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中职幼儿保育专业幼儿生活活动保育实训工作
钟琴
广西商业技师学院 广西桂林市 541001
摘要:随着社区经济和幼儿教育的快速发展,对幼儿教育人才的需求不断增长,用人单位对学前教育保教专业人才的职业素质提出了更高的标准。进行中职幼儿保育专业幼儿生活活动保育实训工作已逐渐成为新的趋势,在新时代、新形势下,幼儿生活活动保育实训逐渐成为培养良好的职业素养、满足用人单位需求、支撑职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
关键词:中职幼儿保育专业;幼儿生活活动保育;实训
引言
保教结合是我国幼儿教育的一大特色,也是幼儿园一贯坚持的原则。保育和教育是幼儿园两大方面的工作,两者缺一不可。保育主要是为幼儿的生存、发展创设有力的环境和提供物质条件,给予幼儿精心的照顾和养育,帮助其身体机能良好地发育,促进其身心健康地发展;教育则重在培养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和态度,发展幼儿的认知、情感、能力,引导幼儿学习必要的知识技能等。
一、中职幼儿保育专业应用障碍
(一)生源参差不齐,阻碍中职教育高质量发展
整体来说,中职学校生源质量不如普通高中,有些中职学校为了扩大生源会降低分数,导致日常教育和管理难度增大,不利于学生的健康发展。由于中职学生理解能力和学习水平各不相同,他们在学习过程中的表现也不一样,有些学生不注意听讲,跟不上教师的节奏,甚至遗漏很多专业知识,降低了学生的听课效率。而且有些学生来到中职学校以后会受到别人的“歧视”,认为他们是学习的“失败者”,给他们造成了巨大的心理压力,在学习态度和行为习惯上出现问题,很容易产生厌学情绪。
(二)教学方法枯燥,理念亟待改进
有些中职教师对教育学的重视不足,设计的专业课程较为单一,缺乏职业能力训练,忽视了中职教育特色,影响了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在素质教育背景下,中职教育教学要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在关注学生学习成绩的同时也要注意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使课堂教学与实际工作相协调。在实际教学中,很多中职教师仍在把控着课堂,一切教学活动都是按照教师的安排进行,学生只能被动地接受知识,失去了独立思考、实践探究的机会,对教育学知识“记得快,忘得也快”,难以唤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中职幼儿保育专业幼儿生活活动保育实训工作的策略
(一)加强职业引导,树立职业意识
职业意识是认知、评价、情感和工作能力等心理成分的组合。通过中职幼儿保育专业幼儿生活活动保育的实训工作,才能使职业意识得以明确,学生才能在未来的工作中找到正确的方向。因此,在《幼儿生活活动保育》的实训过程中,主要从教材资源、教学内容和教育评估三个方面加强对学生的职业指导,使学生树立清晰的职业形象,增加其今后的工作热情。在学习资源方面,利用专业的场景视频、案例等资源,引导学生思考和探索保教的重要性,展示保教的重要性和价值。在保育实训过程中,要充分挖掘潜在的人力资源。例如,在面授教学方面,实施“与学长、学姐面对面”活动,邀请往年带头生参加,进行保育实训,交流工作感悟,用真实的情感和事件引导学生完成他们的职业引导。
(二)结合工作任务,创设职业情境
在中职幼儿保育专业幼儿生活活动保育实训工作方面,采用活动导向的实训方法,以入园、进餐、饮水、盥洗、如厕、午睡、离园这七项典型工作任务为载体,创造与学生实际工作相一致的工作情境,分享、讨论、评估和改进学生保育实训的学习,从而获得真正的保育技能。我校聘请学前教育专家、幼儿园园长等学前专家,对我校学前教育专业、幼儿保育专业各方面工作进行专业指导。在保育实训内容方面,教材选取的每一个案例都来源于实际的保育工作,真实反映了幼儿园的保育工作,代表了幼儿园保育教师工作经验的专注和积累。用案例分析总结工作经验和规律,掌握专业技能和技巧,提高工作效率。
(三)幼儿保育的行为习惯培养
幼儿保育专业坚持立德树人,德技并修,主要面向托幼园所、社会福利及其他保育机构等,从事儿童基本生活照料、保健、自理能力培养和辅助教育工作。培养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现代科学文化知识,具备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基础理论和基本技能,以及组织管理和教学能力,具有综合职业能力和创新精神,从事幼儿园教育、保育员等工作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新型幼儿教育教师和高素质的劳动者。专业课程有幼儿心理与保教、幼儿营养与卫生、幼儿心理学、学前卫生学、学前教育学、学前儿童游戏、幼儿文学、幼儿园教育活动设计与指导、音乐、美术、舞蹈等。幼儿保育专业旨在培养理想信念坚定,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有一定的科学文化水平,良好的人文素养、职业道德和创新意识,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较强的就业能力和可持续发展的能力;掌握幼儿卫生保健、健康管理以及幼儿教育的基本知识,具备保教结合技能,面向学前教育与儿童卫生保健行业的婴幼儿教育与保育、家庭教育指导、健康管理等岗位,从事婴幼儿发育监测与评价、健康指导、幼儿教育及家教指导等工作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四)采用情感战略,建立平等关系
有句话说得好:你把学生当成魔鬼,那么你就批评他;你把学生当成天使,那么你就去爱他。在日常教育教学中,中职教师应拿出百分之百的信心和感情去关心学生,给学生安全感和归属感,转变师生角色,尝试从学生的视角去思考问题,在师生之间建立起平等的关系,打开学生封闭的内心,实现“教”和“学”的有机结合。在传统教学模式下,学生处于被动学习的状态,是受支配和受控制的一方,教师不给学生提供发表意见的空间。今后中职教师要打破这种局面,幼儿保育课程有很多实践操作的环节,可以引导学生到讲台上进行操作或者演示,给学生创造自主学习和实践体验的机会,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够尽情展示自己的才能,促使他们在这个过程中加深对专业知识的理解和记忆,实现寓教于乐的效果。中职教师可以组织小组合作学习,给学生布置一个专业方面的任务,要求学生自主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将课堂的主动权归还给学生,使学生真正成为知识的探究者。中职教师还要积极参与到学生的互动和合作中,纠正他们在学习中出现的错误,总结他们在学习中遇到的重点和难点,将课堂教学变得更加轻松、愉快。
结束语
总而言之,我国的教育事业在逐渐壮大,社会所需的应用型人才也越来越多。中职学校要根据社会需求变化制定科学的育人方案,将教育学落到实处,在理论和实践上进行深度融合,全面提高教学质量。中职教师要灵活运用多种方法,做到理论联系实际,加强操作技能的培训,创设良好的学习氛围,构建自主互助的学习型课堂,强化中职学校幼儿保育专业人才培养的水平。
参考文献
[1]李秋芬.浅谈中职教学中的教育学教学策略[J].新纪实·学校体音美,2019(2).
[2]孙严.中职学校幼儿保育专业人才培养实践探索[J].学园,2020(19).
[3]杨芳.中等职业学校幼儿保育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探析[J].现代职业教育,20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