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式学习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优化策略
于友华
重庆市丰都县融智学校 408211
摘要:本文探讨了项目式学习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优化策略,旨在通过创新教学方式提升教学效果。文章提出了三大策略:一是依托教材内容,开发学术类项目,通过深入挖掘教材内涵,设计具有学术性质的项目,激发学生对历史主题的深入探究;二是结合社会实践,开展实践类项目,通过实地考察、历史文化遗址探访等方式,引导学生在参与中体验历史,增强历史感知;三是联系现实生活,规划生活类项目,将历史学习与学生的日常生活相结合,让学生在古今对比中深化历史认识。这些策略的实施,不仅丰富了历史教学方式,还促进了学生关键能力与学科素养的培育,以期为初中历史教学的改革与实践提供了有益参考。
关键词:初中历史;教学;项目式学习;优化策略
一、依托教材内容,开发学术类项目
在初中历史教学中,历史教材是课程资源的重要基石。为了提升教学效果,教师可以紧密结合教材内容,设计和开发具有学术性质的项目。这些项目应聚焦于历史学科的核心知识和关键能力,通过问题引导和项目化的方式,激发学生对历史主题的深入探究。在项目实施过程中,教师需要深入挖掘教材内涵,明确项目主题,并围绕项目学习目标,对教材相关知识进行梳理、整合与拓展。同时,适时融入跨学科知识或课外资源,以丰富项目内容,提升项目的学术性和实践性。
以“秦汉时期: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和巩固”这一单元为例,教师可以设计一项关于“秦汉时期政治制度与民族融合”的学术性项目。该项目可围绕秦汉时期的政治制度、民族政策以及民族融合现象展开。要求学生通过查阅史料、分析文献、讨论交流等方式,深入探讨秦汉时期政治制度的特点及其对民族融合的影响。同时,鼓励学生结合现代视角,思考这些历史现象对当今社会的启示和意义。通过这样的项目式学习,学生不仅能够全面理解和掌握秦汉时期的历史知识,还能提升历史思维能力和跨学科综合素养,促进了合作交流,增强其协作意识。
二、结合社会实践,开展实践类项目
在初中历史教学中,实践类项目以其独特的魅力成为提升学生历史素养的有效途径。这类项目注重将历史教学与社会实践活动紧密结合,通过开放的学习内容、自主的学习主体、探究的学习方法和实践性的学习取向,引导学生在参与中体验历史,在体验中感悟历史。实践类项目以具有历史学科特征的实践活动为载体,鼓励学生在经历和体验中完成历史知识的学习和相关体验,从而实现历史课程的目标。
以“探寻古代丝绸之路的遗迹”这一实践项目为例,该项目适用于七年级下册“丝绸之路的开通与经营西域”这一课的学习。学生通过校内的历史课程,对丝绸之路的基本概念和历史文化有了一定的了解。为了让学生更深入地感受丝绸之路的历史韵味,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前往当地的博物馆、历史文化遗址或丝绸之路相关的纪念馆进行实地考察。在考察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带着问题和任务去观察、聆听、触摸,如探究丝绸之路的起点、沿途的重要城市、贸易的商品种类以及丝绸之路对当时社会经济的影响等。项目开展前,教师为学生设定明确的活动目标和驱动问题,如“丝绸之路是如何促进东西方文化交流的?”“丝绸之路上的哪些商品最受欢迎?”等。这些问题作为隐性线索,贯穿在项目开展的全过程,引导学生在参观中思考,在思考中实现情感的升华。考察结束后,组织学生分组交流所见所闻,并制作项目作品进行展示和评价。通过这样的设计,学生不仅能够在实践中深化对丝绸之路历史文化的理解,还能提升合作能力和学习能力,为终身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这样的实践类项目,借助真实的历史遗迹和丰富的文化资源,将历史教学与现实生活紧密相连,使学生在参与中感受到历史的魅力,从而更加热爱历史、理解历史。同时,通过体验、整理、展示、反思的活动路径,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实现了社会资源和校内资源的有效整合,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三、联系现实生活,规划生活类项目
历史教学不应仅仅局限于课堂之内,而应与学生的现实生活紧密相连。传统的历史教学往往忽视了这一点,导致学生在校外获得的经验无法有效融入历史学习,同时历史学习成果也难以应用于日常生活。为了改变这一状况,我们可以设计并实施生活类项目,将历史学习与学生的实际生活相结合,让学生在探究、合作与实践中深化历史认识。
以初中历史七年级下册“宋元时期的都市和文化”为例,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规划一个关于“古代都市生活与现代都市生活的对比”项目。学生可以自主选择研究角度,如商业活动、娱乐活动、交通出行、居住条件等,通过查阅史料、实地考察、走访专家等方式,收集古代都市生活的相关信息。同时,学生也可以对现代都市生活进行观察和记录,以便进行古今对比。在项目完成过程中,学生需要撰写研究报告、制作PPT或微课等形式的成果,展示他们的研究发现和思考。通过这样的项目,学生不仅能够深入了解宋元时期的都市文化,还能深刻感受到历史与现实的紧密联系,从而增强对历史的兴趣和认识。
这种生活类项目的设计与实施,不仅丰富了学生的历史学习方式,还促进了学生关键能力与学科素养的培育。它让学生从日常生活的源头汲取活水,将历史学习与社会生活相联系,引导他们从个体生活及与社会生活的接触中获得丰富的实践经验,深化和升华课内所学知识,形成并逐步提升对社会和自我内在联系的整体认识。
综上所述,项目式学习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优化策略,通过依托教材内容开发学术类项目、结合社会实践开展实践类项目以及联系现实生活规划生活类项目,不仅极大地丰富了历史教学方式,还有效促进了学生关键能力与学科素养的全面提升。这些策略的实施,使学生能够在深入探究历史知识的同时,增强历史感知,深化历史认识,并学会将历史学习与现实生活紧密相连。项目式学习以其独特的魅力和实效性,为初中历史教学的改革与实践提供了宝贵的思路和有益的参考。未来,我们应继续探索和完善项目式学习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以期更好地服务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历史学科的教学创新。
参考文献:
[1]苏丽娟.项目式学习在历史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中学课程辅导, 2023(6):114-116.
[2]易红.项目式学习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优化策略[J].中学历史教学参考,2024,(28):50-54.
[3]王英杰. 项目式学习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实践探索[J]. 启迪与智慧(上半月), 2024,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