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教学中高效课堂的有效运用策略

摘要 【摘要】摘要:高效课堂是提升教学质量的重要途径,本文基于初中数学教学的实践,探讨了高效课堂的有效运用策略。首先,明确教学目标是高效课堂的前提,教师需要根据课程标准和学生实际,制定科学、合理的教学目标,并在教学过程中有针对性地引导学生夯实基础知识和关键技能。其次,优化教学设计是提高课堂效率的关键,教师应当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特点,合理安排教学环节,灵活运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最后,创设问题情境是激发学生思维活力的有效手段,教师应当结合教学内容,设计富有挑战性的问题情境,引导学生进行探究和思考,
DOI
作者闫旭
出处《教学与研究》2024年1月2期
出版日期2024-04-11(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 文章正文

初中数学教学中高效课堂的有效运用策略

闫旭

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讷河市城南中心学校  161300

摘要:高效课堂是提升教学质量的重要途径,本文基于初中数学教学的实践,探讨了高效课堂的有效运用策略。首先,明确教学目标是高效课堂的前提,教师需要根据课程标准和学生实际,制定科学、合理的教学目标,并在教学过程中有针对性地引导学生夯实基础知识和关键技能。其次,优化教学设计是提高课堂效率的关键,教师应当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特点,合理安排教学环节,灵活运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最后,创设问题情境是激发学生思维活力的有效手段,教师应当结合教学内容,设计富有挑战性的问题情境,引导学生进行探究和思考,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关键词:初中数学;高效课堂;教学策略

高效课堂是当前教育教学改革的重要方向,它强调以学生发展为中心,注重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和关键能力,然而,在实际教学过程中,部分教师对高效课堂的内涵和要求认识不足,课堂教学效率有待提升。为此,本文围绕高效课堂的有效运用策略展开探讨,旨在为广大数学教师优化教学提供参考。

一、明确教学目标,夯实学习基础

教学目标不仅体现了教学的预期结果,也反映了教学的重点和难点,科学、合理的教学目标应当符合课程标准的要求,紧扣教材内容,同时兼顾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学习需求。教师需要在备课阶段就对教学目标进行细化和分解,明确每个环节的学习任务和要求,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时刻围绕教学目标开展教学活动,引导学生有针对性地掌握关键知识点和重点技能,教师还要注重学习基础的夯实,通过复习旧知、梳理概念、讲解例题等方式,帮助学生构建完整的知识体系,形成清晰的解题思路。唯有明确教学目标,并在教学过程中抓住重点、突破难点、强化基础,才能真正实现高效课堂,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在教学“一元一次方程”时,教师首先要明确本节课的教学目标:理解一元一次方程的概念,掌握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然后,教师要针对教学目标设计教学环节和内容。在导入环节,教师可以通过情境创设引出一元一次方程的概念,如“小明买文具,笔盒的价格是x元,比铅笔盒贵10元,两者共花了50元,求笔盒的价格”,学生通过分析问题,初步理解用字母表示未知数,并借助等量关系列出方程。在讲解环节,教师重点讲解一元一次方程的基本解法。通过列举式子“2x+3=7”等,引导学生在两边同时减3的基础上理解移项,在两边同时除以2的基础上理解消去系数,逐步总结出“移项、合并同类项、消去系数”的解题步骤,教师还要强调解的检验,培养严谨的思维习惯。在练习环节,教师提供分层难度的习题,并组织学生展示解题过程,针对共性问题进行点拨,通过合作探究、展示交流等方式,学生互帮互学,巩固解题技能。在拓展环节,教师结合实际情境设计应用题,如“游乐场售票处一共售出150张门票,成人票每张15元,儿童票每张10元,当天共收入2000元,求成人票和儿童票各多少张”。学生尝试列出方程、交流解题思路,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会数学的应用价值。

二、优化教学设计,提高课堂效率

教学设计需要根据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学生特点等因素进行系统规划,在进行教学设计的时候,教师要合理把握教学内容的重点和难点,科学划分教学模块,明确各个模块的时间分配和教学策略;要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灵活运用讲授、演示、讨论、练习等多种形式,调动学生的参与积极性;要注重教学设计的针对性和差异性,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学习风格,设计富有层次和挑战性的教学活动,实现因材施教;还要重视教学设计的开放性和创新性,鼓励学生进行探究和质疑,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在教学“直线、射线、线段”时,教师首先要明确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理解三者的定义和区别,并能在实际问题中加以辨析和应用。在教学设计中,教师要合理安排理论讲解、动手操作、练习巩固等环节,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和获得感。在导入环节,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展示现实生活中的直线、射线、线段的例子,如铁轨、光线、操场跑道等,引导学生直观认识三者的特点。在讲解环节,教师重点讲解三者的定义:直线是没有端点、可以无限延伸的线;射线有一个端点,从端点出发可以无限延伸;线段有两个端点,端点之间的部分。教师可以通过动画演示三者的生成过程,帮助学生理解定义中的关键词,同时,教师要强调射线和线段都是直线的一部分,但有所区别。在操作环节,教师引导学生动手制作直线、射线、线段的模型,学生可以使用吸管、细绳、牙签等材料,通过裁剪、连接等方式,亲自制作出三种模型,在动手操作中,学生加深对三者特点的理解,并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在练习环节,教师提供图形辨析题,学生通过观察分析,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判断,并说明理由。教师对学生的回答进行点评,纠正错误认识,巩固正确理解。

三、创设问题情境,激发思维活力

问题情境的设计应当贴近学生生活实际,富有趣味性和挑战性,能够引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首先,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特点,选择恰当的问题情境,如实际案例、游戏闯关、悬疑推理等,使学生感受到数学的应用价值和魅力。其次,教师要合理设置问题的难度梯度,从易到难、从简单到复杂,循序渐进地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探索。再者,教师要鼓励学生多角度、多方法地分析问题,提出不同的解决策略,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和创新意识。最后,教师还要重视问题解决过程的反思和总结,引导学生梳理思路、提炼方法、评价结果,提升学生的元认知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

结语

总之,高效课堂是初中数学教学改革的必由之路,教师在教学中需要明确教学目标、优化教学设计、创设问题情境,进而提升课堂教学效率,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数学素养。只有教师不断探索,高效课堂才能真正落地生根,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奠定坚实基础,为国家培养高素质的数学人才。

参考文献:

[1] 其米益西.初中数学教学中高效课堂的构建[J].传奇故事, 2023(30):75-76.

[2] 相欣欣.新课改背景下构建初中数学高效课堂的策略[J].数理天地:初中版, 2023(7):42-44.

[3] 李贵平.核心素养培养背景下初中数学高效课堂构建的意义和策略研究[J].试题与研究, 2022(20):32-34.

 

  •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