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视域下初中语文大单元教学策略研究
田京凡
重庆市丰都县许明寺镇初级中学校 408314
摘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初中语文教学已经从传统的知识传授向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转变。核心素养包括语言建构与运用、思维发展与提升、审美鉴赏与创造、文化传承与理解、以及自主学习与发展等方面,对于学生的未来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大单元教学策略是一种以核心素养为导向的教学方法,它强调整体性、系统性和综合性,能够有效地提高教学质量和学生的学习效果。本文旨在探讨核心素养视域下初中语文大单元教学策略的研究,以期为初中语文教学提供有益的参考。
关键词:核心素养;初中语文;大单元教学;教学策略
一、大单元教学理论
大单元教学是以课程标准和教学规范为依据,以学习者的认知发展规律为导向,通过对自然单元内的教学内容进行拓展延伸、增补删减和调整,进行深度剖析、融合和重构,形成一个更具主题性和整体性的教学单元。这种教学方式旨在营造一个真实且富有挑战性的学习情境,以任务驱动学生学习,紧密围绕学习目标、学习内容,并嵌入学习评价,从而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实践和反思,促进其全面发展。
大单元教学实现了从语文知识点散态分布到大单元整体教学的转变,摒弃传统教学模式,这种教学方式更强调深度学习的实践。它将语文知识点看作一个整体,注重知识的系统性和完整性,同时关注学生素养的培养。这种教学方式有助于提高教学效率,改变教学中知识不系统、内容杂糅重复无重点、目标笼统泛化等教学现象。特别是在核心素养语境下,大单元教学实现了教学目标从关注知识向关注素养能力的转变。它打破了知识学习与个体经验相割离的状态,将语文学科知识点碎片化的教学现象转变为以素养能力为导向的整体性教学。这种教学方式推动了学生的全面发展,优化了教学效果。
二、核心素养视域下初中语文大单元教学策略
(一)以核心素养为导向,提炼大单元教学主题
大单元教学是一种创新的教学形态,它以人教版教材为基础,整合学科核心素养,将教材内容重新构造并赋予新的意义。大单元教学不仅关注知识的传授,更注重学习方法的掌握,以实现学生对知识的深度理解和自我构建。因此,我们要从学科核心素养的角度,来挖掘大单元教学的核心主题,统领整个大单元的教学过程。
提炼大单元教学主题是开展大单元教学的关键步骤之一。主题在大单元教学中起到核心和引领的作用,因此它的选择必须与学科核心素养紧密相连。下面以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第一单元为例,该单元主题丰富多样,包括邓稼先的奉献精神和科学精神,闻一多先生的学术精神和革命精神,以及鲁迅先生的自律和他律等战斗精神等等。首先,我们可以从本单元的课文中寻找一个共同的主题——“人物丰碑”。这个主题不仅涵盖了本单元所有课文的核心精神,也与学科核心素养中的人文底蕴相契合。同时,“人物丰碑”这个主题也能够统领本单元的所有教学内容,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感受这些伟大人物的精神风貌,进而培养学生的优秀品质和素养。此外,我们也可以根据调整后的学习任务和整合的教学内容,将主题重新提炼。比如,“探寻人物传奇,传承榜样力量”,或者“感受丰碑人物,铭记英雄”,或者“走进伟人世界,体验人生意义”,这些都是很好的选择。这些主题都指向了本单元的教学目标,也突显了人文主题的重要性。需要注意的是,不同的主题需要教师创设不同的情境任务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这样能够更好地展开大单元教学。
(二)通过任务驱动,实现自我学习和构建
自我学习和构建是初中语文大单元教学的重要目标之一。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教师可以运用任务教学法来提高教学效果。任务教学法是一种以完成任务为手段,通过引导学生完成任务来达到学习目标的教学方法。它可以帮助学生通过任务的完成实现自我学习和构建,实现知识迁移和应用,掌握鉴赏技巧,提高审美素养,促进核心素养的发展。
以人教版初中语文八年级下册第五单元为例,这一单元由《壶口瀑布》《在长江源头各拉丹冬》《登勃朗峰》《一滴水经过丽江》等四个文本组成。这类文章多是游记,教师可以从游记的特征来进行任务的设计。首先,教师可以设计阅读任务,让学生带着问题去阅读不同的课文。这些问题可以包括作者对名胜景观蕴含了怎样的情怀、表达的情感、游记中的写作技巧等。透过阅读任务,让学生了解自然风光与人文胜迹,进而在任务的驱使下,达到自我学习与建构的目的。在此基础上,教师可以设计鉴赏任务,引导学生找出自己喜欢的描写山水风光的语句并对其进行鉴赏。学生可以通过把握作者的游踪、论述角度、写作方法等方面来进行鉴赏。这些任务可以使学生进一步了解作者的抒情手法,得到较好的情感体验,感受语言的美感。最后,在单元主题的积累与写作过程中,教师可以更好地指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和建构,能够为学生提供表达自己阅读感受的机会,进而提高自己的语言表述能力,促进其审美素养的发展,最终达到自我学习和构建的目标。
(三)借助合作实践,涵养文化传承情怀
在核心素养的视角下,语文大单元教学不仅注重知识的传授,更重视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特别是文化传承与理解素养的培养。通过合作实践,教师可以帮助学生深度感知中华传统文化的内在魅力,激发他们的文化自信,从而自觉承担起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文化的责任。
以人教版初中语文九年级上册第六单元为例,这个单元涵盖了《智取生辰纲》、《范进中举》、《三顾茅庐》和《刘姥姥进大观园》四篇经典名著,为合作实践提供了契机。教师可以通过教材中的注释、插图等材料引导学生展开合作实践。首先,教师需要对学生进行科学分组,让他们分别阅读不同的课文。然后,为他们提供与这些课文相关的名著篇目,如《桃园三结义》、《儒林外史》、《三国演义》和《红楼梦》等。这些经典名著能够充分激发学生的合作实践兴趣,有助于他们树立文化自信并培养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意识。在此基础上,教师还需设计总结类实践任务。要求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在规定时间内总结所读课文的主旨,分析单元主题,并表达对文化传承的见解。这个步骤旨在激发学生的大单元合作实践积极性,促使他们通过合作讨论进行全方位的总结与深度思考,形成独特的单元学习认知。最后,教师需要把握时机,对学生的回答进行肯定和表扬,以增强他们的自信心和积极性。通过深入探讨名著《水浒传》、《儒林外史》、《三国演义》和《红楼梦》,引导学生感受到中华文化的深邃和博大精深,同时培养他们的文化传承和理解素养。这种教学方式将有助于学生在团队协作中汲取灵感,形成对传统文化的独特见解,从而提升自身核心素养。
参考文献:
[1] 李英杰. 基于核心素养的初中语文大单元教学策略[J]. 天津教育, 2022, (6):159-161.
[2]刘志远. 指向核心素养的初中语文大单元教学策略探究[J]. 考试周刊, 2023, (26):56-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