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改背景下高中化学生活化教学策略研究
龚纯春
福建省寿宁二中355501
摘要:在新课改的背景下,高中化学生活化教学成为提升教学质量和培养学生应用能力的重要途径。本文探讨了高中化学生活化教学的策略,包括引入生活实例以激发学习兴趣、创设生活情境以调动学习欲望,以及注重生活实验以深化知识理解。通过结合鲁科版高中化学教材中的具体内容和生活实例,本文阐述了如何将化学知识与现实生活相融合,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掌握化学知识,并认识到其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价值。这不仅有助于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还能培养其观察、分析和创新能力,从而实现“学以致用”的教育理念。
关键词:新课改;高中化学;生活化教学;策略
引言:在新课改的浪潮中,高中化学教学正经历着从传统知识灌输向生活化、实践化转型的重要阶段。这一转变旨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其在实际生活中应用化学知识的能力,从而真正实现“学以致用”的教育理念。本文将探讨如何在新课改背景下,通过引入生活实例、创设生活情境以及注重生活实验等策略,促进高中化学教学的生活化融合。
一、引入生活实例,激发学习兴趣
在新课改的背景下,高中化学教学更加注重知识的实际应用和与日常生活的紧密联系。为实现这一目标,教师有必要将生活化元素融入课堂教学,以此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其化学应用能力。通过引入日常生活中的化学现象和实例,教师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消化化学知识,同时使学生认识到化学知识在现实生活中的重要价值。
例如,在教学鲁科版必修第一册“第2章 元素与物质世界”中的“电解质的电离 离子反应”时,教师可以结合日常生活中的实例来引导学生深入理解。在讲解电解质电离和离子反应的相关知识后,教师可以引入微项目“科学使用含氯消毒剂”,通过探讨含氯消毒剂在实际应用中的化学原理,使学生更加直观地感受到化学知识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重要作用。教师可以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含氯消毒剂是如何发挥杀菌作用的吗?这其中涉及到了哪些离子反应?”通过这样的问题引导,学生可以积极思考和探讨,从而将所学知识与现实生活紧密结合起来。
此外,在教学“第3章 物质的性质与转化”时,教师还可以结合“论证重污染天气‘汽车限行’的合理性”这一微项目,引导学生运用化学知识去探讨社会性科学议题。通过分析和讨论汽车尾气排放对空气质量的影响,以及如何通过限行措施来减少污染物的排放,学生可以更加深刻地理解化学知识在环保和社会治理中的实际应用。
这样的生活化教学方式,不仅符合新课改的要求,也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化学素养和实际应用能力。通过引入日常生活中的实例,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其更加积极主动地投入到学习中去,从而实现化学知识的有效掌握和灵活运用。
二、创设生活情境,调动学习欲望
随着教学改革的深入,高中化学教学愈发注重知识的实际应用和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相结合。新课改倡导的教学理念是“从生活走向化学,从化学走向社会”,这要求教师在化学教学中,必须注重生活化情境的创设,以此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其学习欲望。通过创设贴近学生生活的情境,教师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化学知识,并认识到化学在现实生活中的重要应用。
例如,在教学必修第二册“第1章 原子结构 元素周期律”中的“元素周期表的应用”时,教师可以结合生活中的实际案例来创设情境。教师可以先向学生展示一张元素周期表,并提问:“大家知道这张表在我们日常生活中有哪些应用吗?”随后,教师可以引入微项目“海带提碘与海水提溴”,通过探讨如何从海带中提取碘、从海水中提取溴等实际问题,引导学生深入理解元素周期表的应用价值。在这样的生活情境中,学生会更加积极地思考和探讨,从而将所学知识与现实生活紧密结合起来。又如,在教学“第4节 金属的腐蚀与防护”时,教师可以结合学生生活中常见的金属腐蚀现象来创设情境。教师可以先提问:“大家在生活中有没有见过金属腐蚀的现象?比如生锈的铁钉、腐蚀的铜线等。”然后,教师可以展示一些金属腐蚀的图片或视频,引导学生进一步了解金属腐蚀的危害和防护方法。通过此情境创设,学生可以更加直观地感受到化学知识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从而激发其探究欲望。
三、注重生活实验,深化知识理解
在新课改的推动下,高中化学教学更加强调实验与实践的结合,生活化实验教学成为连接化学知识与现实生活的桥梁。实验教学不仅是学生理解和掌握化学知识的重要途径,更是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关键。通过生活化实验,学生能够亲身体验化学现象,加深对化学原理的理解,并学会将化学知识应用于实际生活中。
例如,在教学必修第二册“第2章 化学键 化学反应规律”中的“化学反应与能量转化”时,教师可以设计生活化实验来深化学生对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理解。教师可以先引导学生回顾生活中常见的电池使用场景,然后提出实验任务:“让我们亲手制作一个简易的水果电池,并探究其工作原理。”在实验过程中,学生使用水果(如柠檬、橙子等)作为电解质,插入铜片和锌片作为电极,连接导线和小灯泡,观察灯泡的发光情况。通过动手实验,学生不仅能够直观感受到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过程,还能深入理解原电池的工作原理和能量转化机制。这样的生活化实验教学,不仅打破了传统实验的局限,让学生能够在更加轻松、有趣的氛围中学习化学,还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同时,通过与生活实际相结合的实验设计,学生能够更加深刻地认识到化学知识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价值,从而激发其学习化学的热情和动力。在新课改下,注重生活实验教学,深化学生的理解,是化学教学的重要方向之一。
结语:在新课改的推动下,高中化学生活化教学展现出了显著的优势。通过引入生活实例、创设生活情境和注重生活实验等策略,教师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其学习欲望,并深化对化学知识的理解。这些生活化教学策略不仅有助于学生更好地掌握和应用化学知识,还能培养其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为其未来的学习和生活奠定坚实基础。因此,教师应继续探索和实践高中化学生活化教学,以不断提升教学质量和培养学生的化学素养。
参考文献:
[1]李进超.新课改背景下高中化学生活化教学实践探究[J].新智慧,2024,(17):10-12.
[2]翟梦楠.新课改背景下高中化学生活化教学策略探索[J].试题与研究,2024,(17):67-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