作者出世入世、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矛盾心理。对于赠友离别诗,可以引导学生在掌握诗歌创作手法的同时,感悟诗中所蕴含的深层情感。还可以将学生学习过的咏物诗和咏物诗联系起来,让学生了解咏物的特点,并与创作者的情感产生共鸣。通过以“话题”为切入点,开展诗歌群文阅读模式,不仅能够开拓学生的视野,丰富他们的知识面,还能够深化他们对诗歌的理解和感悟。

例如,以《滕王阁序》教学为例,教师应向学生提出深入探究问题,例如:“为什么诗人在文中开头先写地势和人物,而不是楼台和宴会?这种描写手法有何意义和效果?”通过积极探讨和老师的引导,学生们可以深入了解到诗人采用的铺陈手法,不仅仅是为了营造宴会的气氛,更是为了突出宴会的高雅和与题目相呼应。为了让学生更加深入地理解和掌握铺陈手法,教师可以引入一些应用该方法相类似的诗歌,如《诗经•国风•卫风•氓》,这些诗歌同样采用铺陈手法来描绘古代女子被夫君厌恶后的悲惨遭遇和不幸生活。通过以“话题”为切入点,开展诗歌群体阅读,不仅可以让学生领悟写作方法,更可以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诗歌,加深感悟。

(三)注重合作探究,通过集体建构达成共识

建构主义认为,学习者是在一定情境下,通过他人的帮助,如合作、交流等来获得知识的。群文阅读强调集体建构,学生围绕议题主动交流自己的见解并走向共识,这是群文阅读教学的重要特征。教师和学生是课堂的主要构成要素,构建集体课堂,教师应该设置探究性问题,让学生有针对问题讨论的必要。同时,学生要主动合作交流,完成教学目标。例如,教师可以设计开放性问题,没有标准答案,引导学生在合作探究的情境中,自由地表达自己的想法,思维与思维不断碰撞,更容易产生疑问和探知欲,这样的课堂才是有生命力的课堂。

在教学关于爱情的议题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阅读《关雎》和《菲葭》,让学生体会爱情的美好。然后再让学生阅读《氓》,让学生明白爱情除了美好还有丑陋,除了痴情还有抛弃,除了两情相悦还有始乱终弃。教师可以发问学生,你怎么看待爱情?这样的问题没有固定答案,学生畅所欲言,在相互交流中深化对爱情的认知。通过这一组关于爱情的群文和课堂中的争辩,最终达到“让学生懂得珍视自己的情感,做一个懂爱善爱的人”这一教学目标。没有标准答案的问题,学生能够畅所欲言,在他人的见解中完善自己的观点,从而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课堂内容。

参考文献:

[1]于小花.高中语文群文阅读教学的实施策略[J].学周刊,2023(08):120-122.

[2]戚贵萍,蒋银玲.浅谈高中语文群文阅读的教学策略[J].天天爱科学(教育前沿),2022(09):132-134.

[3]任艳秋,朱开河.高中语文群文阅读教学实施策略[J].高考,2020(25):71+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