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策略探究

摘要 【摘要】随着课程改革的推进,初中道德与法治教育的重要性逐渐增强。本文探讨了如何在初中阶段有效地开展道德与法治教学,以增强学生的法治意识、道德认知和社会责任感。文章首先审视了当前初中道德与法治教育的现实状况和面临的挑战,随后从教学内容、方法、手段和评价四个维度,提出了具体的教学策略,并通过实例进行了深入分析。文章最后概括了这些策略的实施价值,并对道德与法治教育的未来趋势进行了预测。
DOI
作者冯欠欠
出处《教学与研究》2024年22期
出版日期2024-12-15(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 文章正文

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策略探究

冯欠欠

江苏省阜宁县明达初级中学

 

摘要:随着课程改革的推进,初中道德与法治教育的重要性逐渐增强。本文探讨了如何在初中阶段有效地开展道德与法治教学,以增强学生的法治意识、道德认知和社会责任感。文章首先审视了当前初中道德与法治教育的现实状况和面临的挑战,随后从教学内容、方法、手段和评价四个维度,提出了具体的教学策略,并通过实例进行了深入分析。文章最后概括了这些策略的实施价值,并对道德与法治教育的未来趋势进行了预测。

关键词: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教学策略;法治意识;道德认知

 

在学生形成正确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重要阶段,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扮演着关键角色,它不仅传授法律知识,还弘扬道德价值,塑造完整人格。但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如何让道德与法治课堂更加生动、贴近学生生活,从而提升教学成效,是每位教师必须面对的挑战。

1. 教学内容生活化

在中学的道德与法治课堂上,将课程内容与生活实际相结合,是一种效果显著的教学方法。教师通过把抽象的法律条文和道德理念与实际生活中的例子相融合,有助于学生更透彻地理解这些知识。这种方法的关键在于挖掘法律知识与日常生活的连接点,以点燃学生对课程的兴趣,提升他们的学习成效。为了达成课程内容与生活的融合,教师需精心挑选和设计与学生日常生活紧密相关的实例。比如,在教授诚信这一道德理念时,教师可以引入学生周围发生的诚信案例,例如某同学在日常互动中始终坚守诚信,赢得了同学们的敬重和信赖。通过引导学生对这些故事进行讨论和反思,教师能够帮助学生深入理解诚信在个人及社会生活中的价值。同时,教师还可以结合时下社会焦点和现实问题,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的法律和道德知识进行分析和决策。例如,在探讨网络暴力和欺凌问题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利用法律知识维护自己和他人的权益,同时培育他们的道德责任感和正义感。通过将教学内容与生活实际相结合,教师能够帮助学生构建法律知识与日常生活的桥梁,增强他们的学习热情和主动性。这种教学方法同样有助于学生实践能力的提升和问题解决能力的培养,为他们将来的社会生活和职业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2. 教学方法多样化

在中学的道德与法治课程中,运用多种教学手段对于提升学生的学习热情和成效极为关键。通常,传统教学手段偏重于填鸭式教育,这可能导致学生感到厌烦。相反,多元化的教学手段能够点燃学生的学习激情,让他们在参与和体验中学习。情境式教学是一种有效的教学手段。它通过构建具体情境,让学生置身于真实生活场景,帮助他们更深刻地理解并应用法律知识和道德理念。例如,在讲授法律知识时,教师可以创建一个模拟法庭的环境,让学生扮演法官、律师、原告和被告等角色,通过模拟的审判过程,让学生亲身体验法律程序的严格和公正。这种情境式教学不仅能够提升学生的法治意识,还能锻炼他们的批判性思维和口头表达技巧。角色扮演也是一种效果显著的教学手段。通过模拟不同的社会角色,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法律知识在现实生活中的运用。在角色扮演活动中,教师应引导学生深入探讨每个角色的行为动机和法律责任,从而增强他们的道德判断和社会责任感。小组讨论是另一种普遍采用的教学手段。通过分组讨论,学生围绕特定的法律或道德议题展开深入探讨,这能激发他们的思维和团队协作能力。在小组讨论中,教师应密切关注讨论的进展,并及时提供指导和反馈,确保讨论的正确性和有效性。多元化的教学手段不仅能够提升学生的学习热情和成效,还能促进他们的全面素质和能力的提升。然而,在运用这些教学手段时,教师需要注意以下几点:首先,确保所选教学手段与教学内容紧密相连;其次,充分考虑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兴趣所在;最后,注重教学过程中的引导和反馈机制,确保学生能真正从多元化的教学手段中获益。

3. 教学手段现代化

随着科技的持续进步,现代教育技术为道德和法治教育开辟了新的途径。教师借助信息技术和多媒体工具,能够拓展教学内容,提升课堂的趣味性和直观性,进而增进学生的学习成效。多媒体工具,包括图片、视频和音频等,有助于学生更直观地掌握抽象的法律和道德概念。举个例子,在讲授法律知识时,教师可以展示相关的法治教育视频,利用真实案例和生动的视觉效果,让学生更深入地理解法律条文在实际中的应用。这种直观的教学方法不仅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还能加强他们对知识点的记忆。除了多媒体工具,教师还可以通过网络平台进行远程教学和互动。通过创建班级微信群或QQ群等,教师能够及时分享学习资料和作业信息,与学生进行在线讨论和解答。这种现代教学方法突破了时间和空间的界限,使学生能够随时随地学习,增强了学习的灵活性和自主性。不过,在运用现代教学方法时,教师应留意几个要点:首先,确保所用的多媒体材料与教学主题紧密相连且富有教育价值;其次,要防止过分依赖多媒体而忽略传统教学方法;最后,要重视网络安全和学生隐私的保护。

综上所述,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教师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及教学评价等多个方面进行创新与实践。只有不断探索适合学生发展的教学策略,才能真正实现道德与法治课程的育人价值,培养出具备高尚道德情操和健全法治意识的优秀青少年。

参考文献:

[1]徐忠玉. 浅谈案例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的合理应用[J]. 学周刊, 2024, (33): 104-106.

[2]黄萍. 跨学科教学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中的应用浅析[J]. 试题与研究, 2024, (30): 165-167.

[3]董晓莹. 数字技术赋能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的三重逻辑——关心国家发展教学为例[J]. 青少年法治教育, 2024, (10): 39-41.

 

  •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