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建筑测量专业“课证岗赛”融合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
程景忠 边航天 张贝贝
四川水利水电技师学院 四川省广元市 628003
摘要:课证岗赛融合是职业院校专业课程建设与教学改革的重要模式。本文以工建筑测量专业课程建设与教学为例,围绕学生职业发展能力和专业技能培养,注重融合“工程测量员”岗位能力、考证能力及技能竞赛能力”要求,建构专业课程体系,开发项目化实践教学资源,开展技能竞赛式项目教学,全面提升人才培养质量。
关键词:课证岗赛融合;建筑测量专业;专业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
课证岗赛融合,旨在将学生未来工作岗位、职业资格证书以及专业技能竞赛要求有机结合,强调“课程教学改革、专业领域的职业资格考证能力、专业岗位需求技能、技能竞赛要求”的相互渗透,使课程内容能够精确匹配学生未来岗位职业能力的要求。
四川水利水电技师学院在建筑测量专业课程建设与教学改革中,深度开展校企合作,解析岗位能力,引入工程测量员国家职业考证标准,紧密对接工程测量竞赛项目,推动建筑测量专业课程建设与教学改革。
一、基于岗位能力需求 谋划“岗课”融合
所谓的岗课融合,即将学科课程转化为工作过程课程,这一转变的首要步骤便是课程体系的重构。
1.聚焦岗位能力要求,精准对接课程目标
通过调研多家建筑企业和测绘行业,我们理清了建筑测量专业毕业生职业领域、工作岗位任务和能力要求,在此基础上,通过对工作岗位能力的深入分析,典型工作任务的剖析,学习领域描述,教学项目设计,课程实施与评价等环节,实现了从行动领域到学习领域的转换,依据职业教育教学的规律,我们将学习领域分解设计成相对独立的学习情境,并以工作任务为载体设计学习任务,制定具体的课程内容、教学模式、考核评价方法,从而使课程目标精准对接岗位能力需求。
2.整合课程内容,重构课程体系
课程内容作为承载课程目标的基石,以岗位能力需求为导向进行设计。在建筑测量专业岗位职业能力分析的基础上,我们提炼出典型的工作任务,构建出一个既融汇岗位工作要求与行业标准,又兼顾学生职业生涯发展的课程体系,见表1。
表1 建筑工程测量课程体系整合成果表
项目内容 |
教学目标 |
思政、规范融入 |
教学资源 |
教学方法 |
评价 |
学习任务1 测设(或复核)高程控制网 |
会布设高程控制点和水准路线;理解三、四等水准测量的观测程序和计算要求;会进行测量前的准备工作;熟练使用水准仪进行三四等水准测量。 |
熟悉职业规范,了解行业标准。用珠峰测量事迹鼓舞学生不畏艰难、勇攀高峰,树立正确的劳动观、职业观。 融入技能等级证书考试内容;引入国赛评价标准。 |
教材、项目教学任务设计、教学课件、学生工作页,水准仪、水准尺、三脚架、尺垫、记录表、计算器。 |
教学方法: 技能竞赛式项目教学法
总体要求: 1.学习目标明确 2.策略措施严谨 3.实施计划详细 4.总结评价科学 |
评价标准:融入职业技能等级认定标准,引入大赛评分标准。 评价方式: 多维多元评价 |
学习任务2 测设(或复核)平面控制网 |
会布设平面控制点和导线;了解导线外业观测步骤记录计算方法;熟悉一、二、三级导线测量的技术要求;会进行测量前的准备工作、能使用全站仪进行一、二、三级导线测量。
|
熟悉职业规范,了解行业标准。用北斗精神激励学生追求卓越,培养精益求精工匠精神、实事求是的测绘态度和爱国情怀。使用技术设备过程中开展科技强国教育。 融入技能等级证书考试内容;引入国赛评价标准。 |
教材、项目教学任务设计、教学课件、学生工作页,全站仪、基座棱镜觇牌、三脚架、记录表、计算器。
|
||
学习任务3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学习任务16 |
… |
… |
… |
… |
… |
二、聚焦技能大赛项目,深化“课赛”融合
“课赛”融合,意在将各种技竞赛项目巧妙嵌入课程教学之中,通过精心设计课程教学内容和实训项目,以竞赛为动力,以竞赛内容为项目驱动,全面提升学生专业应用能力。
为进一步深化“课赛”融合,我们构建了校赛、市赛、行业协会竞赛(全国水利职教协会)、省赛、国赛五级体系,规划竞赛项目,引赛入课。我们开发技能竞赛项目、拟定竞赛方案、制定竞赛大纲,并编写竞赛理论题库,以确保教学与竞赛的无缝衔接。竞赛项目与学习任务对接情况见表2。
表2 建筑测量技能竞赛项目与学习任务对接表
技能竞赛项目 |
项目管理属性 |
对接学习任务 |
对接年级 |
四等水准测量 |
国赛、省赛、市赛、行业竞赛 |
学习任务1 |
二年级 |
一级导线测量 |
国赛、省赛、市赛 |
学习任务2 |
二年级 |
三级导线测量 |
全国水利职教协会竞赛 |
学习任务2 |
二年级 |
1:500大比例尺测图 |
