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减下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策略探究
张占花
青海省门源回族自治县第二小学
摘要:双减的目的是减轻学生家庭作业的压力和课外培训的负担,但这并不意味着简单地减少教学内容和作业的数量,而是在科学做减法的同时,创新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率和质量,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因此,小学数学教师应积极反思,从实际问题出发,促进数学教学改革转型,提高教学效率,使学生逐步掌握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技能,实现全面发展。
关键词:双减;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教学策略
双减为小学数学教学指明了新的发展方向。小学数学教学的改革创新可以使双减更加有形和丰富多彩。因此,作为小学数学教师,要把握双减的政策理念和核心要求,注重教学过程的重构和教学方法的创新,使整个数学教学“焕然一新”,让每个学生都能参与学习活动,享受学习过程,实现快乐学习的快乐成长和全面发展。
一、鼓励学生热情参与,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学生能否积极参与课堂教学是衡量最终教学效果的关键因素,因为只有保证学生的参与,教学过程才能顺利进行,高效课堂才能实现科学地建设。因此,小学数学教师应巧妙运用各种方法和手段,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具体来说,教师可以通过游戏活动对数学知识产生兴趣,吸引小学生的注意力,使其积极参与游戏,体验知识学习的乐趣;教师还可以让学生与其他同伴小组合作,实现合作的热情参与,最终帮助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例如,在教授“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时,教师可以根据课程特点设置不同的教学方法。例如,在课程开始之前,教师可以给每个学生一个带有单位为“1”的方格卡纸。纸板作为本次活动的材料。活动开始后,教师可以首先演示如何画一个面积为“6”的平行四边形。通过教师的演示,学生们意识到了割补法求平行四边形面积的方法。之后,教师让学生尝试并制定要求。如绘制一个面积为“12”的平行四边形,确定这一任务后学生们主动参与到绘制活动当中来。
二、借助数形结合,丰富教学形式
在小学阶段,小学生会学习一些图形。学习图形时,小学生需要有良好的空间感,但空间感一般需要准确构建。小学生在这方面存在一些不足。因此,教师应该利用数形结合的方式,来帮助小学生理解已知数字和图形之间的联系,从而扩大小学生的思维,然后利用数形结合来帮助小学生简化一些空间问题。
例如,在教授“多边形面积“”时,教师需要帮助小学生建立良好的几何意识。数学教师可以引导小学生以前学过的一些三角形面积和正方形面积,让小学生思考如何计算多边形面积?教师可以先在黑板上写三角形和正方形面积的公式,让小学生观察为什么这些数字要这样连接起来,从而促使小学生思考数学公式背后的一些意义。然后,教师组织小学生绘画,量一量,通过分解了解数与形的关系,从而计算多边形面积。通过数与形的结合,让小学生不断提升,促进小学生发现数学问题的本质。
三、结合学习活动,深化问题情境
活动是教学的基本形式,深受小学生的喜爱,因为活动比“死板”的知识教学更自由、更随意。考虑到这一点,小学数学教师可以将问题情境置于学生的学习活动中,使问题情境更加开放,促进学生参与、思考和实践,探索解决问题的多样化思路,从实践中轻松解决问题,轻松掌握知识,不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逻辑思维能力。以“包装”教学为例,本课题是小数乘法的计算,教师可以组织“分豆”活动,教师将学生分为几个小组,每组3-5人,3人一组:每人可分为15.5克豆,4人一组:每人可分为13.5克豆,5人一组:每人可分为10.5个豆。分好豆子后,学生需要计算出小组豆的总重量,猜哪组豆子的重量最大。
四、创新作业设计,减轻学生负担
作业是课堂教学的延续和补充。如何创新作业设计,简化作业内容,是双减政策下减轻学生压力和负担的关键问题。因此,小学数学教师应注意作业的功能,彻底改变过去重复、机械和过度作业的内容和形式。具体来说,教师应根据数学课程内容和理论知识,丰富作业的内容和形式,设计有趣、实用、层次、开放的数学作业,控制作业的数量和时间,真正减轻学生作业的负担,让学生积极完成作业,体验作业过程中学习的乐趣和意义,实现发展和成长。
比如,在教授“合格率”时,以“减负增效”为主题,教师可以设计分层作业,比如基础作业:合格率是什么意思?探索作业:机械零部件加工厂、A类零部件抽查箱数50,合格箱数43,B类零部件抽查箱数60,合格箱数52,计算A类和B类合格率分别是多少?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选择作业内容,既减少了作业总量,又巩固了学生的知识掌握。
总之,“双减”政策的提出使小学数学教学的负担和质量工作站在了一个新的起点上,但也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需要从各个方面进行适应性的转变和创新。因此,作为小学数学教师,必须从新的角度审视、分析、思考数学教学,结合双减的概念和要求,促进教学策略和方法的创新,真正回归教育的本质,通过减轻负担,提高效率,促进高效课堂建设,最终达到理想的教学目标和效果。
参考文献:
[1]张小红.双减政策下小学高年级数学课堂构建[J].文理导航(下旬),2023,No.474(02):55-57.
[2]黄桂兰.“双减”背景下小学数学高效化深度学习课堂构建策略[J].新课程导学,2023,No.579(03):45-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