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高中数学教学中开展探究性学习

摘要 【摘要】摘要:自新课改推行后,高中阶段教育面临着更高的要求,不仅要保证学生攻克高考的难关,还要培养学生创新思维,促进其成为探究型人才。数学是高中教育体系中十分重要的内容,在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上更有优势,在高中数学教学中开展探究性学习可以帮助学生形成完善的数学思想,能够积极自主地进行对知识的思考和探究,全面贴合学生的发展规律。本文将针对如何在高中数学教学中开展探究性学习做出研究,希望可以为学生形成良好的数学思想提供助力。
DOI
作者马杰
出处《教育学文摘》2023年第38卷1月第1期
出版日期2023-04-04(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 文章正文

如何在高中数学教学中开展探究性学习 

马杰

四川省 简阳中学 

摘要:自新课改推行后,高中阶段教育面临着更高的要求,不仅要保证学生攻克高考的难关,还要培养学生创新思维,促进其成为探究型人才。数学是高中教育体系中十分重要的内容,在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上更有优势,在高中数学教学中开展探究性学习可以帮助学生形成完善的数学思想,能够积极自主地进行对知识的思考和探究,全面贴合学生的发展规律。本文将针对如何在高中数学教学中开展探究性学习做出研究,希望可以为学生形成良好的数学思想提供助力。

关键词:高中数学;探究性学习;策略

引言:探究性学习是比较新颖的教学形式,当前的教育背景下,更受到学生的认可,逐渐成了很多教师乐于尝试的教学方法。为了更好发挥出探究性学习的优势,高中数学教师还需要对探究性学习与课堂的深度融合进行创新,让探究性学习发展成为课堂教学的主流形式,为学生创设最优化的课堂环境,帮助学生进行自我探究,提高数学教学质量,促进学生逻辑思维能力和实践能力的提升。

一、探究性学习方式在高中数学教学中应用的意义

从学生的角度来说,在高中数学课堂开展探究性学习可以帮助其提高综合能力,未来可以更好地适应社会,高中数学难度的提高对于很多学生的学习能力来说,是不小的挑战,在学习过程中,多尝试自主探究性学习,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基础知识,面对数学难度的增加,也可以快速适应,并提高对数学学习的信心以及积极性。探究性学习的过程,也可以让学生以更加认真严谨的态度对待学习,并与其他学生形成相互促进的友好氛围。

从教师角度来说,在开展探究性学习的过程中,教师增加了和学生的交流互动频次,可以更快速地发现学生存在的问题,并有针对性地解决,让学生感受到来自教师的关怀,在巨大的学习压力下,也可以保证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探究性学习也让教师的作用更加突出,探究性学习不意味着教师在课堂上要完全放手,而是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要充分考虑到高中数学的特性,掌握探究性学习的方法,保持对学生的高度关注,调动学习的自主性,从根本上完成教学目标,

二、高中数学教学中开展探究性学习的策

1、在数学课堂应用微视频教学

微视频教学是以视频作为载体,将教师针对某个知识点的讲解记录下来,是提高资源多样性的工具,为学生的自主学习提供了支点。如果教师仅仅在课堂上播放微视频,无法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比较恰当地使用方式是让学生在课前以及课后观看,实现课堂前后的延伸,达到预习和复习的目的,同时也可以减轻学生在课后书面作业的压力,提高了课堂的起点。学生在观看微视频的过程中,可以自行调节进度,并根据视频的内容实现自主探究。教师如果想在课堂上检验学生的自主探究成果,也可以让学生在课堂上将微视频的内容简述出来,了解到学生自主学习中遇到的难点,对难点有针对性地讲解,帮助学生实现高效学习。例如在学习到新人教版高一的“集合”相关内容,含义以及符号等知识点容易出现混淆,教师就可以借助微视频的形式,对这些易混淆的概念进行深层次地讲解,帮助学生体会到数学语言的简洁性,加深基础知识点的理解,也可以采用Flash技术,将知识点的含义,转换成直观的动画形式,让学生在课前观看微视频,课堂上对其他同学进行讲解,构建趣味课堂,让学生积极融入课堂环境,增强学生的数学学习素养。

