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信息技术优势,打造初中数学有效课堂

摘要 【摘要】摘要: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创新和广泛应用,为了促进整体教学质量的提高,各学科的教师都在积极尝试应用信息技术来补充课堂教学,取得良好的效果。初中数学是初中教学体系的核心重点课程,常规教学模式存在诸多不足之处,积极创新教学模式势在必行。将初中数学与信息技术相结合,可直观呈现抽象的教学内容,充分吸引学生注意力,进而提高教学质量。
DOI
作者李清洁
出处《教学与研究》2022年8月16期
出版日期2023-01-08(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 文章正文

利用信息技术优势,打造初中数学有效课堂

李清洁   

福建省晋江市英林中学  

摘要: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创新和广泛应用,为了促进整体教学质量的提高,各学科的教师都在积极尝试应用信息技术来补充课堂教学,取得良好的效果。初中数学是初中教学体系的核心重点课程,常规教学模式存在诸多不足之处,积极创新教学模式势在必行。将初中数学与信息技术相结合,可直观呈现抽象的教学内容,充分吸引学生注意力,进而提高教学质量。

关键词:信息技术初中数学课堂

引言

信息化教学是一种基于现代化多媒体教育思想和多种教学形式的教育手段。所以,在初中数学课堂中,如何将数学教学与信息化教学相结合,是当前教育改革的一个重要突破口。这就要求教师要充分意识到信息化教育的正面效应和薄弱环节,正确地建构好初中数学信息化教学环境。

1利用微课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有学习的欲望可以极大地帮助学生产生学习的兴趣,不断激发学生的兴趣,帮助学生理解所学的内容。但是由于初中生年纪小,很多学生不喜欢学习数学,很难全身心投入到有效的学习中,所以学生在数学课上往往注意力不集中,因此,初中数学教师在运用信息技术教授数学时,一定要充分利用信息技术结合本书的内容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快速学好数学,让他们学有所成。

2利用信息技术促进新旧知识点的连接

初中数学教学内容中包含诸多概念、法则、公式、性质,不同知识点之间密切连接且螺旋上升,为此需采取有效策略连接新旧知识点,构建数学旧知识与新知识点的桥梁,进而提高其学习水平。传统的灌输教学模式下,教师需在短时间内为学生讲解大量知识点,部分学生未能完全消化吸收相关教学内容,无法有效连接新旧知识点。采用信息技术,教师可通过直观生动的教学形式构建新旧知识点的连接,短时间内为学生提供丰富的信息量,引导学生对新知识进行编码、组织及识别,进而掌握新旧知识存在的逻辑关系。比如在讲解平行线相关内容时,教师可利用多媒体引导学生回顾射线、线段、直线等旧知识,完成讲解后为学生演示两条直线的不同位置关系,导入平行线的教学内容,重点为学生讲解平行线的性质及判定定理。通过这种教学模式,学生头脑中可形成“线”的知识结构体系,进而实现新旧知识的有效连接。在讲解“垂直平分线”这一内容时,教师也可采用类似的教学方法,利用多媒体引导学生回顾线的相关内容,并引出垂直平分线的教学内容,进而帮助学生建立完善的知识结构体系,准确掌握相关教学内容。

3搜集网络教学资源,丰富数学知识展现路径

在教学工作开展期间,为了合理实现信息技术导学价值的充分发挥,教师应积极做好对于网络教学资源的收集与整理,从而在课堂教学期间结合相关资源合理丰富数学知识的展现路径,帮助学生群体从多个角度入手对相应的知识进行探索,以期促进学生数学能力的提升与改进。面对这一问题,大量教学资料表明通过结合网络教学资源对于数学知识进行展示,教师可以帮助学生结合视觉感官进一步实现对于数学知识的有效理解和充分认识。与此同时,通过结合多媒体设备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分析与自主知识自主探索,教师可以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实践机会,对于学生数学能力的优化与拓展至关重要。

4打造数学情境,让动力在情境中生成

只有适当调控、营造活泼的课堂氛围,才能形成有效的学习活动,让学生主动参与到教师精心设计的课堂活动中,使其产生学习数学的动力。情境具有生动性和直观性,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打造数学情境,对于营造活泼的课堂氛围有着一定的帮助。是以,在融合信息技术与初中数学教学的课堂教学方面,教师可以先利用多媒体等工具打造数学情境,如借助多媒体讲述数学家研究数学知识的榜样故事,呈现数学知识被应用在社会生活中的真实画面。基于对故事的好奇、对画面的探索,学生自然而然地生成学习动力,在课堂情境中主动跟随教师教学的脚步进行积极学习,从而让教学可以高效展开

5利用信息技术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初中阶段是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关键阶段,而数学具有较强的逻辑性与抽象性,是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重点学科,为此教师需采取适宜的教学方法,促进学生思维能力全面提高。信息技术可实现音频、视频及图片的融合,将其应用于初中数学教学中,可帮助学生准确理解超出其认知能力的知识点,促进思维能力提高。

结语

综上所言,初中数学教学与信息技术的高效融合可以体现在课前活动、课堂教学、课后实践与家校共育四个方面。教师应在信息技术充分发挥优势的前提下完善课前备课与学生课前预习,让信息化教学工具在课堂教学中发挥效用,利用信息技术远程监控学生课后实践,同时通过信息渠道联系学生家长、共同监督并指导学生进行数学学习,从而有效提升初中数学整体教学效果,让初中数学教学卓有成效。初中数学教师在信息化教育环境下可尝试通过以上方式整合信息技术与数学教学,以达到优化教学、增强教学成效的目的。

参考文献

1]李玲.新课标下信息技术与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的整合[J].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2021(2):87.

2]吴敏.浅析初中数学与现代信息技术的整合原则与方法[J].考试周刊,2021(16):61.

3]吴贤招.信息技术运用于初中数学教学实践的利弊分析[J].考试周刊,2021(32):73.

  •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