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视角下小学美术项目式教学策略探究
张燕 河北省邯郸市复兴区岭南小学 056003
摘要:在新时代教育背景下,核心素养的培养已成为教育教学的核心目标。小学美术教育作为培养学生审美情趣、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重要途径,其教学策略的革新显得尤为重要。项目式教学,以其独特的实践性、探究性和创新性,正逐渐成为小学美术教育的新趋势。通过项目式学习,学生可以在实际操作中感受美术的魅力,提升审美与创造力,同时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本文深入地探讨了核心素养视角下小学美术项目式教学的策略,旨在为美术教育者提供新的教学方法和思路,以更有效地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促进他们的全面发展。
关键词:核心素养;小学美术;项目式教学;实践教学;策略
一、核心素养视角下小学美术项目式教学的理论基础
1.核心素养的概述
核心素养是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基石,涵盖了图像识读、美术表现、审美判断、创意实践和文化理解等能力。这些核心能力共同为孩子们的综合素养提供了坚实的支撑,不仅关乎他们当前的学业发展,更影响着他们未来能否在国际竞争中脱颖而出。核心素养就像是学生成长道路上的指南针,指引着他们不断适应变化、创新发展,成为未来社会的有用之才。
2.何谓项目式教学
项目式教学以学生为中心,通过让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主动探索和学习,达到深化理解、掌握知识的目的。在这种教学方式下,学生不再是被动接受知识的容器,而是成为主动探索、发现新知的探险家。项目式教学让学生在真实或模拟的情境中,通过实践操作来理解和运用知识,从而培养他们的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未来的挑战做好充分准备。
3.核心素养与项目式教学的关系
项目式教学与核心素养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项目式教学通过设定实际问题和情境,激发学生的思考动机,并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逐步培养他们的调适、创造和协作等核心能力。从项目的开始到结束,每一步都是对学生核心素养的锻炼和提升。同时,项目式教学中的情境设置和主动参与,也潜移默化地提升了学生的审美能力。可以说,项目式教学是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有效途径,为他们的全面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持。
二、核心素养视角下小学美术项目式教学实践策略
以湘教版一年级下册的《公交车上》为例,我们将探讨如何从核心素养的视角出发,实施小学美术项目式教学。这种教学方式不仅能够激发学生对美术的兴趣,还能有效培养他们的观察力、创新力和审美能力,进而促进其核心素养的全面发展。
在项目式教学的实践中,我们首先需要确定一个与学生生活紧密相连、能够引发他们兴趣的项目主题。接下来,通过设定真实的驱动性问题,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并激发他们的探索欲望。然后,我们需要精心规划项目化学习流程,确保学生在实践中全面提升美术表现、审美判断、创意实践等核心素养。最后,通过成果展示和全面评价,让学生认识到自己的优势和不足,为今后的学习和创作提供有益的反馈。
(一)确定真实的项目主题
选择《公交车上》作为项目主题,不仅因为它与学生的日常生活紧密相连,容易引起学生的兴趣,更因为这个主题蕴含着丰富的美术创作元素和人文关怀。公交车作为学生日常生活中常见的交通工具,其独特的形态、色彩以及车上的乘客都为美术创作提供了丰富的素材。通过观察和描绘公交车及车上的乘客,学生可以培养细致的观察力和生动的表现力,同时加深对城市生活和人文关怀的理解。
(二)设定真实的驱动性问题
结合《公交车上》这一主题,我们设定的驱动性问题是:“如何设计一辆既美观又实用的公交车,并为其绘制一幅生动的乘客场景图?”这个问题旨在引导学生全方位地思考公交车的外观设计、内部布局,以及公交车上的乘客行为表现。同时,通过解决这一问题,学生还能够深入理解和关注城市公共交通的实际需求和人文关怀。学生在解决这个问题的过程中,需要综合运用所学的美术知识和技能,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设计出独具特色的公交车,并绘制出乘客在公交车上的生动场景,从而培养他们的创意实践能力和审美判断力。
(三)规划项目化学习流程
在项目化学习过程中,我们需要精心规划一系列活动,以确保学生的核心素养得到全面提升。首先,组织学生实地考察公交车,让他们身临其境地观察公交车的外观、内部结构和乘客的多样行为,从而收集到真实且丰富的创作素材。实地考察后,学生们分组进行深入讨论,探讨公交车的设计理念,并设想乘客在公交车上的各种场景。这种集思广益的讨论方式,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创意思维,还加强了团队合作与沟通能力。在创作实践阶段,学生们根据之前的讨论成果,灵活运用所学的美术知识和技能进行创作。教师则在此过程中提供细致的指导和适时的帮助,确保学生的创作能够顺利进行。最后,学生们根据教师和同学们的宝贵反馈,对作品进行细致的修改和完善,直至作品达到自己满意的效果。这一整个流程,不仅锻炼了学生的美术技能和审美能力,还培养了他们的创新思维和精益求精的态度,从而全面提升了学生的核心素养。
(四)成果展示实施全面评价
在成果展示环节,每个小组都有机会展示自己的公交车设计和乘客场景图,并分享创作过程和心得体会。这不仅是对学生创作成果的肯定,也是对他们努力付出的认可。教师和其他小组的同学对作品进行评价,从创意性、美观性、实用性等多个角度提出宝贵意见。与此同时,我们也鼓励学生进行自我评价和相互评价,以培养他们的批判性思维和审美能力。通过这种全面评价的方式,学生可以更加清晰地认识自己的优势和不足,为今后的学习和创作提供有益的反馈。
结语:在核心素养的视角下,小学美术项目式教学展现出了其独特的优势和价值。通过以《公交车上》为例的教学实践,我们看到项目式教学不仅能够激发学生对美术的热爱,更在潜移默化中培养了他们的观察力、创新力和审美能力。学生在实际操作中感受美术的魅力,通过解决真实的驱动性问题,他们的核心素养得到了全面提升。这种教学方式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探索、学习,实现了知识与技能的有机结合,促进了他们的全面发展。未来,我们将继续探索更多有效的项目式教学策略,为培养具有高素质和创新能力的学生贡献力量。
参考文献:
[1]苏瑜.核心素养视角下的小学美术项目式教学研究[J].美术教育研究, 2022(19):3.
[2]林运英.核心素养视角下小学美术项目式教学策略探究[J].教师,2024,(04):66-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