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政治教学中如何激发学生的兴趣
邓文曦
四川省简阳中学
摘要:在高中政治教学的开展过程中,对学生学习兴趣进行激发和培养是极有必要的环节之一。高中政治教师应对传统教学模式进行转变,在面对日常教学过程中各种负面因素的时候,加强对科学有效教学措施的英语,实现对学生学习兴趣的提升,促进其学习自主性的发挥,最终使高中政治教学效率得到提高。本文阐述了高中政治课堂的特点,随后对现阶段高中政治教学问题进行分析,最后对激发学生兴趣的教学措施进行探究。
关键词:高中阶段;政治教学;兴趣激发
引言:对于大部分的高中生来说,政治这一学科的知识结构较为复杂,其较为抽象且需要记忆的知识较多,从而使其在学习过程中容易产生厌倦心理,同时也难以对相关知识进行理解与掌握,如此一来,学生在政治学习过程中所具备的积极主动性不高,高中政治教学目标则因此难以达成。针对这一问题,高中政治教师应基于对学生兴趣的培养,对更多样有效的教学措施进行采取,进而为高中政治教学的顺利高效开展奠定基础。
一、高中政治课堂的特点阐述
(一)抽象性以及时代性较强
在新课改背景下,高中政治教学内容社会性、时代性以及法制性都得到了增加,加入了许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内容。此外,政治课程内容一般都是对政治层面社会生活的反映,进而使其所具备的抽象性较强,这样一来,对学生学习感悟能力、品德品质、文化素质修养等的要求更高。
(二)结构复杂且记忆量大
高中思想政治课程各部分知识点间的联系性较弱,学生在教学中容易难以将知识内容进行紧密地联系,进而对知识产生陌生的感觉,教师的教学难度在无形之中增加了。新课改高中政治课程的知识结构与先前的相比复杂性更高,且记忆量大,因此,学生所具备的学科知识、专业能力以及综合素质等面临着新的挑战。
二、高中政治教学存在的问题分析
(一)教学模式和内容方面
高中政治教学中普遍存在的一个问题即采取的教学模式相对落后,教学内容生动性不足,从而对学生学习兴趣产生影响。在实际教学中,部分政治教师依然对以往传统的教学方法进行沿用,并未对时代发展潮流以及当前学生心理和需求进行有效结合,从而难以在课堂教学中对学生的注意力进行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无法被有效激发出来,使其学习质量得不到进一步的提升。此外,在实际课堂教学的过程中,很多教师对书本上的知识进行生搬硬套,缺乏创新性,造成教学内容的枯燥无聊,导致学生在听课过程中注意力分散,学习效果不佳。
(二)教学氛围方面
新课程改革对学生的教学主体地位进行明确,因此,教师应对自身教学观念和教学方式进行转变,实现良好教学氛围的营造,促进学生对政治知识更好地学习和掌握。但在实际教学中,部分政治教师所具备的教学观念不够先进,对将学生当作学习主体这一理念的落实不够,师生有效沟通与交流往往不足,教师对学生学习以及心理状况的了解不够充分,因此,难以为其政治知识的学习提供帮助和引导,学生参与到政治知识自主学习的积极度也不高。与此同时,政治课堂的教学氛围对学生而言不够融洽和良好,使其学习效率和学习质量难以得到提升。
三、高中政治教学中对学生兴趣进行激发的策略探究
(一)对和谐课堂氛围进行营造
政治学科知识中包含了很多枯燥难懂的政治概念,高中阶段的学生理解能力发展并未完全成熟,在对其进行学习时存在一些困难。这时,高中政治教师应对宽松和谐的课堂氛围进行营造,让学生学习兴趣被有效激发出来,同时获得学习探索的自信心。
以“探索世界和把握规律”相关内容教学为例,“物质决定意识”往往让学生难以理解,教师则可以通过举例,将这一知识点形象化,如让学生对以下问题进行思考:你是先感觉到饿随后觉得肚子空了,还是肚子空了之后才感觉到饿呢?学生对这一问题的兴趣极强,基于此会进行激烈的讨论,最终确定是肚子空了才感觉到饿。随后引入相关知识点,肚子空属于物质范畴,而感觉饿属于意识范畴,即物质决定意识。如此一来,学生在良好学习氛围中能实现学习兴趣和效率的有效提升。
(二)对多媒体技术进行运用
多媒体教学模式逐渐走进了高中课堂,并被学生和教师所认可。其能将枯燥无聊的政治知识变得生动形象,且极具趣味性,学生在学习政治知识时不再感到索然无味,而是富有兴趣。
以“文化的民族性和多样性”的教学为例,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进行视频剪辑和播放,如对中国武术、日本相扑、韩国跆拳道等内容进行包含,随后播放中国故宫、法国埃菲尔铁塔、美国自由女神像等。尽管视频的时间不长,但能对学生注意力进行吸引,促进其兴趣的提升,学生通过多媒体视频从运动、建筑等方面对丰富多彩的世界文化进行了了解,其学习的积极性得到提升,从而促进学习效率和质量的提高。
(三)对生活案例进行融入
政治知识看起来好像较为空泛,但其本质却与现实生活有着紧密的联系,学生在对其进行学习时,能够获得生活启示并对自身生活智慧进行丰富。基于此,高中政治教师可以在教学中对生活案例进行结合,让学生产生思想上的共鸣,同时促进其学习兴趣的提升。
例如,教师在教学“继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一课的时候,可以提前对当地乡土文化传承以及创新发展的生活资料进行搜集和整理。随后可以在课堂的导入阶段,对我国传统节日文化相关的视频进行播放,唤起学生对传统节日文化的相关记忆,以此为其文化认同感的培养奠定基础,从而对我国传统文化进行传承。随后,教师则可以进行教学主题的引出,运用之前搜集的生活案例资料让学生对我国源远流长的传统文化进行思考,如传承传统文化的价值与方法等,促进学生探索兴趣的提升。
(四)对时政要点进行结合
高中阶段的学生对时政热点也具有一定兴趣,在实际教学中,政治教师可以把最近的时政热点新闻融入课堂,让学生基于自身所学的政治知识进行新闻现象的思考和分析,一方面促进其知识运用能力的提升,另一方面还能实现注意力的有效吸引,对其学习兴趣进行激发,最终促进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
以“政体与国体”相关知识的教学为例,教师可以结合每年召开的两会向学生进行提问,如“我国为什么要召开两会?你知道两会形式是怎样的吗?”让学生在思考过程中,促进对国家政体与国体的学习和理解。在学生基本理解的基础上,政治教师还可以进行其他国家政体与国体的拓展讲解,实现对学生视野的开阔,同时对其学习兴趣进行激发和调动,使其学习效率得到提升。
结束语:总的来说,在新的教育背景之下,为了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综合素养的提升,高中政治教师应对先进教学方式进行学习,对学生学习兴趣进行激发,促进教学有效性的提升。在实际教学过程中,高中政治教师应促进教学形式的丰富多彩,使传统教学的枯燥和乏味得到本质上的转变,学生学习兴趣和积极性被有效激发,促使其学习效率的进一步提升,高中政治教学面貌也会因此变得焕然一新。
参考文献:
[1]于晓东.高中政治提升学习兴趣的方式[J].中学政史地(高中文综),2022(10):79-80.
[2]朱海洋.高中政治教学如何激发学生的兴趣[J].试题与研究,2021(35):187-188.
[3]焦晓华.高中政治教学中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方法与研究[J].家长,2020(15):90+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