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有效开展幼儿园绘本教学的策略
张丽艳
山西省阳泉市荫营联校坪上幼儿园
摘要:绘本是以图画叙事为主、文字叙事为辅,图文相辅相成地讲故事的图书,对于尚不识字或者识字较少的幼儿来说,绘本更加符合其认知特点,因此天然地受到他们的喜爱。因此,幼儿教师要重视绘本阅读在幼儿园教育中的运用,挖掘绘本的育人功能,让幼儿在多样的绘本阅读活动中获得全面的进步。本文围绕幼儿园绘本教学的价值与策略展开论述,以期为幼儿绘本教学提供参考。
关键词:幼儿园;绘本教学;教学策略
引言:
近年来,绘本在幼儿教育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很多幼儿园都借助绘本来培养幼儿的语言能力、思维能力、想象能力、探索能力、道德品质以及交往能力,促进了幼儿的全面成长。在幼儿园教育过程中,幼儿教师要深入挖掘绘本所具有的多种功能,采用形式多样的教学方法,让幼儿对绘本中的各个要素展开广泛的学习和深入的感受,以此让幼儿从绘本中获得滋养,形成良好的学习能力、高尚的道德品质和乐观的生活态度,促进幼儿的全面成长。幼儿教师应从多个角度开展研究工作[1]。
一、绘本教学的基本概述
绘本主要就是指图画书,这类书籍以图文并茂的形式出现,图书中的内容主要反映幼儿生活。在绘本的编辑过程中,图片与文字有同等的地位,在更多时候,图片的价值甚至大于文字的价值。通过绘本内容的教学,能帮助阅读者构建丰富的精神世界,进一步促进多元智能的培养。在许多发达国家,绘本是学校和家庭首选的儿童读物,在国际上也被公认为“最适合幼儿进行阅读的图书”。阅读是人们习得知识的主要方式之一,在幼儿阶段的教育教学中,应积极开展绘本阅读教学,不断提高幼儿的阅读能力,进而为后期的学习和阅读奠定基础。因此,绘本教学是一种在学前教育中广泛应用的教育教学方法,将绘本作为课程教学的主要素材,能通过绘本的形式为幼儿展现出一个图文并茂的教育教学载体,使幼儿能在绘本知识内容的引领下,达到教学学习目标,不断促进幼儿形成丰富的经验和情感,激发参与阅读的兴趣,提高综合素养,进而达到教育教学的目的[2]。
二、幼儿园绘本教育活动的价值
将绘本应用于幼儿园教育活动具有重要价值,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绘本能够激发幼儿的阅读兴趣,有效提升他们的阅读能力,并让他们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精彩的绘本故事能够吸引幼儿的注意,让他们对阅读产生兴趣。从绘本中读到一些信息所带来的胜任感和满足感则能进一步激发幼儿继续阅读的意愿,从而更加积极主动地去阅读,并在阅读中获得推理、分析等建构意义的思维能力。其次,绘本能够健全幼儿的人格,让他们获得更多情感启蒙。绘本故事虽然篇幅不长,内容也不复杂,但立意正向、深远,传递着真、善、美。幼儿通过阅读绘本,能自然地从故事中习得是非、善恶观念。很多抽象的、不太容易直接讲给幼儿听的道理,借助直观、具象的绘本故事,润物细无声地进入幼儿的心底。第三,绘本能够培养幼儿的观察力、想象力、分析判断能力和思维能力等。绘本中的图画通常具有叙事性,幼儿可以通过读图来理解故事,他们需要从静态的画面中捕捉关键信息,并展开丰富且有逻辑的想象,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和情绪情感体验对获取到的零散信息进行推理、分析,从而形成对故事的理解[3]。最后,绘本有助于幼儿丰富认知,提升其语言表达能力。绘本中的故事对孩子来说既亲切又充满吸引力,创作者用便于幼儿理解的方式为他们打开了一扇扇认识世界的窗户,幼儿借助自己熟悉的语言、经验和情感,与故事产生交互,从而产生新的认知。而在整个阅读过程中,幼儿的词汇量、口语表达能力、对符号与文字的敏感度等都能获得发展。
三、有效开展幼儿园绘本教学的策略
(一)科学选择绘本,确保绘本质量
