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课堂如何培养学生问题意识
殷映新
云南省丽江市古城区大研中学 云南省丽江市674100
【摘要】在数学课堂上,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对于学生思维的锻炼和数学能力的提升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营造氛围、创设和谐环境、主动质疑和倡导质疑等方式,有效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从而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本文将探讨初中数学课堂如何培养学生问题意识。
【关键词】初中数学;问题意识;教学策略
【正文】在初中数学课堂中,培养学生问题意识是至关重要的。教师引导学生思考数学知识的实际应用,让学生意识到数学是解决现实问题的有力工具。提出一些具有启发性的问题,鼓励学生尝试解决,并引导学生思考问题的不同角度和解决方法。通过这些方法,学生的问题意识将得到有效培养,学生将更加主动地探索数学世界,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思维水平。
一、营造氛围,设置悬念,使学生"想问"
在初中数学课堂中,教师应与学生一起营造课堂氛围,利用多媒体教学、实际教学等,多种教学方法进行教学。在课堂中教师为学生设置悬念教学,能引起学生学习兴趣,使学生产生好奇心和探索欲望。为课堂教学做铺垫。
比如七年级上册数学“几何图形”教学时,教师在前一天让学生回家找出不同的几何立体图形(长方体、圆柱体、正方体),拿到学校来,给学生留下悬念。同时教师在那教具圆锥、圆柱、长方体、正方体…教师在做几个纸类的立体几何体,画上线标上几厘米。上课时,教师向学生提出几个问题:同学们在家里找到几何图形了吗?找着的几何体都是什么做的呢?通过一系列问题引起学生学习兴趣,学生可以向大家展示他从家带来的几何体,并分享这都是什么型的。教师再拿出自己做出的纸质几何体,向大家展示几何体是用什么平面图形组成的,如,正方体:是由六个正方形组成的;圆柱体:是由两个圆形和一个长方形组成的…教师可以让每个学生都量一量图形,边长是多少?并让学生说一下他对立体几何的想法。如教师可以给学生做一个展示如圆柱体,教师把两个圆和一个长方形和二为一,正号长方形的边长能围绕圆形一周,所以圆的周长是长方形的边长。让学生在量出其他几何体,正方体是由边长为四厘米的正方形组成…再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通过交流讨论,可以帮助学生更深入地思考问题,并从不同的角度去理解和解决问题。
二、创设和谐的氛围,培养学生的勇气,使学生"敢问"
学习时要有一个和谐的氛围,要让学生感到轻松、舒适的学习环境。教师要培养学生勇于好问、敢问的学习精神。同时,教师要鼓励学生敢于尝试提出问题,在错误中不断努力学习,正确的学习方式。教师也要引导学生要正确提问,从低层次到高层次的提问。鼓励学生不断追问深入探究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好奇心。
比如七年级下册数学“实数”教学时,鼓励学生敢提出问题,如学生搞不懂实数中的有理数和无理数的分类,那就可以向教师提出问题,教师,什么是实数?什么是有理数?什么是无理数呢?教师就可以根据学生的问题给学生解答:实数
统称为有理数和无理数,有理数:正有理数(正分数、正整数)、0和负有理数(负分数、负整数);无理数:无限不循环小数(π、2.121121112…)开方开不进的数(√6、√2…)。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提醒学生,鼓励学生主动提出问题,不要怕出错,只有通过提问才能更好地理解知识。教师可以为学生提供多样化的学习资源,如教材、练习题、网络资源等,让学生在学习中积极提出问题并主动寻找答案。可以有效培养初中数学课堂中学生的问题意识,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和动力,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三、主动质疑,使学生"好问"
鼓励学生在课堂上主动提出问题,无论与学习内容相关或不相关。教师可以设立专门的提问环节,让学生分享他们的疑惑和困惑。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思考问题的不同角度,帮助他们发现问题并尝试解决。教师提供一些具有挑战性的问题,鼓励学生探索和尝试解决,从而激发他们的思考和质疑意识。教师可以有意识地创设一种疑问环境,让学生在探究中产生更多问题,并不断寻求答案。可以帮助初中数学学生培养问题意识,激发他们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从而提高他们的学习主动性和责任感。
比如八年级上册数学“分式方程”教学时,教师将后让学生作一些课后题,教师可以出一些错误的算题过程,让学生看解题过程是否正确,让学生敢于质疑、敢于指出来,3x-4=0;x=-4/3学生就可以质疑这道题的对错x=-4/3,就可以问教师这道题的答案。教师就可以让学生解出正确答案,3x-4=0;x=4/3。可以通过引入一些涉及实际生活问题的案例,让学生自己尝试解决,从而激发学生对问题的兴趣和思考。同时,鼓励学生分析不同解决方法的优缺点,帮助学生建立起批判性思维和问题意识。通过主动质疑,教师可以帮助学生发展批判性思维,培养学生提出问题、追问问题的能力。这样一来,学生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会更加主动地去思考、探索,形成良好的问题意识。
四、倡导质疑,使学生"会问"
就是要让学生知道问题存在哪,教学生如何把问题总结。学生通过教师的不断引导从而进行分类错题。教学生如何记错题、解错题,与复习类型题等。教学生提问的技巧和方法,让学生在不断学习中提高自己的学习成绩。从而,学生会养成记错题,问错题,写错题的好习惯。
比如九年级上册数学“二次函数”教学时,教师可以让学生认识到学生错误的点,再让学生准备一个错题本,做错的题可以都写在上边,在进行单元类型题总结。如老师在课上讲过一遍还是不会,学生就可以去问老师,如二次函数抛物线题、韦达定理等二次函数可以分为一个单元。总结出一个单元块后,学生可以去找教师解决所出现的问题,教师并作出解答。在给学生出几道类似题,让学生去做,让学生逐步熟悉解答技巧和过程。通过引导学生探究这些问题,可以帮助学生更深入地理解二次函数的概念,并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和批判性思维能力。
【结束语】综上所述,初中数学课堂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重要性不言而喻。通过营造氛围、创设和谐环境、主动质疑和倡导质疑等方式,教师可以有效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教师还需要结合实践巩固提升学生的问题意识和能力。这样才能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林忠诚. 浅谈初中数学课堂如何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J]. 文理导航(中旬), 2019, (10): 27.
[2]吴亚梅. 初中数学课堂如何培养学生问题意识 [J]. 数理天地(初中版), 2022, (11): 57-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