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数学课堂模式构建的研究与实践
施秋兰、饶艳、黄秋梦、唐涛
深圳市奋达职业技术学校 广东省深圳市518100
【摘要】中职大学生的数学基础较差、学习动力较差,且多数教师对教学的研究还不深入,教学方法落后,中职数学教育已逐渐陷入困境,成为今后学生专业继续学习的一个软肋。为了改变目前的教学现状,打破中职数学课堂的枯燥氛围,提高学生的学习体验,教师要加强对数学课堂教学的研究,尤其要注重和突出课堂的效果。在中职数学教学中,教师要正确掌握数学课程的特征,并根据具体的教学内容,灵活运用各种教学方法,以增强数学课堂的活力,对数学高效课堂进行有效构建。
【关键词】数学;课堂构建;实践
【正文】在新课改的深入发展下,数学老师在进行有关的教学活动时,要以提高学生的核心素养为重点,以确保教学工作的顺利进行为前提,数学与其它学科有很大的区别,在对学生进行理论知识的灌输的同时,更要注意培养他们的数学意识,这也是数学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数学和我们的生活是息息相关的,老师要通过数学教学来提高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保证他们能把所学到的数学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去,想要达到此目的就必须要充分利用数学老师的角色,为教学做好引导,激发学生的数学激情,让他们的积极性得到最大程度的激发,从而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让积极地去学习和解决数学问题,从而提高他们的数学素质,适应新课程改革的需要。
一、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中职数学课堂上,老师可以创新教学方式让学生在课堂上获得直观的感受。传统的教学方法,过分注重理论性,对一些纯粹的理论性的东西,如果没有完全掌握,久而久之学生就会失去兴趣,甚至产生厌倦的情绪。所以,老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来解决问题,将抽象的问题变得具体起来,这样就能激发出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从而提升他们在课堂上学习的效率,从而推动他们的全面发展。
例如,在讲授《直线与直线的位置关系》时,教师们可以利用多媒体,将它们之间的位置关系以视频的方式展示出来,以便让学生对直线与直线之间的位置关系有更深一层的认识。学生们在认识以后,可以通过对多媒体教学视频的了解以及在课堂上老师的点拨,使学生更好地吸收知识,提升学生课前预习的质量,使学生在中职数学课堂上获得更好的学习效果。
二、创新信息技术教学应用的形式
信息技术教学是一种教学手段,在教学过程中所需运用的媒介也各不相同,如何合理地运用数学学科的内容与特征,是进行信息技术教学的重点。因此,老师不能简单地套用某一种教学模式,也不能只有一个通用的、规范的模型,在这种前提下,就需要老师根据中职数学学科和学生的特征,将信息技术与具体的教学内容相结合,发掘出数学学科的信息技术教学特征,对其进行探索,以此来实现对数学学科的信息技术教学方式的创新。
例如,在进行《抛物线的标准方程》教学过程中,在现有的大多数数学课程中,大多数都是以老师的演示和讲解为主,而现如今在信息技术教育中,教师要做到多元化教学,要注意操作性、交互性,而非一统的观念与方法涵盖全部的信息技术教育,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运用,对提高教育质量具有重要的作用,其关键是是否能够正确、合理地运用,在信息技术的应用上仍有很大的发展空间,这就要求我们每个教师对其进行深入的分析,并对其进行研究,只有这样才能把信息技术更好地运用到中职的数学教学中,使其更具科学性和合理性。
三、自我评价与反思
学生的自我评价与反省其实就是学生检查自身学习成果的一个过程,然而,在传统的中职数学教育中,老师们常常只关注成绩,忽视了对学生的评估与思考,另外,负面的评价会使学生的学习热情降低,阻碍他们的自主探索,所以,在中职数学教学中,老师可以让学生对近期的学习情况进行评价,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使其养成良好的自省、自主学习的习惯。
比如,让学生在完成《指数与指数函数》所学的课程后,可以对所学的章节进行回顾:这一章所学的是什么?自己已经掌握了什么知识点?还有哪些不明白的问题?在课堂上做一些简单的练习或者测验后,就可以对自身的学习情况进行一个初步的掌握,通过学生对自身的评价与反省,可以使学生对自身存在的问题、缺点有更深刻的认识,也可以让老师对学生的学习情况有一个全面的认识,进而促使学生可以自主的探索性学习,并能有效地解决问题。
四、激发自主学习意识
新课程标准的实施,为学生搭建了一个崭新的学习平台,在这一过程中,学生的主体性也变得更加重要,这就要求教师在新的教育理念下,转变自己的教育理念,建立起全新的角色意识,打破老师主导的传统思维,在培养学生的独立探索能力的同时,也要营造一个相互协作、相互沟通的学习氛围,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是中职数学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问题意识的教学能够使学生的思维活跃起来,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因此,在教学实践中,要注意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在教学过程中,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提出问题,特别是在新课程的环境中,老师们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按照数学教学的需求给学生提供广泛的独立思考空间,让学生们在这种学习环境中进行自主的探索,从而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从而提高他们的自学能力。
例如,在学习《任意角的三角函数》时,为了加强学生对这一部分的了解,老师可以给学生举一个实例,让学生可以针对实例展开深入的分析和研究,在学生遇到困难的时候,数学老师可以指导学生分析问题,对已知的条件中隐藏的联系进行分析,并对其进行反思,归纳出三角函数的常用公式,通过对教学实例的分析,不仅可以让学生对该部分的内容有更深的了解,同时也可以培养他们的独立研究意识,让他们在学习过程中逐步养成独立的学习能力。
【结束语】综上所述,数学课程对中职学校的学生的思维水平有很高的要求,中职学校的学生不仅要对基本的知识有很好的把握,而且要有很强的领悟和运用。过去的数学教学课堂是单调乏味的,不能很好的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中职数学教师要根据过去的教学实践,认真分析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并提出相应的改进对策,积极地对学生的数学思想展开合理的引导,使学生能够深刻地理解并掌握相关的数学知识,从而达到提高他们的数学能力的目的。同时,在教学过程中,老师也要改变教学观念,使师生角色的转换得到有效地推进,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以提高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1]陈佑清,吴琼·课堂教学中如何指导学生进行探究[J]·中国大学教学,2012(11):59-62.
[2]刘芳国·师范数学研究性教学模式探讨[J]·中学生数理化(学研版),2012(3):84-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