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减背景下初中美术情境教学的应用研究
王丹丹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第九十五中学校
摘要:随着社会的发展与新课程改革的推进,双减政策应运而生,成为了提升教师教学质量、降低学生课业压力的重要保障,也成为了新时期教育教学的基本依托。双减背景下的初中美术课堂上应用情境教学模式,不仅有利于增强学生的课堂代入感、参与感,还能够提升学生的学习获得感、成就感,是落实双减政策、顺应教学发展趋势的必然选择。因此,本文以双减背景下生活化情境、可视化情境、问题式情境的应用展开阐述,希望对广大初中美术任课教师的教学工作提供有益的参考。
关键词:初中美术;双减背景;情境教学;生活化;探究欲望
对于初中阶段的美术教学而言,双减背景下情境教学的核心要义在于立足于教材美术内容、兼顾学生心理因素、满足知识探究需求,利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为学生营造贴近生活、趣味横生、内容多样的课堂氛围,一扫传统教学模式中沉闷无趣、枯燥乏味的状态,让学生切实感受到学习美术的快乐与收获。教师则应当对此有充分的认识,并致力于多元化教学情境的创设,促进学生对美术学习兴趣的激发,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学生的鉴赏能力、创新思维。
一、创设生活化情境,丰富学生创作素材
常言道:“美术来源于生活,是实际生活的艺术化反映。”诚如此言,美术与实际生活之间息息相关,这也是美术素材的不竭来源。对于双减背景下初中美术情境教学而言,生活化情境的创设是必不可少的一部分,不仅可以在学生的实际生活经历与美术知识探究之间搭建一座沟通的桥梁,还可以培养学生从实际生活中发现美、汲取美、创作美的意识,使学生在生活化情境中提升鉴赏能力、创作水平。
例如,在引导学生学习“动感生活”时,我首先采用语言引入式的方法,为学生渗透了实际生活元素,即“在生活中到处都有人们忙忙碌碌的身影,他们辛勤劳作、努力学习、运动休闲等,快拿起画笔记录下这些生活的律动吧。”受此影响,学生自觉的联想实际生活中的见闻与经历,并将之代入到了教材中美术作品的赏析当中。之后我引导学生将学习和生活中的经历定格到某个瞬间,凭借着对当时画面的印象将其画出来,在经过用心的绘画之后,学生的作品中呈现出多样化的特征,包括运动场的奔跑、课堂上的学习、回家时的喜悦等等,印证了生活化情境下美术教学的优越性。
二、创设可视化情境,丰富课堂教学内容
在信息技术迅猛发展、网络视听资源广泛应用的当下,以多媒体可视化课堂为代表的情境教学模式,在初中美术课堂上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其具有声情并茂、视听结合、情景交融、动静相宜等突出优势,可以将美术教材中相对静态、单一的内容,以动态化、多元化的方式呈现在学生面前,在调动多重感官的基础上拓宽学生的美术认知视野。基于此,教师应当充分利用网络视听多媒体资源的优势,通过创设可视化的情境,将双减背景下初中美术情境教学构建高效课堂的理念落到实处。
例如,在引导学生学习“多变的色彩”时,我首先利用多媒体设备图文结合的优势,采用图片展示与文字阐述相结合的方式,向学生展示了可视化的色彩内容,包括“自然中的色彩”“生活中的色彩”“雨后彩虹的色彩”等,让学生的视觉感官得到了显著调动。与此同时,我引导学生对“牛顿色环”进行了探析,提高了学生对色彩的辨别能力,也让学生充分感受到了在可视化情境下学习美术课程、赏析美术作品、感受色彩之美的魅力。为了从横向维度拓宽学生的美术视野,我还为学生播放了一段关于多变的色彩的讲解视频,使学生的视觉感官、听觉感官乃至触觉感官得到了调动,让双减背景下情境教学展示出了强大的活力。
三、创设互动式情境,激发学生探究欲望
互动式情境是双减背景下初中美术情境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一方面可以活跃课堂氛围,让学生产生更强的参与感,另一方面则可以使教师对学生的精神状态、课堂反馈、学习情况等有一个动态的了解,在互动式的情境中增强学生的注意力,保障教学效率与质量的双向提高。基于此,教师应当注重师生互动良性互动的积极开展,促进学生好奇心理、探究欲望的激发,并引导学生发挥内生动力对美术知识内容进行深入、全面的探析。
例如,在引导学生学习“奇妙的墙”时,我首先将学生划分为了不同的趣味互动小组,为师生互动的高效开展奠定了组织架构基础,另外为学生展示了“水景墙的特殊效果”,向学生提问道:“这样的墙有什么特点呢?体现了怎样的美感呢?”学生经过观察思考之后回答:“水景墙是水之柔与墙之刚的完美搭配,具有潺潺的水之韵,又有着魏巍的山之坚,具有很高的观赏性与艺术性。”我对学生的回答表示充分肯定与由衷赞赏。在后续的教学过程中以互动为基础、以问答为形式,为学生打造了别开生面的活跃化美术课堂。
总而言之,双减背景下初中美术情境教学的有序开展,不仅为教师教学效率与质量的提升安装了“新引擎”,还为降低学生课业压力、提升学习效果、激发学习兴趣等创造了有利条件。有鉴于此,教师应当顺应双减政策下的教育趋势,利用现代化的情境教学模式,做到立足教材内容、契合学生心理、满足学习需求,促进学生美术鉴赏能力、创作能力的实质化提高。
参考文献
[1]兰发荣.“双减”背景下初中美术课堂教学改革对策探究[J].考试周刊,2022(25)
[2]陈悦昶.情境教学在初中美术课堂中的运用[J].科幻画报,20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