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信息科技教学中任务驱动教学的应用

摘要 【摘要】随着近几年来教育的不断发展,越来越注重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而小学作为培养学生能力最重要的阶段,对于学生整体身心发展都具有很好的促进作用。在教学中可以发现,任务驱动作为一种重要的教学方式,在教学中得到重视,体现优势。本文旨在探讨任务驱动教学法在小学信息科技教学中的应用,以期为提升小学信息科技教学质量提供参考。
DOI
作者毛晓丽
出处《教学与研究》2024年22期
出版日期2024-12-15(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 文章正文

浅谈小学信息科技教学中任务驱动教学的应用

毛晓丽

山东省滨州市阳信县劳店镇中心小学  251802

摘要:随着近几年来教育的不断发展,越来越注重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而小学作为培养学生能力最重要的阶段,对于学生整体身心发展都具有很好的促进作用。在教学中可以发现,任务驱动作为一种重要的教学方式,在教学中得到重视,体现优势。本文旨在探讨任务驱动教学法在小学信息科技教学中的应用,以期为提升小学信息科技教学质量提供参考。

关键词:小学信息科技;任务驱动;教学;应用

、小学信息科技教学中任务驱动教学法的特点

1.以学生为中心:任务驱动教学法关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引导学生完成任务中主动进入学习状态中,从而提升课堂教学效果

2.注重实践性:小学信息科技实践性学科,任务驱动教学法通过设计课堂中学生需要完成的具体的任务,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加深知识印象

3.强调合作与探究:课堂中关注学生之间的合作与探究,通过小组合作、讨论和交流,共同完成任务,增强学生团队合作的意识

4.注重知识的迁移与运用:通过设计学生生活相关的小任务,让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将所学知识迁移到实际生活中,进一步提升学生的应用能力。

、小学信息科技教学中任务驱动教学法的应用策略

(一)合理设计任务

1.任务的难度与层次:对于小学阶段的学生来说,课堂中需要有一定的任务督促学生,这样既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能增强学生个人的成就感,课堂有限时间内可以逐步引导学生深入学习和探究。

2.任务的真实性与趣味性:任务应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相关,具有真实性,让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感受到信息技术的实际应用。同时,任务应具有趣味性,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3.任务的开放性与多样性:给小学阶段的学生来说任务的形式具有一定的开放性,可以允许学生在这一过程中自由发挥个人的想象能力和创造能力。在完成课堂任务的同时,可以进一步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创造情境形式是任务驱动的重要环节,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可以借助于视频播放或者是引导学生听故事的方式来为学生打造良好的环境,提升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例如,在教授Word文档编辑时,教师可以展示一些精美的文档作品,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制作这些作品,从而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三)分组合作,共同探究

任务驱动教学方式进一步的提高学生之间的合作精神。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可以将学生化分成不同的小组,选出小组代表,负责组织和协调学生之间的活动。在合作环节中学生之间可以相互探讨,交流个人的想法,共同促进任务的完成。这种方式可以进步培养学生的团结协作能力,提高学生的协作精神,共同促进学生完成任务。

(四)引导探究,培养能力

在任务驱动教学环节中,教师应该积极引导学生之间相互探究,共同促进任务完成。当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遇到困难时,需要教师的及时帮助。在此过程中教师应该逐步引导,能够提高学生的思维水平,通过引导学生探究问题,培养学生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独立性。

(五)展示评价,反馈提升

展示评价是任务驱动教学法的重要环节之一。在完成任务后,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作品展示和评价。通过展示作品,学生可以相互学习和借鉴彼此的优点;通过评价作品,学生可以了解自己的不足之处,从而进行改进和提升。同时,教师还可以根据学生的作品和表现给予适当的反馈和建议,帮助他们进一步提高自己的信息素养和创新能力。

、小学信息科技教学中任务驱动教学法的应用案例

案例一:制作电子贺卡

在教授PowerPoint演示文稿制作时,教师可以设计一个制作电子贺卡的任务。首先,教师展示一些精美的电子贺卡作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然后,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制作这些电子贺卡,包括选择主题、设计布局、插入图片和文字等。接着,教师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选出一名组长,负责组织和协调小组成员的学习活动。在小组合作中,学生可以相互讨论、交流想法和分享经验,共同完成任务。最后,教师组织学生进行作品展示和评价,给予适当的反馈和建议。

案例二:设计简单的网页

在教授网页制作时,教师可以设计一个设计简单网页的任务。首先,教师展示一些优秀的网页作品,引导学生思考如何设计这些网页,包括选择主题、设计布局、选择颜色和字体等。然后,教师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选出一名组长,负责组织和协调小组成员的学习活动。在小组合作中,学生可以相互讨论、交流想法和分享经验,共同完成任务。同时,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学习如何使用HTMLCSS等网页制作技术来设计和制作网页。最后,教师组织学生进行作品展示和评价,给予适当的反馈和建议。

总而言之,随着近几年来教育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关注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需要在教学中通过不断创新教学方式,为学生打造良好的学习环境,提升学生学习积极性,引导学生在课堂中积极投入其中。小学作为学习重要时间,需要教师围绕学生,提升学生学习水平,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梁小棠.项目式学习在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应用[J].电脑知识与技术:学术

版,201915(15):174-175.

[2]袁珊.基于核心素养的初中信息技术有效教学[C]/2020全国教育教学创新与

发展高端论坛会议论文集(卷三)2020.

  •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