全国水利职教协会竞赛 |
学习任务4 |
二年级 |
建筑物定位与放样 |
全国水利职教协会竞赛 |
学习任务9 |
三年级 |
两次仪器高法测高程 |
校赛 |
学习任务7 |
一年级 |
双面尺法测高程 |
校赛 |
学习任务1 |
一年级 |
水平线测设 |
校赛 |
学习任务7 |
一年级 |
测回法观测水平角 |
校赛 |
学习任务2 |
一年级 |
视距测量 |
校赛 |
学习任务1 |
一年级 |
地物地形点的采集 |
校赛 |
学习任务4 |
二年级 |
地形图成图 |
校赛 |
学习任务4 |
二年级 |
地形图上确定点的高程、坐标 |
校赛 |
学习任务6 |
二年级 |
场地平整测量 |
校赛 |
学习任务3 |
三年级 |
方格网法计算土方 |
校赛 |
学习任务3 |
三年级 |
三、 融入证书标准 强化“课证”融合
“课证”融合,即在国家推行的“1+X”证书制度框架下,依照职业资格证书技能等级考核内容要求,进行科学合理的课程设计,通过课程的整合与重构,将技能等级证书的知识点融入其中,使职业资格证书考试内容与日常教学内容无缝对接,确保学生在掌握课程知识的同时,获得职业资格所需的能力和技能,实现教学与企业、行业的岗位需求紧密衔接,从而助力技能人才的培养。
为使培养内容与国家职业标准接轨,我们依据职业资格标准确定实验与实训教学内容,有效实现“课证”融合,在此过程中,我们深入研究了《工程测量员》国家职业标准(6-01-02-04),解析了中级工程测量员的技能要求,并将这些技能要求融入到教学任务中,使学生在学习中不断提升职业能力,达到职业标准的要求,见表3。
表3 工程测量员中级技能等级证技能要求与课程任务对接表
职业功能 |
工作内容 |
技能要求 |
对接学习任务 |
一、准备 |
(一)资料准备 |
1.能根据工程需要,收集、利用已有资料 2.能核对所收集资料的正确性及准确性 |
对接学习任务(1-16所有任务) |
(二)仪器准备 |
1.能按工程需要准备仪器设备 2.能对DJ2型光学经纬仪、DS3型水准仪进行常规检验与校正 |
对接学习任务(除任务6以外的所有任务) |
|
二、测量 |
(一)控制测量 |
1.能进行一、二、三级导线测量的选点、埋石、观测、记录 2.能进行三、四等精密水准测量的选点、埋石、观测、记录 |
对接学习任务1、2 |
(二)工程测量 |
1.能进行各类工程细部点的放样、定线、验测的观测、记录 2.能进行地下管线外业测量、记录 3.能进行变形测量的观测、记录 |
对接学习任务7、8、9、10、11、12、13、14、15、16 |
|
(三)地形测量 |
1.能进行一般地区大比例尺地形图测图 2.能进行纵横断面图测图 |
对接学习任务4、5、6 |
|
三、数据处理 |
(一)数据整理 |
1.能进行一、二、三级导线观测数据的检查与资料整理 2.能进行三、四等精密水准观测数据的检查与资料整理 |
对接学习任务1、2 |
(二)计算 |
1.能进行导线、水准测量的单结点平差计算与成果整理 2.能进行不同平面直角坐标系间的坐标换算 3.能进行放样数据、圆曲线元素的计算 |
对接学习任务1、2、7、8、9、10、11、12、13、14、15、16 |
|
四、仪器设备维护 |
仪器设备使用与维护 |
1.能进行DJ2、DJ6经纬仪、精密水准仪、精密水准尺的使用及日常维护 2.能进行光电测距仪的使用和日常维护 3.能进行温度计、气压计的使用与日常维护 4.能进行袖珍计算机的使用和日常维护 |
对接学习任务(除任务6以外的所有任务) |
四、课程教学改革成效
通过课证岗赛融合的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我校建筑测量专业人才培养质量得到了较大提高。两年来,共12名学生在省赛、国赛中荣获二等奖和三等奖。2024年四级工程测量员国家职业技能等级认证通过率达90.7%,比2023年提升20.2%,毕业生初次就业率达96% ,从而实现教学质量和竞赛成绩双丰收,学生岗位能力和职业资格考试能力显著提高,用人单位满意度高。
[参考文献]
[1]潘骁宇。“岗课赛证”四位一体的工程造价专业课程体系优化研究——以浙江交通职业技术学院为例[J].现代职业教育.2021 (49):96-98.
[2]程瑞芳,宁亚锋,郭兴峰。深化“岗课赛证”融合,创新产学研协同发展模式——以建筑工程施工技术专业为例[J].大众标准化, 2021 (20) :122-124.
[3]曾天山,陈域,苏敏。以高水平赛事促进“岗课赛证”综合育人一基于2021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分析[J].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2021 (29) :5-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