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晨间户外活动游戏化探究

摘要 【摘要】《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强调教师“在教育活动过程中应成为幼儿学习活动的支持者、合作者和引导者。”幼儿园晨间户外活动游戏化是促进幼儿身心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本文从环境设计、活动内容、指导策略三个维度探讨了推进游戏化的策略。营造游戏化环境要兼顾趣味性、功能性、安全性,为幼儿提供良好的游戏条件。丰富游戏内容要注重形式的多样性、内容的趣味性、目标的科学性,让幼儿在丰富的游戏体验中提升游戏品质。创新指导策略要尊重幼儿主体性,体现平等互动,灵活运用启发诱导,激发幼儿内在游戏动力。
DOI
作者李嘉峪
机构地区
出处《教学与研究》2024年20期
出版日期2024-11-19(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 文章正文

幼儿园晨间户外活动游戏化探究

 

李嘉峪

云南省普洱市景谷县第一幼儿园

 

摘要:《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强调教师“在教育活动过程中应成为幼儿学习活动的支持者、合作者和引导者。”幼儿园晨间户外活动游戏化是促进幼儿身心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本文从环境设计、活动内容、指导策略三个维度探讨了推进游戏化的策略。营造游戏化环境要兼顾趣味性、功能性、安全性,为幼儿提供良好的游戏条件。丰富游戏内容要注重形式的多样性、内容的趣味性、目标的科学性,让幼儿在丰富的游戏体验中提升游戏品质。创新指导策略要尊重幼儿主体性,体现平等互动,灵活运用启发诱导,激发幼儿内在游戏动力。

 

关键词:幼儿园;晨间户外活动;游戏化

 

一、优化幼儿园环境设计,营造游戏化晨间氛围

幼儿园晨间户外活动作为幼儿一天生活的开端,其环境设计的优劣直接影响到幼儿的游戏体验和活动效果。为营造游戏化的晨间氛围,幼儿园应从空间布局、材料投放、视觉呈现等方面优化环境设计,幼儿园要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和兴趣需要,合理规划和设计户外活动场地。在空间布局上,可划分出不同的游戏区域,如体能游戏区、创意游戏区、探索游戏区等,每个区域都有明确的主题和玩法,便于幼儿根据自己的喜好自主选择游戏。区域划分要为幼儿提供充足的游戏空间,同时要考虑到动静分离,避免互相干扰,提供丰富多样的游戏材料和玩具,以满足幼儿多方面的游戏需求。既要有形式各异的成品玩具,也要有可供幼儿操作和创造的半成品材料,如积木、沙池、绳索、轮胎等。材料投放要兼顾数量和质量,定期更换和补充,吸引幼儿持续探索。

环境布置要体现游戏化的特点,妙用色彩、图案等元素,营造欢乐有趣的游戏氛围。如在地面上绘制色彩鲜明的游戏地图,铺设形态各异的感官步道,在墙面上张贴富有童趣的游戏情境图,让幼儿仿佛置身于游戏的世界中。教师可利用音乐、灯光等渲染气氛,烘托晨间活动的欢乐氛围,幼儿园要高度重视户外环境的安全性,对场地和设施进行必要的安全检查与防护,消除安全隐患。地面要平整,没有尖锐物体;大型玩具要牢固,定期检修;攀爬架等设施要有必要的保护措施,并安排教师在旁指导,在安全的环境中幼儿才能全身心地投入游戏,户外环境还应具有一定的灵活性和可变性,能够跟随幼儿的游戏需求和节令时令进行及时调整。如在夏季可布置戏水区,在冬季可营造冰雪奇缘,让环境随着季节的更迭而呈现出新的面貌,不断给幼儿带来新鲜感和惊喜感,优化幼儿园环境设计是开展游戏化晨间活动的基础。

 

二、丰富幼儿园活动内容,提升户外游戏品质

户外游戏活动内容是影响幼儿参与度和游戏品质的关键因素。幼儿园要从幼儿的兴趣和需求出发,开发设计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的户外游戏活动,为幼儿提供高品质的游戏体验,教师应重视传统游戏的价值,继承和创新民间游戏、经典体育游戏,在游戏中培养幼儿的基本运动能力。跑步、跳绳、踢毽子、丢沙包等传统游戏简单有趣,易于开展,深受幼儿喜爱。教师可在传统游戏的基础上进行创新,融入想象力、协作性等元素,提高游戏的趣味性,调动幼儿的参与积极性,教师应支持和满足幼儿旺盛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提供丰富的探索性游戏。大自然是幼儿学习的源泉,教师可引导幼儿在户外观察昆虫的活动规律,采集植物标本,记录生长变化,在游戏中学习科学知识,培养科学探究能力。小小园艺师、小小动物学家等角色扮演游戏,能让幼儿在探索中获得扮演体验,群体性游戏是幼儿社会性发展的重要途径,教师应开展形式多样的群体游戏,如大型户外游戏、合作游戏、音乐律动游戏等,引导幼儿学会在游戏中交往、分享、合作、互助,提升人际交往能力。

