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学前教育资源信息化发展探讨
尹莹莹
攀枝花市经贸旅游学校617000
摘要: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发展,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关系更加密切,在幼儿园保育和教育等方面也开始了学前教育信息化发展的研究。学前教育网络资源是一个丰富的信息宝库,对幼儿园的各方面都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在学前教育中,运用信息技术开发利用教育资源、实现幼儿园教育和管理的现代化,已成为幼儿园现代化发展的一大趋势。对此,本文深入探讨了中职学前教育资源信息化发展,以期为学前教育资源的开发与应用提供新的思路。
关键词:中职;学前教育;资源;信息化;措施
引言:在互联网大环境下,随着信息技术的兴起,无声无息地改变着我们的生活工作方式,也赋予了前所未有的发展前景,同时面临着更高的挑战。在教育领域中,传统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模式远远滞后于信息时代。因此,作为一线的中职学前教育教师,怎样适应现代信息化教学的要求和发展方向,推动教育资源信息化发展及有效应用,是现阶段急需探索的课题。
一、中职学前教育资源信息化发展的必要性
信息化资源是以互联网为承载的传输媒介,网上有丰富的学前教育资源,具有信息流分布网络化、资源共享化、内容多样化,且传播速度快、成本低等特点。首先,信息化资源的多样化。相对于传统教学资源而言,信息化资源无论从形式上,还是从内容上,都更加丰富、多样化,从而提高中职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其次,各种多媒体手段、微视频的应用,以及全新信息化资源的导入,构成了一套完整的图片、视频、录音、微课件等的立体教材支撑体系,它为中职学前教育教学提供了一个全新的平台,同时也为学生的高效学习提供了有利的支持,使学生能在多样化的视听体验下,以轻松愉悦的情感投入到学习中,从而告别了传统的“板书+口授”的单一化教学模式,开拓了学前教育教学新局面。最后,以信息技术为基础的学前教育教学,打破了以教师主导的传统授课格局,教师从“知识源”走向学生学习的助推者,学生由被动接收知识者,华丽转身成为知识探索者,特别是在微课学习中,学生充分利用信息化资源提供的信息,主动构建知识体系,从而提升学习自主性。因此,教师应充分挖掘和发展学前教育教学的相关信息化资源,使之成为学生掌握学前教育知识和技能的有效手段,为提高中职学前教育质量提供了一条有效的渠道。
二、促进中职学前教育资源信息化发展的措施
(一)教师要树立学前教育新理念
学前教育教师在利用信息化资源教学的过程中,要树立教学新理念。科学、合理的利用信息化教育资源,在教学过程中就要充分考虑教学目的、教学内容、学生学情等因素,不能盲目的选择切合度不高的信息化教育资源教学。首先,教师要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在利用信息化学前教育资源教学之前,要对中职学生的发展阶段、学习情况、对信息化教育资源的适应程度等进行综合分析,选择能够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资源进行教学,切忌盲目选择和形式化的利用。其次,教师要秉持素质教育的发展理念,发掘和重构学生能够吸收的信息化教育资源,而不是将学前教育课本上的知识换一种方式灌输给学生,要注意发挥出信息化教育资源的优势去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自主学习意识和创造力,促进学生的知识和能力都得到均衡发展。最后,教师应尊重学生的主体性,尊重学生的主体意识,利用信息化教育资源挖掘和开发出学生学习的潜力,使学生主动的去接收优质的教学资源。
(二)完善学前教育资源信息化的管理办法
学校可以组建学前教育信息化资源评估教师组,对日常的教育资源信息化建设、利用和共享工作进行检查;评估教师组要对其他教师的日常教学工作进行实际的调研,注意采用多种调查方式展开调查,如课堂观摩、问卷调查、个别访谈等对学校教师利用信息化教育资源的现状进行把握;要定期对学前教育资源信息化的建设情况调查把握,如定期了解教育资源的容量、质量、设备的状态、后期管理情况等,以为学校之后的资源建设提供参考;对于学前教育资源评估教师组要对信息化资源的质量严格把关,定期淘汰质量较差、重复建设、不具备时效性的资源;考评教师组也要对学前教育资源的共享情况进行评估,提高学前教育资源在区域内的共享率。学校通过制定完善的教育资源评估标准,能使学前教育资源信息化的管理工作井然有序,并确保学前教育资源的时效性、针对性和影响力。
(三)积极地革新传统教学模式
信息技术的推动作用不断影响着中职学前教育领域的发展,教师的教学方式也由传统教学方式逐渐转变为远程教育、混合教育、智慧教育等方式,故而信息化时代下教师要充分利用信息化教育资源革新传统的教学方式,进一步培养自身的信息化教学能力。
第一,教师要更新传统的教学模式,要充分利用信息化教学设备去捕捉中职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学习需求,为他们打造个性化、模拟化的教学情境,向其推送针对性的信息化教育资源,利用线上教学和线下教学、正式学习和非正式学习结合的方式促使学生有效学习。例如,设置较真实的模拟情景,以营造良好的实训氛围。其中包括:让学生设计、布置幼儿园某一班的环境;组织学生到实训室进行模拟和演练,如制作仿真玩具模拟开展表演、绘本及智力游戏活动等。教师还可引导学生通过小组讨论,根据不同的教育情况进行模拟对话,学习如何更好地与幼儿进行交流,提升自身的专业素养。这不仅增强了教育教学的趣味性,弥补了经费、场地及时间不足等问题,还给予学生身临其境的逼真学习体验,有效提高了教学效果。
第二,教师要能够整合和利用信息化教育资源,这需要他们具备基础的收集信息化教育资源的能力,教师能够将网络平台上现有的信息化教育资源进行充分发掘、整理和重构,开发出个性化且具有特色的线上共享教育资源。例如,该平台内建有丰富的信息化教学实践资源,可以促进教学与实训完美集合,依托平台,打造最前沿的综合性实践课堂。比如现在个别幼师粗暴对待幼儿的新闻报道屡见不鲜,教师可以将此设为应用案例,让学生利用平台内建的信息化教育资源,以及自己掌握的学前教育专业知识进行深入的分析,科学地进行实践研究。
总而言之,随着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信息化教育资源逐渐丰富起来,为中职学前教育提供了多样化的素材。因此,学前教育领域必然会产生与信息化资源应用相融合的过程。所以,如何基于中职学前教育的实际要求,巧妙地规划信息化资源在中职学前教育中的发展与实践,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是学前教育教师应重视和关注的问题。为此,文章就中职学前教育资源信息化发展进行了探讨,并提出若干思考,以期对广大教师有所裨益。
参考文献:
[1]王昭. 基于云计算的中职学前教育专业教学资源库建设探析[J]. 科学咨询, 2016(36):1.
[2]李艺. 中职学前教育资源信息化发展研究[J]. 祖国:建设版, 2013(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