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减”背景下小学语文单元整体作业的创意设计与指导
严铭洲
常州市武进区星辰实验学校 江苏 常州 213161
摘要:“双减”背景下,单元整体思想是对语文课程变革的最直接反映,它通过单元整体设计,重新聚焦了小学生语言的基础素养,提高了小学生的语文综合水平,从而真正使语文课程指向了学生的发展需求。作业已经成为了教师巩固课堂学习知识的主要载体,但必须跟随着新课标变革的脚步而去。所以,教师应该重塑作业观,站在单元整体的视角上优化作业设计,以突出作业的整体价值与关联性,起到对作业设计加强复习、扩展延伸、提高学生素质的效果。
关键词:“双减”;小学语文;单元整体;作业设计
语文单元整体作业作为语文课程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检验教学设计与素养目标是否有效对接的重要手段。但是,当前学生的语文作业却面临着许多困难:从难度上来看,由于作业设置的“一刀切”,不少语文教师在安排作业时,都给不同层次的学生安排了相同的题目,使优生往往可以在短时间内保质保量地完成任务,而差生却往往不能及时完成任务,甚至随意应付,严重挫伤了学生的语文学习积极性。所以,教师必须要转变过去传统的作业观念,形成以模块为整体的教学思想,以便使学生在作业活动中进一步培养知识技能、提高思想素养,推动核心素质的建立和开发。
一、单元整体作业设计的内涵与价值分析
单元内容整体作业的设计,是指教师针对教学单元中的一个主要内容知识点,根据学校的基本素质培养目标特点,开展整体的作业规划设计。单元整体作业设计以“单元内容”为训练基础单位,突破传统“单篇训练”教学模式,变“应试训练”为“素养训练”,以增强学生的系统化和整体。与学时作业比较,单元整体作业具备结构合理、类型丰富多变、层次完整递进有序的优点,与学年作业、学段作业比较,单元整体作业更具有练习针对性。同时进行单元整体作业练习,是形成长短期的优势互补练习教学模式的重要环节。
(一)明确课程编排结构,促使教师完整、正确掌握课程目标
进行单元整体作业设计,教师可以指导教师系统思考课程课程内容和要求的构成逻辑,从而整体掌握课程目标任务的内容特点,从而提高教学的实效性。
(二)利于减轻作业负担,提升训练精准度
开展单元的整体作业设计,教师们会有意识关注学生完成的作业时间,并平衡作业总量,以增加作业练习的梯度、精细性和个性化,以防止学生漫无目的的题海操练,从而促使“双减”措施落在实地。
(三)利于训练学校整体意识,增强核心素质
开展系列的单元整体作业设计,可以丰富小学生作业形态,培养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对所学知识点的关联性掌握与实际运用,从而训练小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全面提高小学生的核心素养。
二、在"双减"背景下,学校对语文单元整体题目的创意设计方法
(一)指向单元目标,构建思维网络
单元作业是课堂的延续,作为课堂有效性的检验方法和反馈方式,可以有助于学生重复、巩固已有的学习内容。所以,教师在编写单元总体作业中,首先要树立单元的整体观念,从单元总体教育任务入手,以任务为指导,按“标”扣“本”,围绕单元的总体特点,明确了基本要求,编写有针对性的、综合性较强的单元总体作业。因此,教师在设计单元的总体操作时,既可综合选编、改写、原创等的多种形式,在根据单元整体要求的情况下,在相关练习题册中选取最适合教学发展要求的操作,并根据教材和相关练习题册修改习题外,还可通过自己原创,根据本班学生语言掌握基本要求和学业状况设置校本操作。必须强调的是,在教学工作中,教师必须尽可能掌握二条准则:一是精准项目理念,即每一项任务均必须围绕着单元目标而设置,并尽量满足单元总体要求;二是整体性原则,如,教师可以根据课文,设置识字词、书写字、朗读等各种类型的常规性操作,又或者增加一个口语交际、阅读、写作等多种形式的综合性作业,以保证课程可以帮助学生们发挥助学效果。
因此,小学六年级上册第七章单元全部文章的核心内容以“艺术”为主题,整套模块教学内涵是从“文艺之美”为重心建立出来的,“通过词语文章开展想像,感悟文艺美好”是整体模块的基本元素。因此教师必须抓住课本重点,在读书选材上下功力,通过选用诗歌《中华书法》和叙述文《致爱丽丝》当作课外联读资料,从写作和聆听二个层面引导学生感受艺术精神,欣赏艺术美好。在读写题的设置上,教师应该根据不同阶段教学重点,设置以下题型:作者想像‘狂草像书者的舞蹈’,请你也根据篆、隶、草、行、楷以及某种书体开展想像,仿写一段文章。“和”雷德尔仿佛还看见了自然界中的那些景色?请你试着想象,将短文第八自然段中省略了的部分补足整齐。这两个读写题目都紧扣着单元的整体目标,也反映了基本要求,都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语文素质。
(二)构建主题情境,设计单元整体作业
1.建构生活化的主题情境
单元整体作业的主题情境应以学生的认知水平、生活背景为基础,把单元语文要素融入与学生息息相关的生活情境中,让学生在可感可触的情境中逐步发展语文能力。