游戏离不开挑战,教师应在游戏中适度设置一些任务和关卡,激发幼儿的挑战欲望,让其在不断尝试中体验挑战自我、超越自我的快乐。攀爬、跳跃等游戏可设置难度梯度,鼓励幼儿根据自己的能力选择,在游戏中建立自信。同伴之间可以互相鼓励,共同进步,游戏还应体现生活化特点,教师应引导幼儿将现实生活经验融入游戏情境中。如开展超市购物、医院就诊等生活化主题游戏,让幼儿在熟悉的情境中扮演不同角色,获得丰富的生活体验。幼儿还可和家长一起参与游戏,在亲子互动中感受家庭温暖,教师应注重游戏内容的更新换代,跟上幼儿的新需求,不断注入新的游戏元素,保持新鲜感和吸引力。可融入信息技术,利用多媒体工具丰富游戏呈现方式;可将游戏与艺术、数学等领域相结合;可顺应时代潮流,吸收流行的游戏理念,让幼儿在与时俱进的游戏中成长,丰富的游戏内容像一道道佳肴,满足幼儿的游戏胃口,调动幼儿游戏的积极性,在形式多样、趣味盎然的游戏中,幼儿能获得全面发展,收获快乐成长。

 

三、创新幼儿园指导策略,激发晨间活动兴趣

教师作为幼儿园晨间户外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其指导策略的得当与否直接影响到幼儿的游戏状态和活动效果为激发幼儿的游戏兴趣促进幼儿在活动中快乐成长,教师应立足幼儿身心发展规律创新指导策略提供契合幼儿需求的游戏支持和引导,教师应树立正确的游戏化教学理念充分认识游戏在幼儿成长中的独特价值。游戏不仅是幼儿的基本活动方式更是其学习和发展的重要途径。教师应克服传统的教学思维摒弃灌输式、说教式的指导方式转向支持、引导幼儿在游戏中主动学习、愉悦成长。教师应关注每个幼儿的游戏状态根据其能力水平和兴趣需求提供适宜的游戏指导,最大限度地调动幼儿的游戏积极性。

教师应给予幼儿充分的游戏自主权尊重幼儿游戏的选择性和能动性。晨间户外活动是幼儿自主游戏、自由探索的大好时光,教师应为幼儿提供开放、宽松的游戏环境让幼儿自主选择游戏内容、伙伴和区域。教师应学会放手相信幼儿有探索世界的能力允许幼儿在游戏中自己摸索、自己尝试在自主游戏中锻炼独立性和自控力,教师应学会利用多元化的指导策略为幼儿的游戏注入新鲜动力。教师可采用提问、讨论、点拨等方式引导幼儿思考游戏玩法想象游戏情节改进游戏规则在启发思维中提高游戏品质。适时为幼儿补充游戏背景知识开阔幼儿视野丰富游戏内涵。游戏中遇到矛盾冲突,教师应启发幼儿学会换位思考引导幼儿通过平等协商解决问题,学会游戏中的社会交往。

 

结论:幼儿园晨间户外活动的游戏化,旨在为幼儿提供丰富、有趣、适宜的游戏体验,促进幼儿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获得身心全面发展。环境创设、活动内容、指导策略是推进游戏化的三大要素,营造游戏化环境为晨间游戏奠定良好的外部条件,环境的趣味性、功能性、安全性要兼顾;丰富游戏内容是提升幼儿游戏品质的途径,游戏形式的多样性、内容的趣味性、目标的科学性要统一;创新指导策略能激发幼儿的内在游戏动力,教师应尊重幼儿的主体性,秉持平等互动的理念,运用启发诱导的方法,携手幼儿共同创造游戏。

 

参考文献

[1]惠德静吴晨.幼儿园晨间户外活动游戏化的实践与研究[C]//华教创新(北京)文化传媒有限公司中国环球文化出版社.2021现代教育改革与创新研究成果交流研讨会论文集.山东省济宁市微山县实验幼儿园;,2021:3.

[2]潘多宁.幼儿园晨间户外活动游戏化的实践研究[J].内蒙古教育2020,(02):14-15.

  •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