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借驱动型问题 助力学生深度学习
作者姓名:赵莉
作者单位:建湖县森达路小学
邮政编码:224700
【摘要】好奇心和兴趣心是人们对于学习某一事物最强大的原动力,而对于学生在学习的过程当中同样如此,好奇心和兴趣心可以提供给学生近乎于无限的学习探究学习动力。最初好奇心和兴趣心是源于问题,学生是通过对于学习当中问题的发现、分析、解决进而发现更深层次的问题来不断进行学习的,而这一过程也是学生深度学习的过程,但是这一过程并不是所有学生都能够自觉自主而发展出来的,因而初中小学英语教师就需要在课堂当中进一步借用具有驱动型的问题来引导学生更容易地进入到深度学习当中。
【关键词】小学英语教学 驱动型问题 深度学习
【正文】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是素质教育中重点强调的基本内容,所以在课堂教学也不断应用驱动型问题来驱动学生进行思考。[1]但在当前的小学英语教学当中的驱动型问题教学却存在着不少的问题影响这一方式的实际效果。
一、分析目前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当中存在的问题
1.1小学英语教师并没有意识到驱动型问题的重要性
在近年来新课程标准改革的不断深化推进之下,小学英语教师对于现代教育理念都有了一定程度理解和掌握,并且也能够意识到课堂当中学生的主体地位,在实际的课堂教学当中也在进行着相应的改变。但是从目前的教学情况来看,绝大多数的小学英语教师对于驱动型问题教学的认知仍然停留在最初的阶段,甚至很多的教师并没有意识到这一具有实际操作性和良好教学效果的方式,尤其对于通过驱动型问题来引导学生进行更加深度学习的过程更是理解甚浅。
1.2小学英语教师对于驱动型问题的课堂应用形式化
所谓的驱动型问题教学,实际上就是在相关学科知识问题的基础上,以学生为实际的学习中心来引导学生通过对于这一系列问题的分析和理解,进而进行解决问题以达到掌握知识的目。这需要教师能够设计出一套合理且有效的相关问题教学方案,还需要教师在实际的课堂教学当中根据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来及时调整。但是目前小学英语教师大多只是应用了这一方式的形式,并没有深刻理解其内在的要求,因而使得驱动型问题教学难以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1.3小学英语教师并没有构建起新型的师生互动关系
想要在实际小学英语的课堂教学当中进行有效的驱动型问题教学的前提条件之一,就是要构建出一个新型的、轻松的且良性的师生互动关系,学生只有在相对较为宽松的教学氛围之下才能够放下对于教师的畏惧和课堂的乏味来将更多的注意力和精力放回到问题的本身上来。而反观当前绝大多数的师生关系,小学英语教师基本是以一个严厉的形象出现,而且实际的教学氛围也较为严肃,学生们几乎难以有一个放松的状态来进行学习。
二、探究在小学英语教学中巧借驱动型问题助力学生深度学习的有效性路径
2.1加强小学英语教师对于驱动型问题教学的掌握
对于小学阶段的学生来讲,正是处于一个好动、好奇心重的时期,但其注意力是难以长时间集中的,要求这一阶段的学生自发通过问题来学习是不切实际的,因而这就需要小学英语教师来进行引导教学。而这就需要小学英语教师对于驱动型问题教学有着一定程度的深刻认知和应用能力,需要教师进一步把握其实际内涵和要求。因而,小学英语教师要不断自觉更新自身的现代教学理念,通过不断学习驱动型教学的相关知识来加强自身的教学能力。
2.2构建适合驱动型问题展开教学的新型师生关系
驱动型问题教学是需要建立在具有新型师生关系的前提条件上才能够更加进行展开进而得到良好的教学效果的。因而,小学英语教师就需要与学生构建起一个当前时代要求的良好师生关系,转变教师传统严厉的形象,建立起一个和蔼易接触的教师形象,放松学生们的心理防范,进而再来通过驱动型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掌握知识并实现深度教与学。
例如,在译林版小学英语三年级下册的Unit3《Is this your pencil?》的教学当中,这一单元是与文具相关的,教师就可以在单词教学的过程当中就通过拿起学生实际的文具来与单词对应的方式进行教学,初步建立起较为轻松的学习氛围,之后再来通过向学生提问的方式来引入物品属性和所有者的相关表达,这样来引导学生进入更深度的学习当中。
2.3提高驱动型问题教学与实际学习生活的相关性
小学英语教师在进行驱动型问题教学的过程当中,还需要注意到的一点就是其所构建的相关驱动型问题是需要与学生的实际生活有着一定程度的相关性的,英语学习本身对于小学生来讲就存在着困难,如果教师再创建一些与学生实际学习生活相距较远的问题,就很容易引起学生的费解,并且进而导致学生对于英语学习彻底丧失兴趣。因而,教师在课前准备相关教学方案时就需要考虑到学生是否能够与这些问题产生共鸣和互动的相关内容。
例如,在译林版小学英语五年级下册的Unit 5《Helping our parents》的教学当中,教师可以先提问学生在家是否会做一些家务来引出相关词汇和时态的学习,之后再来通过“你演我猜”的游戏方式让学生用英语说出相关动作进一步加深学生对于知识的掌握和理解,这样才能够让英语知识与实际生活产生联系,深化学生的学习程度。
【结束语】总之,在小学英语的教学当中,教师要通过问题的引导来进行英语知识的教学,用问题来驱动学生自主探究学习,进而进一步加深学生的学习程度以及培养学生的英语能力。
【参考文献】
[1]谭建妮.课堂教学中驱动型问题设计探究[G].2021年课堂教学教育改革专题研讨会论文集 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研究中心 会议论文集:1145-11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