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下小学音乐合唱教学方法微探
翁家美
福建省三明市大田县第二实验小学
摘要:在小学音乐教学中,包含着诸多教学内容,合唱教学便是其中的教学内容之一。通过接收合唱教学,学生会形成良好的集体主义观念,并在该集体主义观念的影响下,积极配合他人,做好合作,更好地应对在社会中所遇到的与合作相关的事情。小学音乐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深度分析合唱教学,要深刻探索学生在核心素养方面的发展诉求,在此基础上,做好合唱教学,助力学生实现综合性发展。在这种背景下,笔者将谈一谈核心素养下小学音乐合唱教学方法。
关键词:小学音乐;核心素养;合唱教学;教学策略
如今,教学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教师不仅仅再聚焦基本的教材内容展开相关教学,也开始关注学生在多方面的发展诉求,期望将学生培养成可全面发展的综合性人才。作为各学科教师,要充分地认识到当下的教学变化,要深刻了解学生多方面的发展诉求,以此为基础,展开多样化教学。音乐是处在小学阶段的学生所需学习的较为基础的且尤为重要的学科。在音乐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是主要的教学目的之一,合唱教学是科学的教学内容之一。小学音乐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可以深度探索合唱教学内容,以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为目的,科学实施教学策略。基于此,笔者将从以下三个方面对核心素养下小学音乐合唱教学方法进行探索。
一、注重讲解,培养文化理解素养
所谓文化理解素养,主要指的是对音乐的理解,包括了解音乐的艺术形式和文化特征、音乐于其他艺术的关系、音乐发展发展与社会发展的相互影响等等。小学音乐教师在实施合唱教学策略的时候,可以结合音乐教学内容,展开详细地知识讲解,以此培养学生的文化理解素养。
一首歌的创作,一般都有其一定的创作背景、详细的内容讲解等等,这些内容,都被称为文化,加深对歌曲的文化内容的讲解,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了解这些歌曲,加深对歌曲的认知,拔高个人的歌曲学习效果,增强自身的能力。作为小学音乐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自然需要强调对歌曲的讲解。在对歌曲进行讲解的过程中,教师需要着重关注歌曲讲解的方式,例如,信息技术的应用便是一种较为科学的歌曲讲解方式,该方式要求信息技术被应用起来,要求信息技术展现出诸多图片以及视频资源,以此帮助学生更好地了解诸多学习内容。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可以巧用信息技术,更好地讲解学生所需合唱的歌曲。这样,一方面,可以使得学生了解诸多文化,提升其文化理解素养;另一方面,也可以助力学生加深对歌曲的理解,使其产生良好的情感,更好地展开合唱训练。例如,在引导学生展开合唱前,教师可以聚焦学生所合唱的内容,展开相关教学。根据所合唱的歌曲的创作者的背景经历、创作这音乐的意图、所表达的中心思想等诸多内容,帮助学生更好地了解所合唱的音乐,教师也可以将学生分成几个学习小组,指导他们以小组的形式,灵活应用书籍、互联网等诸多资源,自主探索与之相关的文化内容。这样的教学形式,可以帮助学生了解到诸多合唱内容,以此培养他们的文化理解素养。
二、强调表达,培养审美感知素养
我们需要具备发现美、感知美的眼睛,唯有如此,才可以在美的影响下,获得良好的感受。审美感知素养主要是要求学生感知不同的文化内涵,能够欣赏和了解音乐。小学音乐教师在展开合唱教学的时候,可以引导学生多多进行表达,使其借力表达的形式,逐渐地形成良好的审美感知素养。
如,在引导学生合唱《爱我中华》这首音乐的时候,笔者便会向其布置表达任务,以此培养他们的审美感知素养。在教学的过程中,笔者会展示出这首音乐,引导学生闭眼聆听,助力他们感受这首音乐的基本节奏以及所展现的情感。在展示完音乐后,便会指导学生积极表达自己对这首音乐的感受。这样,学生便会在笔者的引导下,畅所欲言,谈一谈自己的真实想法,对音乐中所展现的美进行详细地鉴赏。这样的教学方式,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融入到审美学习情境之中,使其能够在该情境之中,做好审美鉴赏。根据学生所展现的内容,教师可以做好补充教育,助力其在该教育形式的指导下,加深对该音乐内容的认识,拔高其审美素养。这样,笔者便会顺利达到教学的目的。
三、以动听乐,培养艺术表现素养
对学生而言,知识学习的最终目的,就是能够将所学习的知识更好地表现出来,唯有如此,才可以充分地发挥知识的作用,才可以提高自己的知识应用能力。艺术表现素养是可以将美更好地表现出来的一种素养,该素养能够引导学生更好地表现自己的能力,将自己所形成的对艺术的感受,更好地表现出来,更好地呈现出自己的知识理解情况。艺术表现素养要求学生要会“动”,需要他们借助听的形式,利用身体的律动,融入到音乐之中。对学生而言,良好的艺术表现素养,可以充分地展现出他们的真实学习能力,拔高他们的学习水平。小学音乐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可以采用以动听乐的方式,积极展开合唱教学,培养学生的艺术表现素养,使其能够将音乐以更为直观的形式呈现出来。
如,在学生进行合唱前,教师可以借助以动听乐的方式,引导学生详细地展开知识的学习,使其做好音乐鉴赏。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可以播放音乐,让学生跟着音乐的节奏进行律动。这样,学生便会根据自己的想法,自由地展开身体律动,在律动的过程中,抓好音乐节拍,感知音乐,将音乐以动作的形式表现出来。这样的知识学习形式生动且有趣,学生对此比较感兴趣,会积极探索,跟随着音乐,积极舞动。当然,在学生进行合唱的过程中,教师也可以做好科学的安排,根据一起合唱的内容和单个学生合唱的内容,安排学生的动作,使其能够将唱与跳结合在一起。
综上,知识的教学不仅要关注基础的教学内容,还需要聚焦素养的培育,唯有如此,才可以将学生培养成可全面发展的综合性人才。作为教师,需要充分地关注到学生的真实发展诉求,并根据他们的真实发展诉求,科学安排教学策略,将该教学策略应用起来,保证课堂教学的质量。本文聚焦学生的真实发展诉求,聚焦核心素养这一主要教学目的,从注重讲解、强调表达以及以动听乐这三个教学策略出发,对小学音乐合唱教学进行了一定的探讨。以上教学内容,可以更好地培养学生的文化理解素养、审美感知素养以及艺术表现素养,以此推动学生实现综合性发展。
参考文献:
[1]王明玉. 指向核心素养的小学合唱教学策略探究[C]//.2021现代教育改革与创新研究成果交流研讨会论文集.[出版者不详],2021:235-236.
[2]时爽.小学音乐课堂合唱教学有效性方法探析[J].智力,2020(35):29-30.
此系大田县2022年基础教育教学研究立项课题《基于核心素养的小学音乐合唱教学实践研究》TKTX-22025的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