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创客教育的小学信息技术教学探微

摘要 【摘要】摘要:随着新课程标准的颁布,基础教育又提出了新的目标和要求,核心素养的提升变得尤为重要,同时社会对全面发展的人才需求度不断增加。信息技术是小学重要的基础学科,而创客教育是一种新型的教学方式,将其融入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有助于提升教学效果和教学质量,对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创造能力和逻辑思维具有重要意义。本文结合创客教育的基本概念,对创客教育融入小学信息技术教学的价值展开分析,同时对创客教育背景下如何开展小学信息技术教学工作进行研究,以供参考。
DOI
作者孙旭
出处《教学与研究》2022年第17期
出版日期2023-01-06(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 文章正文

基于创客教育的小学信息技术教学探微

孙旭

黑龙江省鹤岗市第八中学  154101

摘要:随着新课程标准的颁布,基础教育又提出了新的目标和要求,核心素养的提升变得尤为重要,同时社会对全面发展的人才需求度不断增加。信息技术是小学重要的基础学科,而创客教育是一种新型的教学方式,将其融入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有助于提升教学效果和教学质量,对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创造能力和逻辑思维具有重要意义。本文结合创客教育的基本概念,对创客教育融入小学信息技术教学的价值展开分析,同时对创客教育背景下如何开展小学信息技术教学工作进行研究,以供参考。

关键词:小学信息技术;创客教育;教学策略

引言:

教育的目的,是为国家培养人才。在科技与信息技术高速发展的时代,国家在呼唤创新型人才[1]。创客教育即是一个基于创造、强调分享与合作的创新教育活动,为培养创新型人才指明了方向。在小学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融合创客教育理念,旨在更新小学信息技术教师教育教学理念的同时,更注重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创新意识、合作分享等多种能力,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基于此,开展创客教育背景下小学信息技术课堂教学实践探究,希望为小学教师教学提供参考。

一、创客教育相关概念

创客,具体指在某一领域内具有创新思维、实践能力、知识储备和交流意识的人,并且出于自身兴趣偏好,创客会利用相关技术转化自身创意。创客教育是互联网广泛应用的产物,是新课程改革背景下提出的新型教育理念,创客教育与实践性教学较为类似,但更强调学科知识的综合应用。创客教育本质是深入梳理各门学科之间的关系,挖掘各学科教育资源,如小学综合实践课程、小学信息技术课程等。创客教育更关注学科的相互联通,无须教师增设某一课程,而是基于学科资源综合性培养学生的基本能力[2]

二、创客教育融入小学信息技术教学的价值

(一)创新信息技术教学模式

在传统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由于小学生本身相关的知识储备少,学生会对信息技术课程的学习产生畏难心理,丧失对小学信息技术学科的兴趣。但创客教育、小学信息技术相互渗透后,教师可用更新颖、有趣的方式设计信息技术教学方案,培养学生学习兴趣,为学生参与课堂教学、体会信息技术学习的乐趣提供助力。

(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创客教育在实际应用时,其教育理念对多学科知识、多学科教育资源的强调有助于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基于创客教育理念,教师会科学汇总各学科资源,针对性地培养学生的沟通意识、合作能力、创新思维,教会学生多角度思考问题、解决问题。另外,创客教育与小学信息技术融合后,教师可按照创客教育的基本目标,发挥小学信息技术学科的资源优势,促进学科教学情境、创客教育目标的融合,为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奠定基础。

(三)提升教学资源利用率

创客教育是学科资源、学科知识的深度融合。应用创客教育理念时,教师会结合小学信息技术教学内容,为学生构建综合性知识体系,使学生在学习信息技术的过程中进行“跨界思考”,有利于提高小学教学资源的利用率,帮助学生养成利用多学科知识解决问题的习惯。同时有助于增加学生在基础教育时期的知识储备,激发学生潜在能力,提升小学信息技术教学资源、其他学科资源的应用水平。

