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体育游戏化教学路径探究

摘要 【摘要】摘要:小学生正处于身心发展的关键时期,以游戏的方式可以快速地激发学生的参与兴趣,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接管”体育课堂,从而有效地提高体育锻炼效率。同时在游戏中,学生也可以更容易接受教师传递的知识,实现自身的全面成长。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多让学生进行尝试,通过多样化的教学内容,让学生在体育锻炼中感受到乐趣,从而培养学生的能力。
DOI
作者张合勇
出处《教学与研究》2023年第3期
出版日期2023-06-12(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 文章正文

小学体育游戏化教学路径探究

张合勇

济南市钢城区友谊路小学

摘要:小学生正处于身心发展的关键时期,以游戏的方式可以快速地激发学生的参与兴趣,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接管”体育课堂,从而有效地提高体育锻炼效率。同时在游戏中,学生也可以更容易接受教师传递的知识,实现自身的全面成长。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多让学生进行尝试,通过多样化的教学内容,让学生在体育锻炼中感受到乐趣,从而培养学生的能力。
  关键词:游戏;小学体育;教学运用
  近年来,我国小学体育教育质量有了较大的提升和改善,进一步满足了学生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发展需求。小学生天性活泼,对外界事物抱有强烈的好奇心与新鲜感。故而,将体育游戏贯穿到体育课堂中,既符合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也能从根本上改变原本枯燥乏味的教学氛围。因此,小学体育教师应从思想上认识到体育游戏的教育作用和价值,加强体育游戏与课程内容的有机融合,有效提升体育教学的质量,实现寓教于乐的目的。
1、探索多样化的游戏教学
  活动性是体育游戏最本质的特征,不同类别的不同游戏对学生能力与技能的发展会产生不同效果。针对小学生在认知上以及身体发展上的突出特点,有针对性地采用比拼游戏模式、故事游戏模式、生活游戏模式会产生良好的教学效果,而体育教师要根据教学主题来进行适当应用。游戏的创编要根据学生的年龄、身体条件、性别等多种因素来具体确定活动的内容、适用场所、参与人数、游戏时长、游戏具体评比规则。小学阶段的学生都渴望被关注,非常富有竞争意识,教师要充分利用学生这一特性,开展游戏化体育教学活动。在游戏化教学过程中,为学生设计一系列的比拼,激发学生参与体育课堂的积极主动性。同时为了获胜,学生也会更加专注地投入课堂的学习,从而完成体育技能的掌握。在比拼的过程中,学生能够在每个小组中很快地找到自己的定位,参与到游戏中,有效提升课堂的有效性。在共同获胜目标的指引下,学生也能够更加团结、互帮互助,营造良好的体育课堂氛围。比如在“打沙包”的游戏中,教师就可以安排学生进行小组比拼,这样学生在胜负欲的驱动下,打沙包这项游戏才能更加激烈、精彩。参与游戏的学生分为攻方和守方,这样每个小组就会进行精心地排兵布阵,通过不断观察分析,找到打沙包的技巧,帮助自己的团队获得胜利。不能上场的学生也会化身啦啦队,为自己的小组加油助威,每个学生都能很好地参与到游戏当中。
2、创设放松类型游戏,增加体育游戏的乐趣
  为了实现教学目标,教师常常会设计教学主题,这与体育游戏的趣味性原则有些许差异。倘若目的性太强,学生的积极性就会被打压,若目的性太弱,又无法起到作用。因此,教师必须处理好游戏与教学之间的关系,使二者始终处于平衡状态,适当增加游戏的趣味性。例如,在排球课上,教师先发给每组一个气球,要求学生想办法让气球一直漂浮在空中。有的小组决定几人用手向上拍打气球,使其一直呈漂浮状态,也有的小组用力将气球吹到空中。通过趣味性游戏,很多学生对排球有了初步了解。又如,在开展体能训练活动中,教师偶尔会发现有部分学生经常“开小差”,此时,便可引入游戏调节沉闷的课堂氛围。如,不少学生都看过《奔跑吧,兄弟》这个节目,且该活动受到了很多年轻人的喜爱,其中的“撕名牌”堪称经典,教师可以将其引入到课堂中。将学生分为不同小组,分发名牌,有序指导其展开活动。另外,也可以通过“你画我猜”游戏,教师出示一个成语,第一个学生用肢体比画成语内容,依次传递给第五个学生。回答错误的学生要表演一个熟悉的体育动作。放松型游戏的优势就在于此,既符合学生的心理发展需求,又能保持学生对户外活动的热情。

3、课后的评论和反思
  体育课结束后,体育教师也必须评论这堂课的情况,根据不同的游戏类型和相应的规则,体育教师应该给出不同的解释和鼓励。有必要表扬一些认真参与并顺利完成游戏活动的学生,也要善于挖掘学生的亮点,挖掘和鼓励学生的同时,本次体育课结束后,要及时反思本次课的教学效果和不足之处,特别要注意体育课中体育游戏的教育要求是否得到满足。有效的评价可以让教师在教学汇总明确自身的方向,为之后的体育游戏教学提供有效的方向,提高教学效率。而同时,评价还可以让学生在体育游戏中更加的主动,对自己优秀的方式有清晰的了解和认识,促使学生的发展。例如,教师在体育游戏结束以后,可以随机抽取一些学生对本次的体育游戏学习的感受和效果提出自己的看法。先通过学生视角,对本堂课的游戏效果进行了解,然后教师再惊醒总结,对游戏开展过程中表现优异的学生进行鼓励,并且让其他的学生一起为他们鼓掌。针对一些参与性比较弱且体育基础差的学生,教师在评价的过程中可以多对该类学生给予建议,或是一些想法的延伸,让学生能够愿意参与到实践当中,通过实践对自身的不足进行完善。而对体育素质较好,并且参与热情高的学生,教师也需要让他们能发挥自身的带动作用,在体育游戏活动的可以以自己为核心,带动更多的学生参与到体育活动当中,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
  综上所述,在小学体育课堂教学中应用体育游戏的实施策略,需要教师从多角度出发,结合实际情况,认真分析、合理选择,综合考虑后才能真正发挥体育游戏在小学体育教学中的运用价值。同时也可以发挥主观能动性,让学生与教师根据体育教学的要求和目标,共同参与调整游戏活动的节奏或创编适应要求的“新游戏”,使师生的综合能力得到促进和发展。

参考文献:

[1]刘虎. 浅谈体育游戏在小学田径教学中的运用[J]. 田径,2023,(03):67-68.

[2]孙建峰. 小学田径教学中体育游戏的应用[J]. 田径,2022,(12):16-17.

[3]万喆,殷怀刚,李锦钰. “双减政策下体育游戏在小学体育课堂中的应用研究[J]. 体育科技,2022,43(05):120-122+125.

 

  •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