三年级下册第七单元以“探索天地奥妙”为人文课程主旨,以“知道语文课文阅读是从哪几方面把事情写明白的”为语文课教学基本要素,教师可以安排《我们神奇的世界》《水底世界》《火烧云》三篇精讲课文阅读教学,以及口语交际《劝学》,习作《介绍国宝大熊猫》。根据人文主题与语文要素的特性,设计本单元整体作业时,教师努力建构贴近学生生活的情境主题,以“开启神奇之旅”作为主题情境,设计“奇妙世界—神秘海洋—梦幻天空—烂漫春光—熊猫乐园—终极秘境”的旅游线路,在每一处“旅游景点”中又分别设计“知识环球识趣、能力海洋冒险、思维宇宙探秘、素养天地遨游”的关卡,让学生以“旅游者”的身份解锁每一站的“任务”,赢取相应的“旅游基金”以开启最后的“终极秘境”。
2.建构趣味性的主题情境
传统的作业内容大多重知识的巩固,常让学生觉得枯燥无味,把作业当成了一种负担。因此,作业设计时教师要从学生的心理特点出发,创设充满趣味的主题情境,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激起学生主动探究的欲望,让学生能从作业中找到乐趣,能愉快地接受作业,甚至期待完成作业,并在这个过程中获得不断生长的能力。
四年级下册的第四个模块,以动物为题材编排了《猫》《母鸡》《白鹅》等三篇文章。教师可以创设有趣的小学语文单元整体作业设计情境——“动物明星写真集”,在这个情境下让学生们分别完成“动物明星采访活动、动物明星风采展示、动物明星魅力指数”三个关联子任务,拟人化的情境一下子就激起了学生的兴趣,设计采访提纲、构思名片内容、票选最有魅力的动物,学生在趣味盎然的情境中合作、探究,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实现语文素养的迁移运用。
(三)沟通课堂内外,提升自学能力
在信息大爆炸的时代,学生自主学习的主要力量都将摆放在最关键的地方。而以往语文教学工作课堂教学内外分割开,原因在于课堂作业主要是由教师针对各班级学生的认知能力基础和课程目标设计,而课堂教学之外的教学工作则是教师系统设计,两者之间缺少了勾连,也不利于学生转移利用教学中所习得的知识点。课文无非只是一种范例,通过范例学习知识点,可以培养学生学习能力,从而提高语文素质,而作业设计只是课堂的其中一种环节,还需要让学生通过完成作业、积累知识点,并利用在课堂教学中所熟悉的方法处理好作业中的问题。因此,作业设计要自始至终围绕着课堂目标展开设计,课堂内外一致,整体实施。
以《珍珠鸟》一课为例,作业教学设计的问题是:我是怎样受到明珠鸟的信任的?找出有关句子并填表。教师在课堂进行单独学习、分组交换由此达到“能整理明珠鸟与作家相互之间情感变动的线条”的目标。《珍珠鸟》第4题当作课外练习题这样设计:作家写道“信任,常常创作出美妙的境界。”在生活中,信任也特别珍贵,东京奥运会上,陈芋汐和张家齐的搭档因彼此信任,而赢得了女性十米台双人跳水的胜利,孟晚舟在英国非法拘禁十二十八日,却坚定了对我们党和民族的信念,最后平安回归祖国的怀抱。大家是怎么体会这个感觉的?还可以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举事例谈谈。
本道选择题要求学生了解“借助具体事物抒发感情的方法”后,上课后利用知识加以运用,进而检查其意识的情况,课堂作业也可以通过灵活地和作业搭配运用,以缩短课后作业的时限,从而降低时间压力,提高学生学业质量。课内外习题可以在课程目标的指导下进行整合,以提升课堂教学质量,提高学生自学水平,更符合当代的需要。
(四)重视作业评价,发挥育人价值
评价是单元整体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反馈作业效能的有效手段。传统的作业评价手段往往是教师的“独角戏”——教师用单一的方式进行评价,这往往导致许多学生在完成作业后就觉得“事不关己”,不再进行修正和反思,让作业的价值大打折扣。基于此,作业设计时,教师应采用多元的价方式,借助作业评价量表,合理设定评价标准,客观形成评价结果,从而唤醒师生的反思意识,增强师生的反思效能。
多元化的教师模式提倡的是教师角色要多样化,不仅教师是评价的中心,学生和家长也能成为评价的主体,评价角度要多元,不仅评价知识的过关情况,还要评价学习态度、学习习惯等。评价方法要多元,可以结合单元的主题情境设置各种有趣的评价方式,增长学生自主学习的效能感。
总之,在双减的大语境下,语文课单元整体作业的设计必须确立以每个人身心发展为基础的价值观,以发展学生核心素质为根本,围绕单元教学任务,围绕课时复习任务,使之更为科学合理、更有意义,让作业发挥巩固复习、扩展应用、培养语言能力、发展学生语言素养的基本功能,使学生在形式丰富多样高效的语言实验中,提升语文学习能力。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姓名:严铭洲,出生年月:1991.9,性别:女,学历:本科,民族:汉,籍贯:江苏常州,单位:常州市武进区星辰实验学校, 现在职称:中二, 研究方向:小学语文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