三、基于创客教育的小学信息技术教学路径

(一)对传统教学理念进行改革

在传统教学模式和教育理念中,教师是学习和课堂的主体,十几年来随着新课改的实施,素质教育要求将课堂还给学生,我们要坚持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引导者的基本原则。现阶段教师需要提升自身素养,在学校教育中为学生做好榜样示范作用,为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为了确保创客教育更好地融入小学信息技术学科教学中,教师还要在课程开展以前做好教学准备,可以结合先进的、科学的教学理念完成对教学方式的整合与转变。一方面是通过先进的科学技术信息培养学生的理解能力,另一方面是为学生提供科学、合理的教学指导,转变学生的学习态度,逐步突出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进而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自主思考的能力和自主探究的能力。

例如,在人教版三年级信息技术“信息技术初探究”一课中,教学主题是了解因特网和它在人们生活和学习中的作用,以及学习使用浏览器、浏览网上信息。教师首先运用讲解演示法向学生讲授因特网的内涵和作用,让学生切实感受互联网的发展和强大的作用,理解互联网是现代社会人们生产、生活中极其重要的一个工具。然后教师运用自主探究法组织学生进行自主操作,将课堂交还给学生,坚持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原则。我们知道小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相对比较强,这样的教学方式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满足学生的好奇心,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也可以培养学生的理解能力和思维能力。最重要的是,教师通过正确的引导,在学生完成学习任务的同时,培养了学生良好的网络行为和习惯。

(二)丰富创客教育主题,激发学生参与兴趣

小学阶段的学生在信息技术课程的学习中,受自身学习兴趣的影响较大。为了有效提升创客教育在小学信息技术中融入的效果,教师应当加强对学生兴趣激发的关注,先提升学生参与创客教育各种主题活动的兴趣,再思考如何实现创客教育价值的体现。

如引导学生学习《制作幻灯片》的相关内容时,小学信息技术教师可以以幻灯片的制作为主题进行思考,利用更加趣味性的创客教育主题完成对学生的有效引导。如在实际教学活动中,教师可以提供以下诗句:1.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2.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3.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4.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5.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让学生根据古诗的意境,创设1~2张幻灯片,其要求就是能够与诗的内容和意境相合。这样,不仅能够丰富学生实践练习的主题,满足学生多样化的需求,同时也能够借助这种方式,充实创客教育的内容,激发学生的参与兴趣。另外,为了进一步提升学生的参与兴趣,教师也可以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古诗词进行创作,提升创客教育在小学信息技术教学工作中融入的品质。

(三)优化创客教育氛围,提升学生参与体验

教学氛围的优化不仅能够提升学生的学习体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也能够有效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更加方便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教师对学生的引导。所以在小学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工作中,为了提升创客教育融入的效果,教师也可以从教学氛围优化的角度入手,给学生营造出更加平等、和谐、尊重的学习氛围,让学生能够更加自由地进行创新和实践,为创客教育价值的体现提供更大的空间。

如教师在引导学生学习《幻灯片》一课的内容时,看到学生的作品时,不需要着急对学生的作品进行评价,而要始终站在尊重学生的角度进行思考,平等地与学生进行交流,帮助学生明确或改善创作的方向和内容,逐渐提升学生创作的品质。当然,如果教师发现部分学生在创作时,本身的立意方向存在偏差时,也应当将自己作为学生课程学习中的朋友,帮助学生发现自身立意和想法中存在的不足。这样,不仅可以提升创客教育的价值,又能有效提升小学信息技术教育工作的实效。

结束语

总之,创客教育为课程改革出谋划策,为教师改进教学指明了一个方向,为国家人才培养确立了目标导向。小学信息技术教师应与时俱进,勇于创新,敢于突破,学习创客教育,更新教育理念,并将新理念应用于日常的课堂教学,期待成长与蜕变。

参考文献:

[1]梁惠敏.创客教育理念下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改革的实施路径[J].教学管理与教育研究,2020(22):84-85.

[2]徐晓林.浅析创客教育理念下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改革的路径[J].天天爱科学(教育前沿),2020(11):61.

 

  •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