对于幼儿园来说,绘本的选择需要严格把关。幼儿园及教师均需对绘本的印刷质量、排版布局、价值导向、故事内容、文字难度、插图是否符合幼儿的审美水平,以及是否有不恰当画面等方面进行严格评估。对于画面缺乏审美和正向价值观的低品质图书,幼儿园在选择绘本时尤其要避免。同时,用作幼儿园绘本教育活动的绘本,还需要注意主题和形式的多元化,考虑不同年龄段幼儿的身心发展特点,甚至不同班级幼儿的兴趣和关注点。班级和幼儿园的绘本的品种和类型也应尽量丰富,比如:故事类绘本和科普类绘本兼具,关于植物、动物、建筑等幼儿感兴趣的主题类绘本更要考虑内容、呈现方式、地域差异等的多样化。这样幼儿在教师组织的绘本活动之外,还可以主动选择阅读自己喜欢的绘本,拓宽阅读范围。
(二)组织幼儿展开交流与辩论,持续增强对绘本内容的理解
阅读活动的开展是接受知识的一种学习渠道,为增强对内容的理解,应充分发挥交流和辩论的优势,促进幼儿对阅读内容的吸收。因此,在幼儿的绘本教学过程中,不仅要积极指导幼儿完成绘本的阅读,同时在绘本阅读完成之后还应组织相应的交流活动,促进对内容的理解和情感的升华。可以将幼儿分成不同的阅读交流小组,并为每一个小组确定一个交流的主题,比如,以一本绘本为主题,引导幼儿开展多个方面的交流。由于幼儿年龄较小,还不具备独立完成小组交流的能力,在实施方式上需要做调整,邀请一个小组主要讨论,其他幼儿则可以参与其他活动。为了让每一个幼儿都能参与阅读交流,可以将阅读交流活动与其他活动相配合,每天由一个小组参与,教师全程指导。
在交流的实施过程中,教师应重点关注幼儿在活动中的表现,例如,参与的积极性、语言表达的流畅性等。在《爷爷一定有办法》的绘本课程教学中,可以组织“一周交流”活动。将幼儿分成5个小组,周一至周五分别组织一个小组进行交流,其他幼儿参与班级的其他活动。同时,在交流方法上,教师要给予恰当的指导,使幼儿能“有话说”。为此,教师在组织阅读交流过程中,要关注幼儿的观察能力与交流能力,引导幼儿在绘本中观察约瑟毯子发生的变化,并为幼儿设置一定的观察任务和交流任务。例如,引导幼儿观察在绘本中除了爷爷和约瑟还出现了哪些角色,以此指导幼儿观察绘本内容并开展交流。幼儿通过绘本的阅读发现还有一个小妹妹,在房子的下面还居住着老鼠一家。针对在交流活动中参与积极性不强的幼儿,教师应加强沟通,询问幼儿在绘本中发现了什么,再通过肯定、赞赏的方式,鼓励幼儿参与交流,不断增强对内容的理解。
(三)、感悟绘本道理,幼儿道德品质
首先,幼儿教师可以引导幼儿认识绘本中人物使用的文明语言和做出的文明行为,让幼儿通过绘本内容了解日常生活中的各种规范;之后教师可以引导幼儿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寻找自身存在的问题并加以改进,从而引导幼儿产生不断提升自我的意识。
其次,当幼儿与同伴发生矛盾时,幼儿教师可以引导幼儿回顾绘本中相应的情节,感悟绘本中蕴含的道理,从而积极改进自身存在的不足,有效化解与他人的矛盾。另外,幼儿教师还要引导幼儿反复阅读绘本内容,相互交流看法,帮助幼儿更加全面地看待自我。通过这样的教学,幼儿能够将绘本作为指引自身健康成长的智慧源泉,从而形成高尚的道德品质。
结束语
总之,幼儿园绘本教育活动在幼儿智力开发、阅读兴趣和习惯的培养、阅读能力的提升、人格培养、生命教育、情感教育等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价值,幼儿园在充分认识到绘本的教育价值的基础之上,需要理论联系实际,从幼儿出发,采取科学合理的教育策略,从而全面提升绘本教育水平。
参考文献:
[1]李筱.幼儿园绘本阅读教学的有效策略[J].作文成功之路,2020(35):57.
[2]董欣.幼儿园绘本教学的问题及方法研究[J].家长,2020(23):91-92.
[3]杜丹丹.幼儿园绘本教学的价值与实践思考[J].作文成功之路,2020(28):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