2、结合合作学习实现共同探究

学生的个体探究能力是有限的,为了更好地开展探究性学习,不妨采用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让小组中的成员都发挥自己的作用,相互促进,彼此成就。学生在针对某一个数学问题进行探究的时候,一旦出现思路的闭塞,很容易产生放弃的念头,而小组之间共享思路,针对一个问题可以有多种解题思路,也可以汇总得出最简便的解题方式,在沟通与交流中调动自主学习意识,增强每位学生思考问题的全面性。教师需要注意的是在学生小组探究的过程中需要进行实时跟踪,了解每个小组的探究进度,避免出现探究方向的偏离,帮助学生清除掉思维障碍,让小组成员的问题解决能力得到增强。例如在学习到《函数的单调性》的内容,为了让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思维能力,可以为学生设计探究问题,假设面前有一杯白水,向里面倒入白糖,倒入的白糖越多,水就会越甜,顺势提出问题操作环节中出现的定量和变量分别是什么?小组之间展开讨论,让学生转动大脑,独立思考,相对于个体探究,小组内探究范围更广,探究程度更深。

  1. 通过课堂练习开展探究性学习

课堂练习不仅可以检测学生的课堂学习效果,更能实现课堂知识的巩固,发散学生的思维。通过有效的课堂练习可以促进学生开展探究性学习,发扬自主探究的精神。教师可以布置一些具有探究性的小组作业,让学生共同完成作业,既减轻了作业负担,也促进学生之间的合作探究,形成探究意识,激发学习数学的热情,此外,也可以布置一些开放性的作业,一题多解,一个题目有多个答案,让学生学会从不同角度、不同层次思考问题,解题过程不用拘泥于形式,要善于延伸和推导。例如在学习到《等差数列》的内容后,教师可以引出这样一个开放有趣的问题,班上共有46名学生开展围圈的游戏,第一个学生和第二个学生相差0.2米,第二个学生和第三个学生相差0.4米,第三个学生与第四个学生相差0.6米,按照此规律,本班学生能够围成多大的圆?体现学生思维训练和知识应用的灵活性,帮助学生实现对新知识的吸收。

4、创设问题情境引导主动探究

仅依靠教师的讲解,单向输出,不与学生产生互动,学生的吸收效果也不理想。高中数学教师要在教学中适当创设问题情境,促进学生产于探究意识,与学生形成良好互动,在问题提出后,将学生的注意力牢牢锁在课堂上,变被动学习为主动,真正落实探究性学习。在创设问题情境的过程中,首先要重视与教学内容的结合,不脱离教学内容,并以提高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为目标,这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数学教师精心备课,找出适合创设问题情境的知识点,要紧紧抓住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跟随教师的脚步思考。其次是要让问题情境利于理解,不是为了创设情境而故意为之,要让其发挥出作用,并正确认识到学生存在的差异性,创设不同层次的问题情境,保证学生的个性化发展。例如在学习到《复数的概念》相关的内容,教师要提前设计好问题情境,“从小学到现在接触到了各种各样的数字,到了高中还学到了集合,那你们知道数集有哪些吗?分别用什么记号表示?你们能用集合关系符号,将这些数集串联起来吗?”既锻炼了学生的归纳能力,也促进了自主探究并钻研复数知识,能够在整个学习过程中主动地学习知识,

结语:探究性学习目前在高中的很多学科中都有广泛的使用,事实证明,探究性学习可以长期有效地提升教学效果。高中数学教学中,探究性学习也应该成为主流的教学方式,让学生成为课堂真正的主人,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创设宽广的认知空间,促使学生能够全方位地发展和提升,让其拥有持续的学习兴趣。

参考文献:

[1]郎泽定,霞珊.浅谈如何在高中数学教学中开展探究性学习[J].中学课程辅导,2022:96-98.

[2]李彩霞.浅谈如何在高中数学教学中开展探究性学习[J].天天爱科学(教学研究),2022:87-88.

[3]李秀红.浅谈如何在高中数学教学中开展探究性学习[J].现代职业教育,2022:46-48.

 

  • 相关文献