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初中数学课堂动态生成式概念教学的实施策略
费兴建
四川省丹棱县教研室
摘要:随着时代的不断进步,教育事业也在紧跟着时代的步伐前进,数学这门学科也在初中的教育当中所受到的重视程度越来越大。因此,在初中数学的教学课堂上教师不再是单一地对学生进行教授数学知识,而是通过在初中数学课堂上实施动态生成式概念教学的方式,来提升学生数学思维能力和数学理论应用能力。
关键词:初中数学;动态生成式概念教学;教学方式
数学是学校教学中的一门重要的学科,也是培养学生全方面发展的重要知识内容。在初中这一时期的学生,正是自身各项能力不断发展和完善的阶段。因此,教师为了让学生在数学课堂上更加高效地学习掌握数学知识,就可以在初中数学的课堂上使用动态生成式概念教学的方式,以此来将枯燥抽象的数学知识更加生动直观的教授给学生,同时,也可以让教师构建更加高效的初中数学课堂。
一、论初中数学课堂动态生成式概念教学的实施的意义
在现今的教育事业发展下,想要有效地提升学生的数学素养,教师就要依照数学教学的课程标准,积极的转变自己以往的教学方式,使用动态生成式概念教学,以此来引导学生不断地拓展自身的数学思维能力,动态生成式教学是让教师根据学生在初中数学课堂上进行情景设计、进行交流互动、在动态中完成教学目标。对比以往传统的教师根据所要教授的内容进行备课,然后机械地进行讲课的教学方式,动态生成式教学更可以让学生集中注意力于数学课堂之中,让学生得以充分吸收并掌握教师讲解的各种数学知识,以此来提高学生对数学知识的探索欲望,也为学生学习数学知识打开了一道墙壁。
二、论初中数学课堂动态生成式概念教学的实施的策略
(一)注重课堂弹性,设计弹性空间
教师在上课前对所要教授的内容进行备课,是课堂教学的前提和基础,这对于课堂中的教学效率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但是由于学生之间在数学课堂上所能掌握的数学知识存在的差异性和所使用的数学教材的开放性,使得教师制作的备课内容不能很好将全部学生都包含上,同时,在以往的初中数学教学中教师就是根据自身制作的备课内容来进行教学,很少会根据实际情况做出改变。因此,在动态生成式教学中教师就要注重课堂教学中的弹性空间,以此来对每一位学生进行多样化的教学[1]。
教师在教授《正数和负数》这一章节的时候,教师首先要明确这个章节的教学目标是要让学生理解到正数和负数是在日常生活中出现的,并学会分辨一个数到底是正数还是负数和学会利用正负数表示相对的量。因此,教师在这个章节的教学课堂中进行弹性空间设计,由于这个章节的内容涉及有理数,在学生对正数和负数的数学知识有了一定的了解之后,教师就可以基于此来设计相应的教学情景,让学生进行思考和回答,教师可以对学生进行提问:有理数既然包括正整数和负整数,那么0和分数是不是也属于有理数?在教师的引导下让学生与学生进行合作交流对教师提出的问题进行思考,从而对有理数的数学知识有了一定的了解。通过这种在课堂上设计弹性空间的方式,可以很好地吸引学生的兴趣,使得学生可以主动地参与到课堂中的教学中来。
(二)结合教材设计情景,促进课堂动态生成
数学具有较强的逻辑性,教师一定要对所使用的初中数学教材进行深入的分析,教师在设计教学目标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设计出符合学生认知水平的教学内容,这样才能让动态生成式概念教学更好地融入到初中的数学课堂中,通过这样的方式不仅能够让学生充分掌握所学的知识,还能够提升学生的认知能力和学生数学思维的培养[2]。
教师在教授《生活中的立体图形》这一章节时,这节课主要是培养学生通过识别实际生活中的立体图形,以此来培养学生的立体空间感,将物品形状的初步认知升级成直观数学图形知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对学生分发几何体的模型,并让学生从几个不同的角度进行观察,通过这样的方式不仅能够让学生对课堂要讲解的知识有个大概的了解,还能够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随后,教师就可以让学生观看了解数学教材上的图片,并针对教材上的图片提出问题让学生进行思考和回答,教师提出问题:从金字塔的正上方看,金字塔塔是什么形状的?以及在金字塔的正上方加入一个圆柱体,那么从上往下看金字塔是什么形状的?然后教师将学生分成几个小组并让学生进行合作探究,在探究过程中教师要注意小组之前的分工合作,并在旁指点。在小组探究结束后学生说出自己的答案从塔的正上方看是一个三角形并且中心还有一个尖端;在加入一个圆柱体之后,就会看到一个圆形在三角形的里面。教师通过结合数学教材设计情景构建动态生成概念教学课堂的方式,可以构建一个较为轻松、开发的课堂氛围,能够让学生更容易地理解所学的知识。
(三)借助辅助工具,引导学生自学
在以往传统的数学课堂上,教师一般使用填鸭式的教学方法,教师怎么教,学生就怎么做,在这种教学模式下,学生一直是被动地进行学习,从而使得数学思维也没办法提升。教师要改变这种情况就可以在动态生成式概念教学中利用微课进行辅助,让学生进行自主探究性学习,以此来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3]。
教师在教授《三角形》这一章节的时候,师要明确这节课的教学目标是要让学生学习掌握认识三角形、了解三角形的内角和与外角和以及理解三角形的三条边的关系。教师可以利用微课,来向学生展示关于这些数学知识的课件,以此来引发学生思考这几个数学知识之间所存在的联系,在学生对三角形相关的知识有了一定的理解掌握之后,教师就可以利用微课来对学生出示问题:已知一个三角形中的两个角分别是30度和50度,那么将剩下的那个角是多少度度?这时,有学生立马举手回答到分开后是100度,因为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度,180度减去已知的两个角的度数之和就可以知道第三个角是多少度的。然教师通过在初中阶段的数学课堂上使用辅助工具进行动态生成式概念的教学,可以很好地吸引到学生的兴趣的参与度,使得学生可以在课堂上积极主动地进行学习。
三、结束语
总的说来,初中的数学课堂教学的效率是受很多的因素影响的,教师通过在初中的数学课堂上使用动态生成式概念教学可以很好地发挥教师在课堂上的主导作用,同时也不断地积极创新、设计得更多的数学教案,从而更好地与学生进行互动和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性。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